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说故事》:戒杀护生类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3-16 00:3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说故事》:戒杀护生类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说故事》:戒杀护生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印光大师说故事》:戒杀护生类

贰、戒杀护生类推吾人恶死之心。巧行救济。体天地好生之德。永戒残伤。——续编下.楹联 / 素食处15、因行不同 果报迥异宋初曹彬为帅。不妄杀一人。而数代尊荣。曹翰乃彬之副帅。以江州久不肯降。遂屠其城。不多年身死。子孙灭绝。而且屡屡变猪。明万历间。托梦于刘玉绶。受人宰割。(三编下 .覆温光熹居士书九)16、梦中被杀 醒而悔改人之入道。各有时节因缘。《劝戒类编》载:福建浦城令赵某长斋奉佛。其妻绝无信心。适值五十生辰。买许多生命。欲杀而宴客。赵谓「汝欲祝寿。令此诸物皆死。于心安乎?」妻云:「汝之话均没用的。依佛教。男女也不同宿。这些畜生也不杀。再过几十年。满世间通是畜生了。」赵无法可设。遂任她去。至晚。妻梦至厨房。见其杀猪。自己已变成猪。厨子捉其四腿。置砧上杀。用人从旁边看。急叫彼救。皆不一应。杀了破肚抽肠。尚知其痛。猪杀已毕。又杀别物。己又变作别物。痛不可言。稍歇一刻。见一佣人持一鲤鱼。丫头言:「将此鲤鱼交厨子。为太太作鱼羹。候太太起来。好作点心。」遂斩其头尾。刮其鳞甲。斩作小丁。一丁一丁。都知其痛。痛极而醒。心惊胆颤。丫头持鱼羹来请吃点心。不忍吃矣。令将所买之生。通通放生。以亲尝其味。故依夫吃素念佛。求生西方矣。(三编下 .覆净善居士书二)17、诚心戒杀 自有感应华荪职业。颇难修持。然有诚心。自有感应。今以一事为证:北京阜城门内大街。有一大荤馆子。名九如春。生意很发达。一夕经理梦无数人来。向他要命。心知是所杀诸物。与彼等说:「我一个人。偿你们许多人命。哪里偿得完。我从今不做这个生意了。再请若干和尚念经念佛。超度你们。好吧?」多数人应许曰:「好。」少数人不答应。曰:「你为几圆或几角钱。杀我们多苦。就这样。太便宜你了。不行。」多数人劝少数人曰:「他若肯这样做。彼此都好。应允许他。」少数人曰:「他可要实行才好。」经理曰:「决定实行。否则再来找我。」因而一班人便去。适到五更要杀的时候。店中伙计起来要杀。鸡鸭等皆跑出笼四散了。赶紧请经理起来说之。经理云:「我们今天不开门。不杀跑出的。在店内的收起来。跑出去的随他去。」天明请东家来。说夜梦。辞生意。决定不干了。东家云:「你既不愿杀生。我们不妨改章程。作素馆子。」遂改做素食。仍名九如春。因此吃素的人颇多。更发达。(三编上 .覆琳圃居士书)18、念佛忏悔 蝇去不来十余年前有英人林某。住南京。来普陀见光。送光几本书。云是他着。他中国话尚不甚好。何能作很好文字乎?有一本专提倡卫生。专门以杀生为事。余书均送人。唯卫生之书。光撕碎付字篓。恐无知者持去。则害人害物。无有底极。周君盖深中西人之毒。而不知卫生利人之道。人为万物之灵。亦一种动物也。我与万物同生于天地之间。彼未要我之命。我何得要他的命?打蝇之家。蝇更多。杀蜈蚣之人。常被蜈蚣咬。彼欲卫生于现生。而现生亦未必得益。由此一生常怀杀心。将来生生世世。常被人杀。但以未能亲见。尚乐以忘疲而杀。古书中有恶蚁者。蚁盈其尸。恶蝇者。蝇集其体。无法可设。徒叹奈何。光以此事即是大造杀劫之根本。若

