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初学佛教入门应该明白的基本步骤和方向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08-23 00:2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初学佛教入门应该明白的基本步骤和方向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初学佛教入门应该明白的基本步骤和方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初学佛教入门应该明白的基本步骤和方向

2021-04-21 07:08

初学佛教入门应该明白的基本步骤和方向


学佛究竟应该怎样学。这是咱们最常听到的问题。许多的朋友学佛看着三藏经典。无从着手。面对着禅、净、唯识等等宗派。莫衷一是。佛法广博。好像众多的海洋。咱们怎样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快捷的路途。以便今生可以取得佛法的无量利益呢?其实释迦牟尼佛早已为咱们指出了其中的规则。三藏佛法并非无迹可循。该怎样学习佛法的准则是很简单的。

学佛的朋友经常会问的问题便是我该学什么法门?我该念佛?仍是该持咒?是该参禅?仍是该修止观?许多人就徜徉在这样的犹疑中。更有许多争辩。有人说要一门深化。有人说要多方参学。有人说要系统学习。有人说这太费事。念佛足以。在这些纷杂的言辞中。咱们不知道该怎样学。不知道该怎样修。有人甚至经过了长年累月的时刻。依然是没有感应。没有受用。感觉不到学佛是一件多么幸福的工作。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咱们没有依照世尊教训去学习。被上面所说的繁杂遮住了咱们的眼睛。迷失了咱们的路途。这些内容其实不过是细枝末节。咱们底子没有必要在这些问题上困扰。由于这些都是修行的办法。不是修行的准则。就好像咱们要抵达一个目标。手中的地图是指引咱们方向。这是准则、主旨。那么咱们是坐船。乘车。这是办法。假如咱们太关注于办法的差异。却疏忽了所要行进的方向。那么当然不会抵达目的地。

准则其实是非常简单的 。《楞严经》 中说: 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界说。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戒定慧便是准则。便是咱们学佛的

佛学基本常识与仪轨

方向。 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便是咱们学佛的主旨。掌握自己的心不犯恶业。奉行善业。这是戒律。由戒律的成果会出世禅定。由禅定而发生才智。

只需咱们依照这个准则来修行。都会有成果。都会得到益处。你想求现生的福报。想往生净土。想取得禅定。想辩才无碍。没有问题。都可以取得。可是假如咱们不依照这个准则修行。那么成果就非常有限。甚至会有副作用。

《佛遗教经》 中讲: 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后世咱们就把这句话归纳为“以戒为师”。世尊说:在我离开以后。应该尊重戒律。好像黑夜遇到光明。好像赤贫的人得到宝藏。应该知道戒律是你们伟大的教师。就好像我住世教训相同。

世尊为什么这样教训咱们?由于这是咱们要犯的毛病!咱们学佛都有各自的目的。福也好。慧也好。详细起来还有各种各样的希望。可是这些目的怎样完结?靠什么完结?要靠戒。要 摄心为戒 。学佛的第一步便是要学习这个。你用什么样的方式。那是个人的缘由。也绝对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念佛?持咒?念那本经典?这都是办法。而且也不能归纳 摄心为戒 的含义。由于咱们普通人。甚至出家人。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少有时机24小时去念佛、持咒。更不会每天都闭关打坐。这都是帮助的办法。摄心为戒是要咱们把自己修正到一个正常的状态。把自己维护好。远离恶业痛苦。咱们学佛的基础、基石便是这一条。没有这一条。用什么样的办法也不可能有所成果。哪怕是一点点人天的福报也难以取得。

学佛的朋友这一点必定要注意。学佛第一步不是去琢磨着怎样得定。怎样得神通感应。由于福报也好。才智也罢无不是由戒发生的。经常见到有的同修一学佛就把目标定在“专心不乱”上、定在往生上、定在完结什么希望上。可是什么是戒。不知道。什么是善恶业?不知道。什么话都敢说。什么样的事都敢做。这个姿态学再长的时刻也没有用。为什么?福报是从善业来的。不 修善哪里有福报。哪里能完结咱们的希望?专心不乱是定。定是怎样来的?是由戒生定。假如身口意的恶业不断。想得到专心。简直是水中捞月。

相反只需咱们把 摄心为戒 这一步做好了。那么全部都好说。不需求特别的办法。天然得定。可以没有贪欲、嗔恚、妒忌、邪见的人天然在定中。咱们无论用什么样的办法。都能轻松得益。顺利成果。

就拿往生净土来说。咱们都非常希望的 。《观无量寿经》 中讲的清楚。想自主往生。那么最低要中品才行。那么中品最低的条件是什么?戒律成果。没有这个条件。你念再多的佛也没有用。不会有十足的掌握。全部都是未知数。其中的道理在哪里。咱们在后面的十善业中会详细阐明。

一、信

修学佛法。无信不立。首要。先要了解什么是佛?什么是法?什么是僧?知道佛法僧的积德行善地点。那决心就会慢慢建立。

要怎样培育决心呢?

