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理虽顿悟,事须渐修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理虽顿悟,事须渐修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理虽顿悟,事须渐修
“理虽顿悟,事须渐修。”在理上你大彻大悟,在事上你还得渐修。我们六祖大师,他讲经不识字,你得先给他念一遍,但是他能跟你讲,讲得非常深入。你虽然认得字,但你不会讲,讲不到他那么深奥。他虽然不认字但他会讲,但他必须人家先给他念一遍他才讲,这就是“理虽顿悟,事须渐修”,没有善巧方便,没有神通妙用。
我心里想
这个问题我跟以前老燕京大学的教授,叫李恩泽教授——是个老
为什么在《华严经》上说五明菩萨要学工巧明?你想到社会利众生,你没有工巧明你利不了。这个就是:宗旨是无相的,但是菩萨的智慧还得有方便善巧啊。它从无相而起的,不住方便善巧。把一切法看成“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就是方便善巧的“方便”。所
明理有几种,有证得的,有学得的。证得的就是我们一坐几十年,豁然贯通;一件一件事物去学,历练明白的,这样子叫“五明菩萨”。开悟起修,那成道就非常地快。顿悟像善财童子。在《华严经》上讲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
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mengcanlaoheshang/2612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理虽顿悟,事须渐修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理虽顿悟,事须渐修;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0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