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宁静-平常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27 20:2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宁静-平常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宁静-平常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平常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宁静-平常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宁静-平常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受妄念干扰,不被左右本意,形体与心意相合,以最自然的状态去面对生活。“平常心是道”这种说法,最早是由马祖道一禅师提出来的,在他的语录中赫然写着:“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  什么是平常心呢?实际上,平常心就是指一种顺其自然、不加强求的心态,也就是要睡觉时就睡觉,要坐立时就坐立,热的时候取凉,寒的时

佛教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候取火,没有分别矫饰,超越染净对待的自然生活。禅宗所说的平常心,是本来清净自性心的一种全然显现,它与今人所说的平常心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但是,无论是禅宗所说的平常心,还是今人所讲的平常心,多半都是指人生的一种良好的修养,当然,如果你不具备一定的阅历和胸襟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古有明相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今有李嘉诚先生的“好景时,决不过分乐观,不好景时,也不过分悲观&rd

佛教知识每天更新

quo;,这些都是平常心的真实写照。  在现代社会,社会物质财富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逐和渴望也超过了以往社会的任何时期。按道理说,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追求一定的物质财富,这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这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正所谓欲壑难填,有些人一味地

佛教物理知识大全

追逐生活享受,却抛弃了一颗宝贵的平常心。具体表现就是浮躁、急功近利,而且还经常背信弃义、过河拆桥、见利忘义等。  当然,执著于物质享受,肆意抛弃平常心的人,只是那些不善于处世的

佛教知识语言

少数人。在生活中,还是有许多善于处世的人,他们能够持有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他们相信成败只是过程,努力自有回报,因而看淡成功,追求不止。  可见,平常心有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社会和自己的人生,有利于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良好心态,而且更有利于人们实现自己的伟大志向。所以说,还是尽快地练就一颗平常心吧,这对于完美处世是大有裨益的!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平常心不单是一种心胸豁达的表现,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在人的一生中,必然伴随着坎坷、困境,因而要学会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而且,平和的心态能消除偏狭和狂傲之气,舍去浮躁和虚华,以一颗平常心直面人生,人生就会变得更加平静和淡定。  平常心态让生活少一点浮躁多一些平和,心态改变了,对待一些事物就不会那么急躁紧张,而是从容去面对,平常心能使人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原文出处:http://www.china777.org/html/dalu/2019013115567.html

以上是关于宁静-平常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宁静-平常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3365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