佛教故事羊嫉妒驴的故事

犹欲依己所见而为。窃恐有后悔不及时。为可怜可悯。无有可救援也。仁人君子。何得专以杀物为事。令一切无知者。皆效法乎?十余年前。一皈依弟子有一小儿。买一拍蝇板。以为玩具。遂常拍之。一日蝇多极。极力拍之。忽全屋皆黑。大人遂开门窗。念佛忏悔。未久蝇悉去。从此焚其拍物。亦无蝇来矣。此系佛弟子佛慈加被。令断杀业者。若无信心之人。恐无此兆。其来生后世。何可设想也。(三编下 .覆净善居士书三)19、见母变猪 终不吃肉吾秦当洪杨未乱之先。兴安某县一乡民与其母。居家贫。佣工养母。后其母死。止己一人。便不认真佣工。一日昼寝。梦其母痛哭而来。言:「我死变做猪。今在某处。某人杀我。汝快去救我。」其人惊醒。即往其处。见其杀猪之人与梦合。而猪已杀矣。因痛不能支。倒地而滚。大哭失声。人有问者。以无钱赎此死猪。言我心痛。不便直说。从此发心吃素。乡愚不知修行法门。遂募化灯油。满一担则挑送武当山金殿供灯。募人一灯头油。三个铜钱。钱作买香烛供果用。已送过几次。后有一外道头子欲造反。事泄而逃。官府画图到处捉拿。其人与化油者。同名姓相貌。因将化油者捉住。彼以母变猪化油对。不信。又得其帐簿人名数千。 系出油钱的名。遂以为造反之名。在湖北边界竹溪县署。苦刑拷打。因诬服定死罪。又解郧阳府重审。彼到府称冤。因说娘变猪化油事。知府甚有高见。以其人面甚慈善。决非造反之人。闻彼说娘变猪之话。谓汝说之话。本府不相信。本府今日要教汝开斋。端碗肉来令吃。其人一手端碗。一手捉筷。知府拍省木逼着吃。其人拈一块肉。未至口。即吐一口血。知府方知是诬。遂行文竹溪县释其罪。令在竹溪边界莲花寺出家。以莲花寺。 系兴安镇台。郧阳镇台。每年十月。两省在此寺会哨。故有名。其人出家后。一心念佛。颇有感应。后回陕西故乡。地方人称为周老禅师。建二小庙。洪杨乱。徒弟徒孙均逃去。将示寂。与乡人说:「我死以缸装之。修一塔。过三年启塔看。若坏则烧之。不坏则供于大殿一边。」后启塔未坏。供大殿内。现身为邻县县少爷看病。病愈不受谢。云:「汝若念我。当往某处某寺来访。」后来访。言 系大殿所供之僧名。阅之即是。因此香火成年不断。此人。印光之戒和尚之师公也。经五十八九年。其人名庙名。均忘之矣。此人若非娘变猪。亦不过一守分良民而已。若非郧阳府逼令吃肉。肉未入口。血即吐出。则其案决无翻理。以彼视此肉。即同娘肉。以官威强逼。不敢不吃。未吃而心肝痛裂。故吐血。故官知其诬。而为设法行文释罪。令其出家也。(三编上 .覆郁连昌昆季书 民廿九二月初二)20、代亲忏悔 母遂吃素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又少实胜多虚。大巧不如拙。黄涵之作宁绍台道时。发心吃长素。劝其母亦吃。为备素菜。则但吃白饭。涵之函询作何法方可。光示代亲至诚忏悔。业消则能吃矣。未一月而长素矣。(三编下 .覆章道生居士书三)21、怨气致毒 自伤伤他世人食肉。已成习惯。当知无论何肉。均有毒。由于杀时。恨心怨气所致。虽不至实时丧命。然积之已久。则必

佛教爱情真实故事

发而为疮为病。年轻女人。若生大气后。喂孩子乳。其子必死。以因生气而乳成毒汁也。人以生气。尚非要命之痛。尚且如此。况猪羊鸡鸭鱼虾要命之痛。其肉何能无毒乎?余十余年前。见一书云:一西洋女人。气性甚大。生气后喂其子乳。其子遂死。不知何故。后又生一子。复以生气后喂乳而死。因将乳令医验之

佛教和哲学家的故事

。则有毒。方知二子皆乳药死。近有一老太婆皈依。余令吃素。以肉皆有毒。并引生气西妇药死二子为证。彼云:伊两个孩子。也是这样死的。以其夫横蛮。一不顺意。即行痛打。孩子看见则哭。便为喂乳。遂死。亦不知是乳药死的。其媳亦因喂乳死一子。可知世间被毒乳药死的孩子。不知有多少。因西妇为发起。至此老太婆。方为大明其故。凡喂孩子之女人。切勿生气。倘或生大气。当日切不可即喂孩子。须待次日心平气和。了无怨恨时。乃无碍矣。若当日即喂。或致即死。纵不即死。或迟迟死。是知牛羊等至杀时。虽不能言。其怨毒结于身肉者。亦非浅鲜。自爱者固宜永戒。以免现生后世种种灾祸也。此

