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法师故事」净土法门法师故事说法:积善篇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3-16 00:1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法师故事」净土法门法师故事说法:积善篇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法师故事」净土法门法师故事说法:积善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故事说法:积善篇

一、舜王捕鱼舜王年轻时。有一次在家乡看到一群人捕鱼。有年轻的、有年老的。鱼多的地方都被年轻人占去了。老人斗不过年轻人。也不愿意争执。

佛教故事九色鹿视频

就到比较远的、鱼少的地方去工作。舜看到这种情形。他也去捕鱼。实际上他的目的不是捕鱼。而是去感化这一群年轻人。年轻人中也有几位会礼让老人。他就赞叹;有些横行霸道。他也不说。隐恶扬善。过了几年。那些顽固不灵的人都被他感化了。可见只要以真诚心。假以时日。没有不能感化的。如果不能感化。就要问自己。是否智慧不够。耐心不够。方法不够巧妙。不要说人能感化。就是蚊虫、跳蚤也都会被感化。印光法师传记里记载。印光法师住的房子里没有蚊虫、跳蚤。即使别人住的时候有。他去住就没有了。老和尚一生从不伤害蚊虫、跳蚤。也不把牠们赶走。而是以此为鉴。生惭愧心。精进修学。修清净心。修慈悲心。以德行来感化。他到七十岁之后。感化了这些小动物。所以。蚊虫、跳蚤都能受感动。人哪有不受感动之理!(节录自「金刚般若研习报告」9-23-019)二、与小动物平等相处有一位同修是管理高尔夫球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球场有很多小虫、蚯蚓。但是球场的主人丹斯里李金友居士一再嘱咐不可以用农药。不可杀生。他说:「我总是尽量去做。但有时不得已。还是要杀生。也不敢告诉李居士。怎么办?」我教他要与这些蚯蚓、病害虫加强沟通。那个山很大。球场旁边的树木花草很多。你要叫那些虫搬到那边去。不要进入球场。能否做到?能!做不到。则是真诚心不够。诸位要知道。这些小动物都通人情。你爱护牠。牠也爱护你;你帮助牠。牠也帮助你。我们要和睦相处。平等对待。为什么你赶不走这些小虫?首先。你对待牠不平等。「我是人。你是虫」。牠不能接受这种态度。你要把牠看作朋友。看作家亲眷属。真诚心爱护牠。牠会受感动。不但动物有灵性。花草树木都有灵性。石头瓦砾也有灵性。为什么它们会有灵性?《华严经》云:「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无情」包括植物、矿物。都是一个法性变现出来的。怎么会没有灵性!我们要把「杀生」这个念头从内心里拔除。才能真正做到自利利他。我们把烦恼从根本上拔除。我们的智慧就开了。自然就明了对人对事对物应当用什么方法与态度。然后展开经卷。你就能懂得字字句句都含无量义。(节录自《无量寿经》2-34-109)三、放生早年我们在台北放生。有一次曾经邀请道安法师一起参加。我们在上游放生。下游的人在打鱼。有同修看到就向老和尚报告。老和尚说照放。我们放生是修我们的福。他打鱼是他造业。我们并不是放了故意给他打。所以。各人造各人的业。各人受各人的报。不能看到有人打鱼就不放生。这就把我们的一点善念善行全都送掉了。所以。做事要有定力。才不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节录自《十善业道经》19-14-092) 四、善因善果宋朝曹彬是一名武将。下江南不冤杀一个人。这个很不容易!在中国历史上。凡是武将善终的不多;曹彬不但善终。子子孙孙都很好。这就是他懂得积功累德。爱惜人命。虽然他一丝毫不妄求。仍然享高官显爵。这是后世应当效法的。规规矩矩的做人。把自己本分事情做好。如理如法。这是积功累德。这才是善因善果。(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21)五、上品十善生天我小时候住在乡下。大概六、七岁时。我们同一个村庄有一个大户人家。他们家的老太太过世的时候。我也在场。印象非常深刻。老太太临走的时候。让她的媳妇给她梳头、换衣服。整整齐齐。把家里事情样样交代清楚。她就走了。她到哪里去?这个人是善人。一生做好事。决定生天。我那时看到人走得这么洒脱。一点痛苦都没有。在神智、精神上决定看不出这个人要死。以后学佛。想到这个老太太很可惜。没有机会遇到佛法;她要是有机会遇到佛法。决定往生西方。从前社会上品十善的人很多。常常可以见得到。现在很少了。他们死的时候。瑞相非常希有。预知时至。只是可惜没有遇到佛法。(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18)六、安分守己《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夜晚听到房门外有声音。于是点起蜡烛。问:「你到底是鬼还是狐狸?」外面的声音说:「是狐狸也是鬼。我本来是狐狸。被我的同类害死了。我现在是狐狸鬼。所以说亦狐亦鬼。」这个人不怕。继续问:「你为什么不到城隍土地那里去告状?」狐狸鬼说:「我不敢去。去了也没用处。」这个人又说:「你同类把你害死了。为什么告状没用?」狐狸鬼说:「狐狸要修炼成人要炼丹。如果这个丹完全是靠自己的力量炼成。任何人也抢不去;如果是曾经伤害过很多人的性命才炼成的丹。别人就可以抢去。我这个丹是过去采阴补阳。害死了不少人而炼成的。我要是一告发。自己的罪业就不得了。所以我不敢去告状。」这个人又问:「那你为什么跑到这里来找我?」狐狸鬼说:「你的阳气很盛。希望你搬远一点。我们彼此不相妨害。」这个人第二天就搬到外面一个房间。与他隔远一点。纪晓岚对这一段故事的评语。说得很有道理。真正是自己修成的。这是自己的福报。别人夺不去;用其它手段抢来的。不是自己修的福。别人能抢去。因此。这个狐狸不守本分得来的。还是会失去;自己守本分苦练成的。则不会失去。我们想想。这个世间有多少确实是安分守己得来的财富。真的不容易失去。他的福能享一代、两代、三代。如果他是用种种欺骗的手段得来的财物。固然得到很多。来的快也去的很快。(节录自《弥陀经疏钞》1-2-148)七、真诚心得大福我劝勉同学们。福报现前决定不要享受。为什么?过去生中所修的福报很容易享完。享完以后怎么办?我们仔细观察。社会上富贵之人。今天拥有这

