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苦行林中劝谏仙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苦行林中劝谏仙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苦行林中劝谏仙人
苦行林中劝谏仙人
太子走到远远的地方。迅速的回过头来一看。见到悲啼着的车匿牵着白马向王城的路上走去。他这才毫无罣碍的进入跋伽仙人的
原来这苦行林中有很多的苦行仙人。他们见到太子一表超群的相貌。知道这定是不平凡的人物光临。他们都争相前来作礼。太子也恭敬诚恳的答谢。然后。太子就问其中的一位长老道:
『我是为求真实的觉道而来到这里。我什么都不懂。请你们告诉我。如何才能求得真实的觉悟和解脱?』
其中有一位苦行长老。听到太子的问话。他就详细的回答道:
『你说要来求什么真实的觉悟。我们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因我们所希望的只是能得生天界。要想进入天界。这一定要积聚人间难以想象的苦行。现在。我和你讲一点这苦行的种类:
『修习苦行的人。绝不住在有人烟聚落的地方。吃的东西也要与人间不同。为了维持生命。只取那清净水中的绿苔而食。或者取草根树皮花果之类的东西聊以充饥。在吃东西的时候。有的学习鸟类的生活用两足挟食物进口。有的如蟒蛇食风相同。绝对不准许用木石舂成的食物。我们把乞来的好食转施给人。自己只吃一点残余的食物维持生命。我们修苦行的道者。有的从朝至暮在头上浇灌着凉水。有的二六时中捧冰而立。有的成天的睡在火旁。让身体熏得通红。有的像鱼一样的终日游在水中生活。我们礼赞滔滔的流水。拜祷光明的日月...。修习这种种苦行。不久的未来。就能招致安乐的结果。』
聪明的太子。从苦行长老的口中。知道有这种种不同的苦行。他把这些话放在心中思惟以后。就对这一群苦行的修道者说道:
『这绝不是离苦得乐的真实觉道。即使如你们所说。修习这些苦行。也只能仅仅乎得到生天的希望。这是很可悲哀的事!为甚么呢?因为天界还是不能解脱生死轮回!像你们这样精勤的苦行。而只希望求得这么
『把现在的这个身体受苦。希望求得死后身体的快乐。这是增长五欲的因。与解脱生死痛苦一点关系也没有。其最后还是免不了以苦招苦!
『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人。他们心里虽然常常畏惧死。而希望求生。可是。结果他们还是免不了要死。同时每一个人都是厌恶痛苦。而祈求快乐。但他们最后还是沉缅于苦海之中。
『厌离这世间上的欲乐。而用种种的苦行预想将来天上的欲乐。这都是苦乐的执着。用这样的心来学道。是卑而不足
『假若说苦行是合理的。安乐行是不合理的。苦行的结果能得到生天的快乐。那么。修的苦行是法的因。而希望得到非法的乐果。这岂不是很矛盾吗?
『身体上所有的动作。都是由心意生出的力量。假若离开心意。这身体就等于枯木一样。所以无论是智是迷。都是以心意为主的。修习苦行。反而使心恼乱;希求快乐。心便会偏着于情。无论是苦是乐。这都不是成就大道的方法。
『照你们刚才讲的苦行。若以树叶花果食了就可以求得福乐。那么贫人和禽兽。他们有的也都以树叶花果为生。他们的未来。能不能得到第一等的福乐呢?再说。终日游泳在水中。这就是最妥善的
太子举出很多的例子。向这些苦行者开导苦行不是究竟的修行之道。不觉已说到黄昏日暮。太子此刻见到很多事火的苦行者。有的从火里攒来攒去。有的跪在火旁向火吹嘘。有的用酥油在火上浇洒。有的举声咒愿。太子看了这些苦行。只觉得除给身体受苦以外。绝对不能到达真理的领域。因此。他决心要告辞苦行林而去。
这时。很多的苦行者。都用诚恳的赞词来挽留太子。要求他同住在苦行林:
『你从非法的地方。很难得走来我们这满是正法的苦行林。你现在又要立刻离开。我们不希望你再回到那非法的世界里去。请你留在这苦行林中。和我们共同的修这净行!』
很多年长的苦行者都走向前来。恳请太子要留住在苦行林中。他们都知道太子是一位不平凡的人物。但并不知道这是迦毘罗卫国净饭大王的太子。说话时。他们蓬首垢面。身着草衣。积年累月的苦行。每个人都是疲乏不堪似的。他们都围绕着太子。向太子请求道:
『当我们初见到你来的时候。苦行林中顿时增加了欢喜与希望。你现在仅仅只逗留一日的时间。如果就要舍此他去。则此林将要成为最寂寞的世界。这一个苦行林。没有一个大仙人不在这里修行。这里和雪山近邻。说到增长人的苦行。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因为这是一个美好吉祥的地方。一定要住你这样祥瑞的人才好。如果你能不舍弃此林。肯让我们和你同伴修行。则我们可以把你当为最高的长老侍奉。或者我们可以把你当帝释天一样的尊敬。』
这一群苦行者。虽然向太子表白这最真诚的慰留。但太子为了要达到真实第一义的信念。他是不会就这样满足他们的要求。他向他们说:
『你们有这么真实的心。对来宾是这样厚待。我将永远难以忘记。你们文雅的言词。实在是叫人耐听;如此的好心和美意。非常叫人欢喜与感谢。不过。我为了求真实的觉道。为了断除一切诸有痛苦的根本。仍然是不能不离开你们。会合是欢乐的。别离是悲哀的。这是彼此都有相同的感觉。因为有会合的欢乐。所以就有别离的悲哀。这并不是谁的罪过。这是世间的真理!我现在要去别处。并不是不懂你们的盛情。实在因为你们所修的苦行。只是为了要得到生天的快乐。我看天上的快乐也不是究竟。不是常住。不久还要堕落到这世间上来。而我的希望。根本就是要脱离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虚妄的生活。所以。我们所求的是两个世界。我们所要修的方法也将不同。老实说。你们所修的方法。一切都是前人所尝过的糟粕。而我要重新寻找真实究竟的正法。所以我不能不告辞你们。也不能不告辞你们住的这个苦行林!』
众多的苦行者。围绕在太子的身旁。听到太子有那么高深远大的理想。心中都生起大欢喜。对太子恭敬的心更加增强。
这时。在太子身旁睡卧在尘土之中的一个鬈曲着发。披着树皮的苦行者。向太子说道:
『志愿坚固而又聪明的沙门!照你的理想看来。你一定能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你一定能出离三界。成为一个真实大道的导师。
『祭祀天上的神。积有多年的苦行。这不过是为了求天上的快乐。你说得不错。这还是有贪欲。并不能解脱。谁能向贪欲挑战。谁能求得真的解脱。谁就是决定成等正觉的大丈夫!
『这个苦行林。不是你应居住的处所。你赶快到频陀山去。那个地方有一位大圣者名阿罗蓝的修道者。你如果去的话。必定能听到真实的大道。但是我看你的志向。或者那里也不能令你满足。那时。你可以舍弃他去另求大道!』
太子听了这位苦行者的话。心中既感激又欢喜。他在苦行林住了一宿。第二天就和那些苦行者一一辞行。太子就在这些苦行者叹息声中告别苦行林。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0/100060.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苦行林中劝谏仙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苦行林中劝谏仙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5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