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念佛人十大碍行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27 20:1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念佛人十大碍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念佛人十大碍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念佛人十大碍行

念佛人十大碍行
念佛人十大碍行

  佛祖圣贤,慧眼早观我们末法众生,福德不足,定力不够,所发空坐念佛,心口难以合一。念佛放下,放下什么?不出一个&l

佛教供奉知识讲究图片

dquo;求”字。如只求往生净土,不信因果,到头来,亦不出苦海,当知佛说,“一切有相,皆为虚妄”,在净土念佛中也同样是指路明灯。 十大碍行:  元妙叶禅师《宝王三味念佛直指》云:详夫一心平等,体性无亏。虽缠绵于业识之中,靡不有出尘之志。方欲究道,魔境先彰。一事亏心,万善俱失,成小败广,得者还稀。况乎物欲交倾。死生迁变,递相仿效。易地皆然。使如来三大阿僧祗劫不惜生命所得法门,因兹障碍,退其心故,一旦在我而灭,可不痛伤。既为释迦之子,不以力争,坐令法界群有,永失慧目,甚于割切身肉也。今依佛经立十种大碍之行,名十不求行。  注:以下每段第一句

无锡灵山大佛佛教知识

标病起。第二句反明病根。第三句详列病症。第四句出正义。第五句显力用。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

佛教知识是修禅的基础

。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以病苦为良药。  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骄奢起必欺压一切。体难本妄难亦奚伤。以患难为解脱。  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踖等。学

有关藏传佛教方面知识

踖等必未得谓得。解障无根障既自寂。以障碍为逍遥。  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愿不坚必未证谓证。究魔无根魔何能娆。以群魔为法侣。  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志轻慢必称我有能。成事随业事不由能。以事难为安乐。  六、交情不求益我。情益我则亏失道义。亏道义必见人之非。察情有因情乃依缘。以弊交为资粮。  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内必自矜。内自矜必执我之是。悟人处世人但酬报。以逆人为园林。  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意有图必华名欲扬。明德无性德亦非实。以市德为弃屣。  九、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必动。痴心动必恶利毁己。世利本空利莫妄求。以疏利为富贵。  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人我未忘。存人我心怨恨滋生。忍抑为谦抑我何伤。以受抑为行门。  此十摄一切碍。惟上智堪任,中下之人不敢希冀。若照察觉悟,省身体道,持之不失,则能入诸魔界,不为群魔沮伤。循诸色声,不为色声惑乱。乃至憎爱利名之场。人我得失之境,我心先居碍中,彼碍岂能为碍。碍若无碍,道行可以直进。  明藕益大师十大碍行跋云:佛祖圣贤未有不以逆境为大炉鞴者。佛四圣谛,苦谛居初。又称八苦为八师。苟稍存喜顺恶逆之情,终与夏草同腐而已,安能如松柏之亭亭霜雪间哉。美玉不琢不成器,顽金不煅不致精,钟不击不鸣,刀不磨不利。岂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欲为圣贤佛祖,必受恶骂如饮甘露,遇横逆如获至宝,方名素患难,行乎患难。方可于秽土植净土因。方如莲出污泥,超登不退。倘无事则驾言念佛,求生净土。一遇不如意,辄悔愠咨嗟。吾恐三昧不成,生西未保。须于此十大碍行一一自验。果于病时难时,乃至被抑时,唯增念佛心,明苦空观,不怨不尤,庶莲花日滋,可称三味宝王矣。

原文出处:http://www.china777.org/html/dalu/2019020115568.html

以上是关于念佛人十大碍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念佛人十大碍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3365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