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九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28 02:3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九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九

一百二十七、佛度屠儿

  《法句经》上说:有五百外道。常伺机要寻求佛的过失。以作为诽谤攻击的依据。但总是徒劳。于是。便相议设一圈套。使屠儿杀生。而后请佛及僧。佛若受请。必赞叹屠儿。我等即可上前共讥之。

  屠儿依教前往请佛。佛即受请。对屠儿说:“果子成熟了。自会落下;一个人福缘成熟了。自然肯接受度化。”屠儿还家。供设饮食。佛及众僧应约而来到屠儿家。梵志外道得知消息。皆共欢喜。今日我们可以钻到佛的空子了。因为佛若赞屠儿得福。我们就讥评说:“屠儿前后造杀生罪业。怎能得福?若说屠儿有罪。我们就难他说:屠儿今天诚心请佛及僧。如何反而有罪?二者之间。看佛该如何自圆其说?

  世尊来到屠儿家。观察众机。知有应可度之人。即便出广长舌。放大光明。照一城内。出微妙音。说偈咒愿。而后说道:“圣人设教。教人以道德存心;而愚痴小人反生嫉妒。要知道。为恶行恶。终必自得恶果。如种苦种;习善行善。必得善果。亦如种甘。恶自受罪。善自受福。善恶因果。缘熟各自受报。两者互不相代。亦互不抵销。”

五百梵志听了。意自开解。即上前礼佛。五体投地。愿接受圣训;并请求佛慈悲。度为沙门。佛即准许他们剃度为比丘。许多屠儿见佛神变。听佛说法。心生欢喜。皆得道迹。从此。人民皆称他们为贤友。更没有人称他们是屠儿。

一百二十八、度捕猎人

  《法名经》上说:罗阅祗国有一山中。住有许多猎户。专门以捕猎为业。

  有一天。佛来到山村中。坐于树下。放大光明。照耀山中所有木石。皆作金色。当时村中男子俱出外行猎。只有妇女在家守门。这些妇女见佛光明。皆来礼拜致敬。佛即为诸妇女说杀生之罪报。若能存仁慈之心则得福;世间恩爱不过一时。终有别离之日。

  诸妇女见这位客人说话态度和蔼可亲。觉得应当以礼相待。就对佛说:“我们山民务猎。以肉为食。我们没有别的什么可招待。今就便欲设微供。愿当纳受。”佛说:“诸佛戒法。是不食众生肉的。你们不必费心。且听我说:人生在世。有许多蔬菜水果五谷杂粮可食。不但鲜美卫生。而且营养丰富。食之要以益寿延年;而杀生食肉。不但多病夭亡。而且死堕恶道。因为残害群生。以自济活。罪业极为深重!所以希望你们能劝导你们的男人及早戒杀务农。耕种有益之食;能慈仁不杀。可保终身无患。”

  这时。外出打猎的男人们回来了。见诸妇女坐在佛前。听佛说话。心生嗔恚。各各取出弓箭。想要射佛。众妇女急切劝止说:“你们千万不可鲁莽。这位是圣人。不可对他无礼。”众男人听女人们这么说。即过来向佛作礼悔过。佛重为他们说不杀之福、残杀之罪。人能不杀。行大仁慈。悯念众生。博爱济众。福常随身。在所得利。死后升天。猎人们听了。欢喜信受。皆受五戒。

一百二十九、无量寿会

  《无量寿经》上说:有一个时期。佛与众弟子住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有一天。阿难见佛容光焕发。庄严法相比往日更为尊妙殊好。就向佛启问说:“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想必是在念过去佛。或念现在他方世界佛。要不。为什么今天佛的威神、光明是这样的殊胜微妙。是我从来所未曾见到的?”