佛教寓言故事大全

事知者甚少。故表而出之。幸大家留意焉。由此证之:须知人当怒时。不独其乳有毒。即眼泪口水亦有毒。若流于小儿眼中身上。亦为害不浅。一医生来皈依。余问医书中有此说否。彼云不知。世间不在情理之事颇多。不可因非科学而鄙视之。(三编下 .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22、圣现异类 度生止杀一切众生。皆是未来诸佛。以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当作佛。故是未来诸佛。且畜类中。时有佛菩萨化现于其中。方便度生。如《清凉志》中载薄荷事:一僧在五台。遇一异僧。出一函。嘱交薄荷。未言地址。一日过卫辉。见一群小儿呼薄荷。僧问薄荷何在?小儿指墙下所卧之猪曰:这不是。僧取书呼薄荷掷之。其猪人立。以两蹄接而置口中。便立化。方知此猪。乃菩萨所现。其屠所杀甚多。若其猪至薄荷前。则便任其宰杀。了不逃走叫呼。故其屠爱惜薄荷。凡欲杀猪。牵薄荷至其猪边围绕之。则直同杀死者一般。以故多年养而不杀。以其猪清洁。爱食薄荷。故以为名。初其僧受异僧之函而去。于途中思之。此函将投何所。乃私拆其封。大意谓:「度众生若得度脱。即当速返。免致久则迷失。」僧异之。复为封讫。至是。方知薄荷乃大菩萨也。绕猪一匝。而群猪即证无生法忍。其威德神力。岂可思议乎哉!又唐文宗喜食蛤。一日有一蛤坚合不开。帝亲开之。中有肉身观音大士像。庄严异常。由此观之。肉尚可食乎?倘误食佛菩萨所化之身。其罪过可胜言哉?吾人若知此理。自不敢食肉。亦不忍食肉矣!(三编下.南京素食同缘社开示法语丙寅七月)23、显示神通 劝戒食肉梁时。蜀青城山。有僧名道香。具大神力。秘而不露。该山年有例会。届时众皆大吃大喝。杀生无算。道香屡劝不听。是年。乃于山门掘一大坑。谓众曰:「汝等既得饱食。幸分我一杯羹。何如?」众应之。于是亦大醉饱。令人扶至坑前大吐。所食之飞者飞去。走者走去。鱼虾水族。吐满一坑。众大惊畏服。遂永戒杀。道香旋因闻志公之语。当即化去。有蜀人。在京谒志公。志公问:何处人?曰:四川。志公曰:四川香贵贱?曰:很贱。志公曰:已为人贱。何不去之。其人回至青城山。对香述志公语。香闻此语。即便化去。须知世之安分守己者。一旦显示神通。当即去世示寂。以免又增烦恼耳。否则须如济公之疯颠无状。令人疑信不决。方可。(三编下 .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24、好食鸡蛋 中毒生卵鸡卵吃素之人不可食。以有生机故。即无生机。亦不可食。以有毒质故也。有谓无雄鸡之地。卵无生机。此地甚少。昔一人好食鸡蛋。久则腹中余毒。生许多鸡卵及小鸡。诸医不识其病。张仲景令煮蒜食之。则吐出许多鸡子。及已有毛并无毛之鸡。令一生勿再食。食则无法可治。可知鸡卵之祸大矣。(三编上 .覆罗智声居士书二)25、师现神通 徒方惭谢鸡卵之食否。聚讼已久。然明理之人。决不以食为是。好食者。巧为辩论。实则自彰其愚。何以故?有谓有雄之卵。有生不可食。无雄之卵。不会生雏可食。若如所说。则活物不可食。死物即可食。有是理乎?此种邪见。聪明人多会起。不知皆是为口腹而炫己智。致明理之人所怜悯也。晋支道林博学善辩。与其师论鸡卵之可食否?彼以善辩。其师不能屈。其师没后。现形于前。手持鸡卵。掷地雏出。道林惭谢。师与卵雏俱灭。此晋时所决断者。佛法初入中国。大小分弘。大乘一切肉均不食。小乘则食三净肉、五净肉。三净者: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己杀。加自死。鸟残。鸟残者。鸟兽所食之余也。为五净也。至梁武帝时。悉依大乘。永废小乘。道林乃高僧。乃依小乘为论耳。(三编上 .覆真净居士书

佛教有趣故事

)今将宋黄山谷居士。戒食肉诗录之。以期大家于食肉时。再三思之。必有不忍食。与不敢食之心。勃然而兴。诗曰:「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本是一种性。只为别形躯。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需。莫教阎君断。自揣应何如。」有味哉。斯诗也!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仁民爱物。成始成终之大经大法。不须更为详谈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深义也。愿见闻者。咸深思之。——续编下.天台山国清寺创开放生池碑记民二十三年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17179.html

以上是关于「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说故事》:戒杀护生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说故事》:戒杀护生类;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041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