一生中的佛教故事

些富贵都是前世所修的善因;可是一享受就不再修善。纵然他也做一些慈善福利事业。这都是一些小善。如何知道是小善?《了凡四训》有一个小故事。有位家境清苦的女子。身上仅有两文钱。拿来供养三宝。老和尚亲自为她回向。以后她发达做了王妃。带着千金再到这个寺庙来供养三宝。老和尚叫他的徒弟为她回向。她非常惊讶。向老和尚请教。老和尚讲:「过去妳供养两文钱是出自真心。那个功德大。我不亲自为妳回向。对不起妳;现在妳带的金钱虽然多。妳的心没有以前那样真诚。所以布施的钱虽多。福报很小。我的徒弟给你回向就够了。」从这个地方我们就知道什么是修大福?真诚心。凡是大富大贵之人做这些好事。没有真诚恭敬心。都是吩咐下面的人替他去办。所以所修的都是小福。佛经讲亲手布施。诚诚恳恳。福报最大。(节录自《无量寿经》2-34-127)八、后一代超过前一代古时候。政府官员戴的帽子称为「进贤冠」。那个帽子像楼梯一样。前面低。后面高出一层。代表前面是自己。后面是下一代。戴上帽子是提醒自己。希望下一代一定要高过我们这一代。这才是称职。有成就。如果后面一代跟你差不多。你完全失败。没有成绩可言。古人穿的衣服、戴的帽子都含有很深的教学意义。佛法讲「表法」。要懂得表法的意思。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我最近遇到小时候的同班同学。关长全先生。他是南京一中的校长。培育出来的学生有一些很有成就。像现在扬州大学的校长就是他的学生。我赞叹他:「你的教育成功」他说:「怎么说?」我说:「你的学生做大学校长。你不过做中学校长。他超过你。就是你有成就。」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例子。《了凡四训》中。袁了凡先生提到建瓯(现在的福建)的杨荣。我在建瓯住过六年。这个故事我很熟悉。我小时候去他家玩过。杨荣的曾祖父、祖父都是摆渡的。以此谋生。有一年涨大水。许多的村庄被淹没。淹死了不少人。许多财物随着洪水到处漂流。有些人划着船去捞取财物。杨荣的曾祖父与祖父对于财物一无所取。只有救人。积的阴德很大。到他父亲的时候。家庭环境逐渐就好转了。然后生了他。他二十岁考取进士。官做到少师(太子的老师)。位列三公。他对国家有贡献。所以皇帝加封他的父亲、祖父、曾祖父为少师。这就说明先人没有做到这么大的荣耀。他做到了。他替父亲、祖父、曾祖父做到了。 在佛门里面。老师有行没有证。学生能达到信解行证。这是老师的成就。决定不能说。我的父亲就是这个样子。我还能