  于是。佛就告诉阿难说:过去有一尊佛。名世自在王。当时有一国王。闻佛说法。发无上心。弃国出家。号称法藏;于世自在王如来前广发四十八大愿。一向专志建立庄严妙土以摄受众生。所以。他所成就的国土开廓广大。超胜独妙。进道胜缘。无所不备。法藏成佛后。号称阿弥陀。众生闻其名号。一心称念。回向、发愿求生彼国。阿弥陀佛即接引往生极乐世界。莲花中化生。身真金色。具三十二相。神通智慧皆不可思议。得不退转。乃至一生成就无上佛道。此亦皆由阿弥陀佛愿力所护持故。

  十方世界人民。至心发愿往生净土者。大体上分为三辈:上辈往生的人。必须弃俗出家。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修诸种种功德;中辈往生的人。虽不出家。但亦当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随心随力修诸功德;下辈往生的人。虽不能修诸功德。亦当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乃至十念一念。能至心恳切念佛名号。亦得往生。

  其后。佛又告诉弥勒菩萨说:“极乐世界如此微妙庄严。安乐清净。众生为何不努力为善。以求无量寿乐;反而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共争无关紧要之事。你等诸菩萨。应当善为教诫。将来经道渐渐灭尽。我以慈悲神力。独留此经住世百年。以度苦恼众生。”

一百三十、佛化丑儿

  《百缘经》上说:舍卫城中有一长者。生一子形貌极丑。状如恶鬼。年渐长大。父母厌恶。把他驱赶出家门。丑人出外。路人见到他皆生怖惧。丑人只得跑到人烟稀少的山林之中。采树果野菜为食。林中飞鸟走兽一见他。无不怖走。

  世尊慈念。见他可怜。就带着诸比丘来到林中。要度化他。丑人见佛及诸比丘个个相貌庄严。自惭形陋。便要避走。佛以神力。使他无法移步。这时。诸比丘各于树下跏跌禅坐。世尊化作一丑陋人。衣服褴褛。捧着满钵饭食。走到丑人身边。丑人见又

佛教人变老虎的故事

有一位丑人来到。心怀喜悦。心想:只有这个人。倒是可以与我为伴。便来

佛教鹦鹉救火故事

共语。同钵吃饭。

  饭后。化人忽然变得端正无比。丑人惊疑不定。问说:“你怎么忽然变得这么端正?”化人说:“我刚才吃饭的时候。以善心观察那些坐在树下的比丘。想不到就变得这么端正了。你要不要试一试?”丑人听了。心想:有这一回事?那我也来仿效仿效。于是。心怀善念。面带喜悦。果然自己的形貌也端正了。

这时化人还复佛的本形。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普耀。如百千日。丑入即上前顶礼佛足。佛为他说种种法。得须陀洹果。即于佛前请求出家。佛说:“善来比丘!”当下剃除须发。法服着身。便成沙门。其后精勤办道。得阿罗汉果。

一百三十一、度除粪人

  《经律异相》上说:舍卫城中有一旃陀罗人。专门替人家作除粪的活儿。有一天。世尊看见了。即呼唤这位除粪人过来;除粪人说:“我现在担粪。一身臭秽不净。不敢亲近世尊。”佛说:“假如你愿意做我的弟子。你就来吧。”除粪人见佛这么慈悲。竟肯收我这么一位下等的人作弟子。自然满心欢喜。便放下粪担。来到佛前。佛牵着他的手。来到恒河水边。让他沐浴换衣;然后领他回到祗园精舍。敕诸比丘度他出家为沙门。这位新学比丘感佛深恩。勤苦精进。努力办道。未经旬日。便证得阿罗汉果。具六神通。变化自在。

  当时国王听说佛度旃陀罗人为弟子。很不以为然。心想:佛是释种贵族出身。而左右弟子皆出于四姓。平时入宫应供。接受信施。如何向他们礼敬?我今当往责问世尊。于是。国王便往祗园而来。途中忽见有一比丘在一方大石上坐着。补衲故衣。周围有无数诸天向他礼敬。比丘看见国王。即隐身没入石中。又从石中钻出。国王惊叹不已。来到佛所。即问佛说:“刚才路上所见那位比丘。是什么人。竟有如此神力?”佛说:“大王!你所看见的比丘。便是刚出家不久的那位除粪人。你想不到吧?”