古代培育决心的条件许多。而在现代。想要培育坚固的决心。却不太容易。可是现代有一个好处。便是经典易得。

所以。个人的主张是广读佛典。尤其是佛菩萨和高僧大德的列传。看看他们是怎样用生命来实践佛法的。再结合自己往常为人处世的实践。一点点在往常日用中堆集决心。

二、愿

其实。每个有缘触摸佛法而且生起净信的人。一如《金刚经》中所说:“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都是奋斗了多生累劫才成果了今生习学佛法的福报。

所以说发愿是很重要的。

在学习佛法的时分。好好观察自己是为什么而修学佛法?

是为了成佛利益众生而学佛?仍是仅仅为了一些皮裘表象的东西而学佛?是偶遇人生的挫折而发生躲避的主意而学佛?仍是觉得人间过分紊乱。想要在这紊乱的人间找到人生真相才学佛?

好好审视自己的内心。找出最根源的地方。再好好发愿。从发愿开端的那一片刻。就开端走上了修行之路。

《楞严经》中说:“因地不真。果遭迂曲”。所以在初修学的时分所发的愿。很重要。必定要审慎对待。

而在佛经中所说的释迦牟尼佛的五百大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文殊菩萨的十大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观音菩萨的十二大愿等。咱们感兴趣的话。可以多学习。

三、行

在信和愿建立之后。就涉及到行的问题。

这也是发问者最想要了解的部分。

那应该怎样行呢?

首要需求强调的是:修行。不在于一些表象的东西。不在于你每天念了多少经。念了多少佛。拜了多少佛?而在于你在念经、念佛、拜佛的时分。是否心与佛相应?是否

佛学常识在家拜佛

放下了其他的杂念。专心地去修行?而不仅仅为了完结功课而去做功课。然后以此作为向别人夸耀的资本。

修行。是藉佛经、佛号和佛像让你的心与佛相应的桥梁。而它的最终作用。是让你把佛法落实到日子中。而不是佛法是佛法。日子是日子。那样学佛多年。依旧故我。

佛学常识是什么

又有何益?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而对应现在的人的根基的法门。以念经、念佛菩萨名号或持咒、拜佛居多。

那就这三种行大致阐明一下:

1、念经

其用意不仅仅是让咱们知道佛经中所宣说的道理。而在读诵的过程也是受持佛意的过程。通过每个字、每个音。在读诵的过程中与佛心相应。感触佛陀的慈善和佛法的才智。

所以。对于初学者而言。一开端不用贪多。每天念一部与自己投合的经典。或《金刚经》、或《药师经》、或者《阿弥陀经》、或《普门品》等都可以。念诵的时分。规矩心意。恭敬地去念诵。对于一字一音都了了清楚。日久功深。个中的妙处自能体会。

2、念佛菩萨名号和持咒

提到念佛菩萨名号。有些人就感到很纠结。由于看了佛经之后。见每位佛菩萨的名号都如此殊胜。那究竟念哪一位好呢?

其实不用纠结。佛佛道同。无论念哪一位佛菩萨的名号。其最终也是与佛菩萨相应。与佛菩萨感应道交。所以。念哪一位都是相同的。

重要的是。你的信是否真实生起了。是否真的相信佛菩萨

李炳南佛学常识

的积德行善力。而这一

一分钟教你学佛学常识

念诚挚的决心。才是你与佛菩萨之间的桥梁。才能把你带往解脱的彼岸。

关于持咒也是相同的。咒。一般说的是咒陀罗尼。陀罗尼意为总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恶法不使起之力用。也便是说能总全部法。持无量义。如《佛地论》中说:“陀罗尼者。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

所以。持咒。也不在于你持哪一个咒。而在于你持咒的心能否与佛菩萨的愿力相应。

而在你纠结哪一位佛菩萨名号更为殊胜。哪一个咒语作用更好的时分。你已经离佛越来越远了。

持念佛菩萨名号和咒语的一个关键便是:具足决心。一念专诚。

3、拜佛

提到拜佛。许多人心里也许会过不去那个坎。认为那些仅仅泥塑木雕。为什么要拜?

其实。外表看那仅仅泥塑木雕。可是内涵。它是在表法。是表明佛菩萨的积德行善所聚。假如可以低下自己傲慢的头。抛去我慢之心。才智到自己在宇宙中的藐小。这时。内心的才智才会真实生起。

所以。拜佛。不是由于佛菩萨需求人们去恭敬他们。而是咱们需求藉这样的一个缘去调服咱们的慢心。去找寻一个殊胜对境来悔过咱们百千劫以来所造下的罪障。

佛菩萨不需求咱们的礼拜来彰显他们的积德行善。真实需求籍此礼拜来堆集积德行善的。恰恰是咱们。咱们需求以此来培植很多的福德资粮以利咱们更好地修行。

原文出处: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72951/

以上是关于「佛教」初学佛教入门应该明白的基本步骤和方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初学佛教入门应该明白的基本步骤和方向;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40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