打铁匠佛教往生故事

干什么?我的老师能说不能行。我也能说不能行就可以了。这样就一代不如一代。错了。做学生的千万不能有错误的观念。老师没有做到。我为什么要做?这是个堕落的观念。老师做不到。我要替他做到。这才是好学生。这个学生才是报恩。报父母恩。报师长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自己要争气。奋发向上。从此地学习就对了。 (节录自「善财童子参学报告」12-39-05)九、改命运我在台中求学的时候。留的那些老照片。诸位仔细看看。你可能不认识我。因为我那个时候干瘦。一点福报都没有。有不少看相算命的都算我没有福报。而且短命。他们的这些说法我都相信。我确实没有福报。而且短命。我的祖父、父亲、叔伯都没有超过四十六岁。都是短命死的。所以他们算我到四十五岁就要死。我相信。 那时我出家学佛。学得很精进。因为四十五岁就要死了。四十五岁那一年。我在基隆大觉寺结夏安居。灵源老和尚请我讲《楞严经》。《楞严经》十卷讲到第三卷。我就生病了。我知道时间到了。不看医生也不吃药。因为医生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寿命到了。还有什么好想?所以就回去老实念佛。等死。念了一个月。病好了。没死。一直到现在都没生病。 我没有求长寿。没有求寿命。学佛之后。大家给我一点微薄的供养。除了生活必需之外。全都印经布施。现在一年印经的费用。以台币来算。总在三千万以上。钱从哪里来的?我也不知道。反正来了就做。做录音带、录相带

