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印祖故事:众坚请讲经一座,为生死闭关六年(20)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01 12:3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印祖故事:众坚请讲经一座,为生死闭关六年(20)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印祖故事:众坚请讲经一座,为生死闭关六年(20)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印祖故事:众坚请讲经一座,为生死闭关六年(20)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丁酉夏。法雨寺大众一再坚请大师讲经。大师推辞不掉。就为大家讲了一座《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便蒙钞》是清代红螺山资福寺达默法师在道光十七年己亥(1837年)于武汉宝通寺编写的。他在自序中介绍他曾讲弥陀要解十有余座。“于己亥岁。结夏武昌宝通寺。共二三莲友敷扬此解。随解随录。次后渐集成帙。”至于首次出版流通可能是在道光末年(三十年。1850年)。见当时资福寺方丈净业莲村氏的序言。这本钞是达默法师鉴于弥陀要解。文深理奥。不便初学

佛教故事我心已死

者理解。所以按照天台教理。逐条著钞。使初学之士。易于进步。印光大师这次讲经就选择《便蒙钞》来讲。这一讲就讲了一个多月。

  大师讲完《便蒙钞》后。就在宝珠殿一侧的关房闭关专修念佛。大师不作讲经的法师。大概讲经的人也需要相应的身体素质。大师小时候害过眼病。如果说话过多。眼睛就发红。而难以看字。这是大师所示现不讲经的一个客观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大师以净土为宗。净土宗的道风在于实行。而不在于讲说教理。以言教者讼。如果没有实证的功夫。你说得就算再有道理。别人也不一定听从。甚至还会腹诽(心里怀疑)。以身教者从。如果你行动上做到了。再去教别人。别人就会遵从。因此大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实修念佛上。

  闭关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式。指闭门谢客而隐居修行。闭关的人或者阅读大藏经研究教理。或者专修一种法门。根据各人预期的目标而有所不同。期限也不一定。有几个月的。也有数年的。闭关期间。以不出关房为原则。因此。关房外须有人护持饮食、医护等事。称为护关。闭关先制身一处。进一步制心一处。佛经上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大师修净土宗。闭的是净土关。大师闭关的期限定为三年。护关侍者是融明法师。一座寺院有法师发心闭关修行是寺院的一件大事。往往要举行很隆重的闭关仪式。由方丈带领全体僧众到大殿礼佛后。送

介绍一下佛教故事

闭关者入关。等闭关圆满结束时。方丈再带领大众迎接闭关者出关。印光大师这次闭关如何修行没有留下记载。不敢妄测。这里引用大师复明心师书。从大师对明心法师闭关的指导中可以看出大师闭关的经验:

  “闭关专修净业。当以念佛为正行。早课仍照常念楞严。大悲十小咒。如楞严咒不熟。不妨日日看本子念。及至熟极。再背念。晚课弥陀经。大忏悔。蒙山。亦须日日常念。此外念佛宜从朝至暮。行住坐卧常念。又立一规矩。朝念一次。未念前拜若干拜。(先拜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拜。次拜阿弥陀佛若干拜。再拜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各三拜。再拜常住十方一切诸佛。一切尊法。一切贤圣僧三拜。)念佛或一千声。或多或少。念毕再拜若干拜。午前一次。午后一次。再歇一刻做晚课。初夜念蒙山。后念佛若干声。拜若干拜。发愿回向。三皈依后。心中默念佛号养息。卧时只许心中默念。不可出声。出声则伤气。久则成病。虽是睡觉。(音教)心仍常存恭敬。只求心不外驰。念念与佛号相应。若或心起杂念。即时摄心虔念。杂念即灭。切不可瞎打妄想。想得神通。得缘法。得名誉。想兴寺庙。若有此种念头。久久必至著魔。若不与汝说破。恐汝以此为好念头。妄想日日增长。必定著魔无疑。纵令心净妄伏。亦不可心生欢喜。对人自夸。有一分就说有十分。此亦著魔之根。......入关仪式。亦无定章。总以至诚恭敬为主。要在先日礼佛。陈己志愿。当日大殿礼佛。至关房令护关人锁门。门上只贴(不慧明心。发心闭关。专修净业。普为自他。忏除宿咎。增长善根。)作两行写于一纸上。贴于门正中上节。不必

佛教传播真实故事

学不洞(音董)事的人。用三叉封皮写封条。俗鄙之极。日期自择。亦不可请人封关。此种都是摆空架子。光极不以为然。”

  印光大师1897年闭关。到1900年第一期三年闭关结束后。护关侍者融明法师回了家乡。大师给他写了一封信。嘱咐他要亲近净土道场和净业知识。以免在与俗人的来往中。忘掉了念佛求生净土的大事。要做到“当时时努力。若能念念在道。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便可于父母之邦。随缘常住。”又说:“谛法师专修净业。予料其必得大利益。以彼撑持道场种种心。皆死尽无余。念佛之心。又恳切之极。恐彼深得三昧。我尚未能一心。他日何颜见彼。故当仁不让。又欲闭关。”谛法师是指大师的好友天台宗高僧谛闲大师。听到谛闲大师闭关。印光大师从1900年到1903年又继续闭关修行了三年。

  大师在闭关中专修念佛。并写信与谛闲法师交流了对宝王随息念佛方法的看法。信中说:“光自出家以来。即信净土一法。但以业障所遮。二十年来。悠悠虚度。口虽念佛。心不染道。近蒙法师训励。誓期不负婆心。无奈昏散交攻。依旧昔时行履。因日阅十余纸净典。以发胜进之心。至宝王随息法门。试用此法。遂觉妄念不似以前之潮涌澜翻。想久而久之。当必有雾散云消彻见天日之时。又查文类。圣贤录。皆录此一段。因悟慈云十念。谓藉气束心。当本乎此。而莲宗宝鉴亦载此法。足见古人悬知末世机宜。非此莫入。而预设其法。然古人不多以此教人者。以人根尚利。一发肯心。自得一心。而今人若光之障重根钝者。恐毕生不能得一念不乱也。故述其己私。请益高明。当与不当。明以告我。光又谓只此一法。具摄五停心观。若能随息念佛

佛教有关布施的故事

。即摄数息念佛二观。而摄心念佛。染心渐可断绝。瞋恚必不炽盛。昏散一去。智慧现前。而愚痴

实修的佛教故事

可破矣。又即势至都摄六根法门。愚谓今之悠忽念佛者。似不宜令依此法。恐彼因不记数。便成懈怠。有肯心者。若不依此法。决定难成三昧。法师乘愿利人。自虽不用。当为后学试之。以教来哲。若是利根。一七二七定得一心。纵光之昏钝鲁劣。想十年八年或可不乱矣。”

  大师通过长期阅藏和闭关专修念佛。实证了念佛三昧。为民国建立之后出世弘扬净土法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自:《印光法师的故事》作者:余池明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2/517751.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印祖故事:众坚请讲经一座,为生死闭关六年(20)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印祖故事:众坚请讲经一座,为生死闭关六年(20);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39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