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为什么要恭敬尊重并不持戒的出家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为什么要恭敬尊重并不持戒的出家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为什么要恭敬尊重并不持戒的出家人
问:为什么我们要恭敬、尊重所有的出家僧人呢?含(受了戒,并不持戒的出家人, 或自称出家人)。
答:在《大悲经》里面有一段经文:
“阿难!于我法中,但使性是沙门,污沙门行,自称沙门、形似沙门,当有被着袈裟衣者。于此贤劫弥勒为首,乃至最后卢遮如来,彼诸沙门如是佛所,于无余涅槃界,次第当得入般涅槃,无有遗余。”
这段话是说,在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当中,只要这个人曾经受了戒、他本性是沙门,但却不持戒,行为不端,&ldqu
所以他今天纵然是受了戒但不持戒,或者甚至他只是一个伪装的沙门,他未来都会因此得到解脱的大利益。何况我们一般遇到的,都是真的出家众,或许只是他的威仪戒行不足。但我们要想到,他未来在贤劫千佛中,就会因为曾披了这件袈裟,而得到解脱,想到这里,我们就不敢轻慢他。
因为他今天披这件袈裟,就有很大的功德,何况只是一般世俗的人,没有他这种披袈裟的功德,怎可随便生轻慢心呢!
有时世俗的人,对出家众的要求都是很高的,但是我们要想,一个人能够出家就很不容易了。
就像我们大学的时候参加莲因寺的斋戒会,大家都很高兴,甚至很多人在走的时候很难过、流眼泪。但是老和尚在斋戒会结束之后问,有没有人想留下来多住两天呢?大家都低头,没人敢看老和尚,怕被点名留下来。大家心都已经动了,想回世俗的环境了。所以寺院生活虽好,但要过一辈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一个人要能够发心出家,过出家人的生活,就很不容易了;发心之后,能够有福德因缘真的出家,也不容易;出家之后能够不还俗,更不容易。
所以不管他后来怎么变化,他行为好不好,今天能现出家身,就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不能要求太高,用高僧大德的标准来要求一个出家人,那是不合理的。
如果说这出
很多在家居士到佛寺住两天都不愿意,甚至留他吃顿斋饭,也都不愿意,而是急着回家,过世俗的生活。所以我们不要对他人要求太高,多要求自己更实际。
《南山律在家备览》别行篇 弘一法师遗著 良因法师导读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460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为什么要恭敬尊重并不持戒的出家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为什么要恭敬尊重并不持戒的出家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2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