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损己利人,虽损而不损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7-29 18:3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损己利人,虽损而不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损己利人,虽损而不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损己利人,虽损而不损

损己利人,虽损而不损
损己利人,虽损而不损

【原文】

智者入灭,曰:&ldquo

佛教珠宝知识大全书籍

;吾不领众,必净六根;由损己利人,止登五品。”南岳亦自言:“坐是止证铁轮。”二师虽是谦己诲人,然亦实语;但与我辈之损不同耳。何以故?我辈损则诚损,二师虽损而不损也。

今以喻明:如一富室、一窘人,二俱捐财济众,其损不异;然窘人则窘益甚,富室则富自若也。又如沟渠江海,均用汲灌,而沟渠减涸,江海自若也。既无所损,何为限于五品、铁轮?噫!天下以圣归仲尼,仲尼言圣我不能;天下以道属

无我反常识的佛学核心概念

文王,文王顾望道未见。增上慢比丘,可弗思乎?

【演莲法师译文】

智者大师将入灭时,有人问他修证品位,他答称:“吾不领众,必净六根。由损己利人,止登五品。”南岳慧思大师自己也说:&ldquo

知识分子藏传佛教

;以领徒太早,损己益他,但居铁轮耳。”这二位大师虽是谦己诲人,所言也是实话。但与我辈的受损不同。为什么呢?

我辈的损失是实实在在的损失,而二师却是虽损而不损。今以比喻来说明:譬如一个是富人,

一分钟佛学常识九

一个是穷人。二人捐出相等的钱财济众,他们当前受损的程度自是不同。穷人会更加穷,富人仍然还是富。又如沟渠江河,同样被人汲水用于灌溉,沟渠里的水会因水量减少而干涸,而江河的水仍是充盈的。

然则二位大师既不曾受损,为什么又谦称仅证五品和铁轮位呢?唉!天下人都称许孔子是圣人,而孔子却说,我哪有什么资格称为圣人。天下人都认定大道归属于文王,而文王却谦逊地说:我还未见道在哪里呢。怀有增上慢的比丘,能不加于省思吗?

《竹窗随笔》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5172.html

以上是关于损己利人,虽损而不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损己利人,虽损而不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166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