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06 02:3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佛教文化知识导游词

佛教-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佛教-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原文:

念佛一事,所求皆得。为现在椿萱求福寿,为过去祖祢求超升,均无不可。

然须至诚之极,方有感应。若泛泛悠悠,则其利益,亦是泛泛悠悠。回向之文,宜于正回向后,自己依所求之意,作数句。但表其心,不必铺排。

汝既知净土法门,尚宜与一切人说其利益,令彼修持,况生我之父母乎。

佛教知识讲座视频净空法师

为父母回向,固为至理。而不劝父母,自己修持,便失真实孝亲之义。

若父母天性与佛相反,当至诚代父母持念回向,消除宿业。久而久之,自会生信修持。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况父子天性相关,而有不能转移之理乎。

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译文: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为现在的父母求福寿,为过去的祖先求超升,都可以。

然而必须至诚到极点,方才有感应。如果泛泛悠悠,那么其所得的利益

佛教高僧通道教知识吗

,也是泛泛悠悠。回向文,应该在正回向之后,自己依照所求的心意,说几句。只是表明心愿,不必铺排文字。

你既然知道净土法门,尚且应该对一切人讲说其中的利益,令他们修持,何况是生养我的父母呢?为父母回向,固然是正理。而不劝导父母,只是自己修持,就失去真

佛教的地理知识有哪些内容

实孝敬父母的意义。

如果父母的天性与佛法相反,应当至诚代为父母念佛回向,消除宿业。久而久之,自然会生起信心,修持佛法。诚心所到,金石都会打开。何况父子天性,互相关联,而有不能转移的道理呢?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yinguangdashi/2219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461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