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如何理解大慈大悲的“大”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5-05 00:0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如何理解大慈大悲的“大”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如何理解大慈大悲的“大”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如何理解大慈大悲的“大”

如何理解大慈大悲的“大”

「佛教」如何理解大慈大悲的“大”
「佛教」如何理解大慈大悲的“大”

  佛菩萨的慈悲。特点就在于大慈大悲。所谓大。即慈悲的无限扩大。这种慈悲的对象。包括亲人。也包括冤家;包括人类。也包括动物。包括六道一切众生。换言之。只要还有一个众生是我们不愿利益的。是我们漠视甚至敌视的。就不是佛菩萨所成就的大慈大悲。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佛菩萨的慈悲

借佛教诈骗最新新闻消息

又是长远的。是尽未来际永不改变

中央统战部佛教新闻

的。所以说。这种慈悲是有着量化指标的。是可以对照心行进行检测的。

  而我们平时所说的慈悲。也许只是针对某个人。比如母亲对儿女的慈悲。虽然强烈。但并不普

壶关佛教协会最新新闻

遍。不能扩展到儿女以外的其他人。也许只是由重大灾难所激发的情感。如四川地震时全国上下所表现出的关爱之情。虽然普遍。但并不持久。不能一以贯之地保持下去。原因是什么?因为凡夫是有“我执”的。这种执著蕴含着强烈的自我重要感。使我们本能地关注自己而忽略他人。母亲对子女的关爱。看似忘我。但多半只是对“我”的一种

2017湖北省佛教新闻

延伸。所以这种慈悲无法继续扩展到其他众生。也正是因为有“我”。我们才难以对&ldq

腾冲佛教新闻

uo;我”以外的“他”保有持久关怀。即使因特定事件使这种情感被激发起来。但一段时间后。又会习惯性地转向对“我”的重视。如果不通过禅修加以纠正。这个“我”将始终占据主导。使我们忽略甚至忘记。世间还有许许多多需要帮助的人。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2/09254632166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如何理解大慈大悲的“大”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如何理解大慈大悲的“大”;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542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