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首届博山文化论坛召开 探讨佛教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首届博山文化论坛召开 探讨佛教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首届博山文化论坛召开 探讨佛教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10月3日下午,首届博山文化论坛备受瞩目的圆桌论坛在博山正觉寺般若楼召开。佛学研究界的泰斗楼宇烈教授、杨曾文教授,博山正觉寺住持仁炟法师和博山区政协主席周茂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佛教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论坛伊始,主持人曾瀞漪便向楼宇烈犀利发问:「在当前的中国,佛教的发展,遇到甚么样的挑战,又有一些甚么样的机遇?」
「佛教在当今中国的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跟不上形势。」楼宇烈教授的回答同样犀利睿智,直指当前中国佛教发展要害。
上世纪,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文化运动中遭受了极大的冲击,其中尤以儒家受创最为严重,至今尚未恢复,而道家的影响也同样薄弱。因而当今社会恢复传统文化,佛教堪当大任。至于佛教能否担此大任,楼宇烈教授给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答案:「既可以担当,又不能够担当。」他
楼宇烈教授的观点引发了仁炟法师的强烈共鸣。仁炟法师表示,正觉寺的建寺过程虽然艰难,但从未为经济问题犯难。寺院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就是人才的缺乏,尤
诸位嘉宾在围绕「僧才」问题展开一番探讨之后,主持人又抛出了一个难题: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佛教扮演着怎样
对此,杨曾文教授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寺院不仅仅是传播佛教的地方,同时也是地方文化交流传播的中心。人间佛法的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贴近人生。杨曾文以生动的例子讲述了寺院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他还强调寺院在传播佛法的同时也应主动承担起各种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僧人的使命便是弘扬佛法。佛法的传播,是寺院最为关注的问题。仁炟法师告诉大家,正觉寺弘扬佛法的一大方便法门就是禅修茶道。他认为,当今社会有一个通病——「浮躁」。而茶道可以作为一种载体,用以接引更多的人与禅结缘,达到净化人心的效果。因为「茶」没有门坎,也没有国界,通过「茶」可以来接引更多的学人认识禅、了解禅、学习禅。为此,正觉寺经过十年的时间,以丛林茶礼为基础,以仁炟法师创作的十二首禅修茶诗为主题,推出中华原创禅茶音乐会,在全国各地巡展,好评连连。2014年该音乐会被文化部列入中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
经
原文出处:http://www.china777.org/html/dalu/201510071083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首届博山文化论坛召开 探讨佛教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首届博山文化论坛召开 探讨佛教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36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