佛教中佛变成女的故事

。布施全世界;其中以中国最多。所以我在大陆的法缘很殊胜。到南洋讲经。我绝对不准他们做宣传。不准在报纸上刊登广告。不宣传。听众都有一千多人;宣传之后。道场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只要肯结缘。缘愈结愈殊胜。愈结愈生欢喜心。 法缘盛是这么来的。 (节录自《普贤行愿品辑要疏》菁华4-8-02)十、广结善缘无论出家在家。德行学问有成就时。一样能教化众生。我的老师李炳南居士是在家人。我亲近他的时候。李老师在台中弘法已经十年。台中莲社也建立了。我到台中参加慈光图书馆的筹备工作。一个月后。图书馆开幕。李老师后来又办了两家托儿所、孤儿院。还办医院。台中莲社的莲友有姓名、地址的。有二十几万人。老师讲经教学十年。有这么多的听众。所以。在家居士在一个地方有如此的成就。凡事就更要小心谨慎。当时遇到一桩事情。有人供养花生给李老师。李老师吃得很高兴。也分给大家吃。后来就传说李老师喜欢吃花生。以后供养的花生就吃不完了。李老师有真实智慧。把别人供养他的东西。分给学生。分给听众。因为吃的东西不能留。留久就坏了。东西是愈新鲜愈好吃。他决定没有贪心。别人供养他。他供养大众。广结善缘。缘愈结愈广。自己结了善缘。也代供养他的人结了善缘。这都是事实。所以。千万不能有嗜好。一切都好。一切随缘。不能说我喜欢这个、喜欢那个。你只要一有喜好。人家为投其所好。供养的东西就来了。麻烦也随着来了。(节录自《华严经》12-17-0668)十一、人不为己香港亚视何守信先生访问我。他讲到谚语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哪个人不为自己。为自己是正当的。我跟他说这一句话是错误的。不是正见。误导了许多众生。何谓正见?人应当为社会、为众生。不为自己。这是正知正见。过去新加坡有一位大财主陈嘉庚先生。南洋的人都知道。他白手起家发了大财。可是自己的生活非常节俭。年纪老了去检查身体。还营养不良。他的钱用到哪里去了?全部都做社会慈善事业。新加坡南洋大学是他办的。在国内自己的家乡到处兴办学校。提倡教育。帮助一些苦难的人。他自己有钱并不享受。他坐飞机时。他的儿子坐头等舱。他坐经济舱。下了飞机。他跟儿子讲:「我们同时到达。何必花那么多冤枉钱?」听说有一次他的儿子被绑票了。强盗提出条件要赎金。他通知强盗:「你把我的儿子杀掉好了。我一分钱也不会给他。我的钱全部拿来做公益慈善事业。绝不留给后代。」那个强盗接到通知。就把他的儿子放了。他是真正做社会慈善福利事业。念念为人想、为社会想。没有为自己。所以。今天在南洋提到陈老先生。无人不尊敬!(节录自《十善业道经》19-14-024)十二、布施「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副林长是位女众。往生火化后。留下二十多颗舍利。颜色非常好。这个人一生心善、行善。她自己开了一间小店。有时人家想偷东西。不付钱她发现了。把他叫回来。问他:「还要不要?要就再拿。」一生做人如是。喜欢布施。人家到她那里拿东西。没钱付。不要紧。她就布施给人家。所以。她往生的时候。邻居都哭了。这就是平常修善因。临终时有这么多人受感动。那是善果。她走的时候全身柔软。走得那么安详自在。火化时有这么多舍利。这都是瑞相。这是佛法三转法轮的「做证转」。所以。我们要懂得一切为社会、为众生。不为自己。自己做小生意赚的钱。也能奉献给社会更苦的人。更需要的人。宁可刻薄自己。都要厚待别人。(节录自《华严经》12-17-0322)十三、供养布袋和尚中国人所造的弥勒菩萨像。都塑造成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出现在中国南宋高宗时代。就是与岳飞同一时代。出现的地点是浙江奉化。就是蒋中正先生的故乡。过去曾经有一位国大代表年岁很大了。也是一位佛教徒。那时我在台北讲经。他告诉我。他看过蒋先生的家谱。他的家谱有带到台湾来。家谱里面记载。他的祖先在南宋时代。曾经礼请过布袋和尚到家里住了两个月。接受他们的供养。所以。这位国大代表说。他们家里现在出了两位总统。大概就是供养弥勒菩萨两个月的功德。(节录自净土法门法师之讲演)十四、考功名要积德王用予先生三代积德。一生当中从未欺骗过人。处事待人接物用心纯正。舍己利人。克尽孝悌。所以。感应的事迹非常明显。古代考功名能否考中。第一因素是阴德。祖宗几代积阴德。到他身上发达了。所以吉凶祸福是修来的。这是警惕我们「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010)十五、这一生就能转业转业是最殊胜、最高明的忏悔法门的成就。我年轻时。看相算命的都说我活不了四十五岁。但是。我现在活了七十几岁了。这是一生学佛转变的。所以业确确实实能转。我四十五岁那年。生病一个月。因为我知道寿命到了。所以不看医生也不吃药;我知道医生只能医病。不能医命。所以。每天只吃一点稀饭。配一点咸菜。就念阿弥陀佛等着往生。念了一个多月。没有死。病也就好了。这是转业。由此可知。只要真正肯发心。业报一定能转得过来。(节录自《大乘无量寿经》02-34-010)十六、常存布施的善念《了凡四训》记载。有一年冬天。袁了凡先生的太太为儿女缝制冬衣。但她想到了穷人这么多。如果我把丝绵袍卖掉。用棉絮来缝制。一件可以做三、四件。家人也不缺乏。多余的可以布施给别人。所以。我们自己在生活上俭省一点。刻苦一点。就能多帮助一些众生。常存如是心。做如是行。就是代众生受苦。要常常想到。世间苦人多。我们前生修了一点福。福不要在这一生享尽。要懂得继续不断的修福。福报会源源不绝!(节录自《大乘无量寿经》2-34-007)十七、甘老太太的供养我命中无福。这是前世未修。所以这一生年轻时的生活非常艰苦。我在台中跟随李炳南老师学教时。加上之前未出家共计十五年。日子非常艰苦。刚出家谁认识你?谁供养你?当时。我在台中认识一位甘老太太。现在她住在美国旧金山。她是最早帮助我的。她找了十五个朋友。一个人一个月供养我台币十块钱。所以每个月我有一百五十块钱的生活费用。很难得!如此维持了十几年。让我能在台中跟随李老师学教十

