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弘一大师:惜福就是惜命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5-06 00:2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弘一大师:惜福就是惜命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弘一大师:惜福就是惜命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弘一大师:惜福就是惜命

弘一大师:惜福就是惜命

「文化」弘一大师:惜福就是惜命
「文化」弘一大师:惜福就是惜命

  一、惜福

  “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诸位要晓得: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我记得从前小孩子的时候。我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是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挂在大厅的抱柱上。上联是&ldq

山西佛教新闻

uo;惜时。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我的哥哥时常教我念这句子。我念熟了。以后凡是临到穿衣或是饮食的当儿。我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饭。也不敢随意糟掉;而且我的母亲也常常教我。身上所穿的衣服当时时小心。不可损坏或污染。这因为母亲和哥哥怕我不爱惜衣食。损失福报以至短命而死。所以常常这样叮嘱着。

  诸位可晓得。我五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在世了!七岁我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一点不知爱惜。我母亲看到。就正颜厉色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哩!”母亲这话。也是惜福的意思啊!

  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享受;诸位或者能发大心。愿以我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

2019山西省佛教新闻

  二、习劳

  “习”是练习。“劳”是劳动。

  诸位请看看自己的身体。上有两手。下有两脚。这原为劳动而生的。若不将他运用习劳。不但有负两手两脚。就是对于身体也一定有害无益的。换句话说:若常常劳动。身体必定健康。而且我们要晓得:劳动原是人类本分上的事。不惟我们寻常出家人要练习劳动。即使到了佛的地位。也要常常劳动才行。

  三、持戒

  我们不说修到菩萨或佛的地位。就是想来生再做人。最低的限度。也要能持五戒。可惜现在受戒的人虽多。只是挂个名而已。切切实实能持戒的却很少。要知道:受戒之后。若不持戒。所犯的罪。比不受戒的人要加倍的大。所以我时常劝人不要随便受戒。至于现在一般传戒的情形。看了真痛心。我实在说也不忍说了!我想最好还是随自己的力量去受戒。万不可敷衍门面。自寻苦恼。

  戒中最重要的。不用说是杀、盗、淫、妄。此外还有饮酒、食肉。也易惹人讥嫌。至于吃烟。在律中虽无明文。但在我国习惯上。也很容易受人讥嫌的。总以不吃为是。

  四、自尊

  “尊”是尊重。“自尊&rdquo

佛教新闻段

;就是自己尊重自己。可是人都喜欢人家尊重我。而不知我自己尊重自己;不知道要想人家尊重自己。必须从我自己尊重自己做起。怎样尊重自己呢?就是自己时时想着:我当作一个伟大的人。做一个了不起的人。比如我们想做一位清净的高僧吧。就拿《高僧传》来读。看它们怎样行。所谓:“彼既丈夫我亦尔。”又比方我想将来做一位大菩萨。那末。就当

佛教最新 新闻

依经中所载的菩萨行。随力行去。这就是自尊。但自尊与贡高不同;贡高是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的胡乱行为;自尊是自己增进自己的德业。其中并没有一丝一毫看不起人的意思的。

  诸位万万不可以为

金华佛教新闻

自己是一个小孩子。是一个小和尚。一切不妨随便些。也不可说我是一个平常的出家人。哪里敢希望做高僧做大菩萨。凡事全在自己做去。能有高尚的志向。没有做不到的。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2/154446321047.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弘一大师:惜福就是惜命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弘一大师:惜福就是惜命;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553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