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报应」《庸闲斋笔记》中记载的因果报应: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因果报应」《庸闲斋笔记》中记载的因果报应: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庸闲斋笔记》中记载的因果报应:
卷四○冥司勘校侵用军粮
荡寇营水师参将戴兆熊字梦璜。湖南人。辛酉。余于富阳江上识之。兆熊为人质直勇壮。屡督炮船与贼战。未尝败北。嗣杭城陷。军溃散。走为贼执。不屈被杀
卷十一
○赈灾果报
先大夫年登八秩。尝言服官数十年。阅历数十年。见官而贪墨者。其终未有不溃败者也。然总无逾于侵赈报应之速而且酷也。彼败露而身婴显戮。若王伸汉辈者无论矣;即幸逃法网。大都必以急病死。以恶疾死。子孙亦俱绝灭。再不然。而为盗。为娼。作眼前报者。尤不少其人。固可屈指数也。盖贪赃枉法。害止一人、一家。侵赈则害及万众。民以富。而谓己身及子孙可长享之。有是理乎?其有于赈务能加意者。享报亦必丰。则举二事可鉴焉:广东颜中丞希深。乾隆时官平度知州。因公事赴省。适遇大水为灾。低区尽没。民皆登城以避;顾无所得食。哀声嗷嗷太夫人闻而恻然。因命尽发仓谷。砻米赈济。全活者数万人。巡抚以不俟报闻擅动仓谷。特疏参奏落职。高宗览疏。怒曰:“有此贤母、好官。为国为民。权宜通变。该抚不加保奏。翻加参劾。何以示激劝乎?”乃特旨擢希深知府。母赐三品。封为淑人。天下群颂圣天子之明焉。后希深官至巡抚。子检由拔贡官直隶总督。孙伯焘由翰林官闽浙总督。其孙曾至今蕃衍。登科第者极多。称巨族矣。湖南萧状元锦忠之封君。道光时。官直隶知县。会秋月被水。已逾报灾之期限。不能奉准。封君乃将征存之银。悉以赈抚。其未输者。亦焚串免其征。民大感戴。而封君则以亏帑监追。上司怜其爱民被罪。令通省官代为设法弥补。比亏清出狱。而锦忠状元及第之报至矣。此二事皆果报彰彰。在人耳目前者。天道甚迩。可不感动警畏哉!
卷五 ○侵赈之报
金陵卢止泉孝廉泽。学问深醇。品行尤方正。考取国子监学正。不赴补而归。其子某。官山阳县教谕。会县有水灾。教谕帮办赈务。侵蚀银得四百两寄家。止泉疑之。贻书诘所从来。教谕以友人资助对。未几。其仆忽见数差人汹汹入门。迹之不见。而教谕陡晕绝。半日而苏。始知以侵赈事为饿死者所控。城隍颇庇之。故得生。越数日。仆复见前差人于大门外。教谕又晕绝。似死非死。数日不苏。教谕之子极孝。于神前哀祷。烧一指以致诚。家人不知也。一日。教谕忽起坐。众皆惊喜。则摇手曰:“未也。前日
○季封翁焚教匪名册
江阴季仙九尚书芝昌。以进士第三人及第。官至闽浙总督。哲嗣念诒亦以进士入翰林。家门鼎盛。而其赠公则以知县遣戍新疆。卒于口外者也。初。赠公官直隶钜鹿县知县。地方传言有教匪事。公方严拿。总督遽飞章入告;及上命重臣来查办。公业将首犯擒获。并搜得名册二本。细为访问。非青莲、白莲等比。不过以鬼神祸福恐吓愚民。为敛钱计耳。并无阴叛情事。及阅名册。则绅衿富户几居其半。以筹思数日。至郡见太守曰:“此等人。名为教匪。实非教匪。而册内共有二千数百户。俱是良民。一时无知。惑于祸福之说。与之往还。册上即列其名。并非从之为匪者也。星使到时。若将名册上呈。势必将各户拿问。纵得原情释放。而二千数百人家已破矣。”太守曰:“子将若何?”对曰:“以某之愚。欲将名册焚之。只办为首者数人而已矣。”太守曰:“此举甚善。然子且获大咎。咎不止于褫职。盍再思之。”公曰:“某思之已熟。一己获罪。而能保数千户无恙。亦何惮而不为?”太守曰:“子愿。则好为之。毋令后人笑子拙也。”公还。即举名册投之火。合署人皆大惊。既已。无可奈何。星使至。将首犯审明后。即饬取名册。公曰:“某已查明。所列之人。俱系良民。留之恐拖累。已焚之矣。”星使大怒。顾亦无可奈何。只据实严参。褫公职。发新疆效力赎罪。公怡然就道。人或怜之。或嗤之。然此数千户实良民。虽漏网。地方亦卒无事。而公竟殁于戍所。公殁后不十年。尚书即探花及第。孙、曾鼎贵。噫!孰谓天道无知。而报施果不足凭耶?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5/248742.html
以上是关于「因果报应」《庸闲斋笔记》中记载的因果报应: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因果报应」《庸闲斋笔记》中记载的因果报应:;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