佛教前身故事

年。生活得到稳定。李老师的生活了不起。他一个月的生活费用在当时是台币六十块钱。一天两块钱。李老师有收入。他的收入全部拿去做好事。我向他老人家学习。我见他的样子很佩服。但是我的生活费用没有办法跟他一样。我一个月至少要九十块钱。一天要三块钱;没有三块钱。吃不饱。他吃的比我少。我吃的比他多。我们都是一天中午吃一餐。剩下一点零用钱。我还能节省一点点拿来放生与布施医药。送到医院做医药费给那些穷人。放生与布施医药属于无畏布施。果报是健康长寿。所以。我告诉大家。我一生当中不会生病。为什么?我没有医药费。我的医药费都布施了。有很多人不懂此理。怕自己老。怕自己病。先储蓄一笔钱。作为将来养老与医药费之用。他已经准备好了。当然会老。当然会生病。我没有这个钱。所以不可以老。也不能生病。心理上就不一样。我二十六岁学佛。今年七十六岁。整整五十年。讲经四十四年。我学佛第七年出家。一出家就讲经教佛学院。这是法布施。讲经需要用身体。身相为内财布施。内财布施福报超过外财布施。放生是无畏布施。释迦牟尼佛一生就是专修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天天布施。布施得不亦乐乎!他做给我们看。所以得到圆满的果报。我也老老实实的向他学习。现在这个样子。大家也都看到了。(节录自净土法门法师之讲演)十八、亲身果报我的老师把佛法介绍给我。我很听话。依教奉行。我得的这个果报。你们大家不都看到了吗?你们想想。我的福报不小!第一个福报。现在听我讲经的人。依我提倡的《大乘无量寿经》来学习的。跟着我念佛的。在全世界概略估计超过两亿人。这个影响还不断的在扩大。这是福报。这一点勉强都没有。第二个福报是财富。我们要用一点钱。实在很简单。一个人供养一块钱就有两亿。我的生活非常简单。不需要用钱。我已经差不多三十年没用过钱了。第三个福报是聪明智慧。我在讲台上讲了四十四年。这些年来。你们听我讲经。如果是常常听的。一年一年比较。你就晓得我的智慧在进步。一年一年不一样。第四个福报是健康长寿。我七十六岁了。你们看到我一生没有生过病。到澳洲第一次做体格检查时。没有毛病。第二次再检查。医生跟我说:「法师。明年你不要再来了。没有毛病!」健康长寿如何得来的?依照经典的方法去做。自自然然得到。我没有求财。也没有求聪明智慧。也没有求健康长寿。我一无所求。「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它自自然然就如是。我们能够顺天行道。顺乎天道。顺乎大自然。这是自然的果报。没有丝毫自己的意思在当中。很多人学佛学了很多年。甚至于比我学得还久。为什么他不如我?什么原因?关键就在此地。我完全随顺经典的教诫。经上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没有自己的意思。凡是得不到这样殊胜的果报。就是他有自己的意思。中国人讲他有成见。自己想怎样做。那就是违背了自然的法则。(节录自净土法门法师之讲演)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17383.html

以上是关于「法师故事」净土法门法师故事说法:积善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法师故事」净土法门法师故事说法:积善篇;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040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