  接着。世尊以此因缘说种种譬喻:“犹如淤泥中生有香洁莲花。

搬弄是非佛教故事

请问大王。有见识的人。会不会取此莲花?”大王说:“莲花香洁。人所喜爱。自然愿意摘取。”佛说:“那么淤泥呢?”

佛教故事集下载

大王说:“见淤泥则当观母胎。胎中能产出功德之花。”

至此。国王心中有所领悟。即对佛赞叹说:这位新学比丘。刚出家不久。便获得如是不可思议功德利益。自今之后。愿以四事供养所有比丘。令无所乏少。

一百三十二、救度贼人

  《经律异相》上说:舍卫国有五百强盗。专门抢劫人家财物。国王派将士追捕。把五百强盗全部擒获。并下令一律处斩。这些强盗于临刑之际。高声大喊:“南无佛!”

  佛知这些强盗虽是贼人。犹可度化。就令阿难前往对国王说:“你是人王。当爱民如子。如何一时杀五百人?杀一人已是罪多。况复五百。其罪无量!”国王说:“世尊如能教化使这五百强盗洗心革面。不再作贼。即放令活。”阿难回报于佛。佛对阿难说:“你再去向国王说:但放贼人。我担保让这些强盗从今以后不再作贼。”阿难先到刑场。对监斩宫说:“这些强盗世尊已决定救了。你们不可以就杀。”又来对国王说:“世尊能使这些人不再作贼。”国王即下令缓刑。但仍末解缚。把他们押送到世尊那里。

  世尊要度化这些强盗。在精舍外露地上坐着。众贼人遥见佛。身上绳缚自解。各各向佛顶礼。佛即藉此因缘为他们解说布施、持戒功德以及罪福行业果报等等;进而为他们说苦集灭道四圣谛法。强盗们听了。心中领悟。即得须陀洹道。

  佛又问他们说:“你们愿不愿意出家?”强盗们说:“世尊!我们要是

历史上佛教除瘟疫故事

早些时闻法出家。何至于落到这种地步!唯愿世尊慈悲。度我们出家吧!”佛说:“善来比丘!”五百贼人同时法服着身。衣钵具足。威仪庠序。皆成沙门。

一百三十三、祀天遇佛

  《法句经》上说:边境有一国王名和墨。平生奉事外道。所有国人也跟着迷信邪教。以杀生祭祀鬼神。

  国王的母亲身患重病。经年不愈。国王心里着急。即召来婆罗门。问说:“我老母亲病困多年。不知何故?”婆罗门对他说:“这是星宿错乱。阴阳不调所致。”国王说:“那要怎样才能使我母亲痊愈?”婆罗门说:“需备牛马猪羊百头;杀以祀天。才能使你母亲得愈。”国王依教。命人牵牛马猪羊百头来到祭坛。准备杀以祀天。

  这时。佛怀慈悲。愍念国王愚迷。来到国王这里。国王遥见佛来。即向佛作礼。对佛说:“我母亲久病不愈。今要祀天。为母请命。祈求早日康复。”佛说:“你的孝心固然可嘉!可是应当知道。要得谷食。当行种田;要得大富。当行布施;要得长寿。当行大慈;要得智慧。当行学问。行此四事。随其所种。得其果实。祠祀淫乱。以邪为正。杀生求生。乃背道而行。人皆希望长命百岁。而奉事神祗。以牛羊祭祀。只能增罪减寿。如何能得延生?不如行慈爱物。方保无虞。”

  佛为王说法已。放大光明。遍照大地。国王闻法见光。心中感悟。惭愧悔过。遂不祀天。他母亲得知此情。心生喜悦。所患之病当下消除。国王自此之后。信敬三宝。爱民如子。自行化他。常行十善。五谷丰登。人民安乐。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5/248883.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九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九;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65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