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讲故事(9)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1-01 01:0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讲故事(9)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讲故事(9)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印光大师讲故事(9)

教育子女

某皈依弟子经常到寺院。请经书回去送人结缘。这一天他又来了。印光大师叫住他:“你有这份心很好。请佛书送人的确是件好事。但有一件事。比请书送人更为要紧。”弟子不解地看着大师。还能有什么呀?大师语重心长地说:“你要教育好你的儿女!儿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请书送人还要殊胜。现在世道不好。人心险恶。都是大家没有教好子女。你可不要忙来忙去。惟独疏忽了教育子女!许多人生不出孩子求菩萨。一旦喜得贵子。只顾百般宠爱。把孩子养成一个废物。溺爱子女。害处超过杀子女。杀了不过一死而已。没有家教的孩子。造作恶业。最终

佛教善报故事

堕三恶道。这种痛苦比起一死。可要严重千万倍。”

然而不少人认为。自己爱孩子出于天性。大师就说:“既然世人爱子女的爱病。根本断不了。干脆就以此爱作为原动力。要使子女在世做个正人君子。身后往生净土。这爱就是以世间凡情。成就出世间圣果。”

大师还说:“学佛之人。必须尽好自己的本分。其中又以父母的职责最为难尽。很多人溺爱孩子而不注重教育。儿童从小就要告诉他因果报应以及做人的道理。养成好习惯。不然。很容易养成坏品质。轻则忤逆不孝。重则

佛教故事的涅盘图

杀父杀母。这些从根本上说。是父母对孩子从小管教不严。世间最大的功德。莫过于善教儿女;世间最大的罪过。莫过于不教儿女。人人善教儿女。天下自然太平;人人不教儿女。天下必定大乱。所谓天下不治。匹夫有责。”

克己奉公

捐建无锡三圣阁的丁仲祐老居士最初与印光大师仅限于书信往来。大师发心印《安士全书》。想到

佛教电影故事视频片头

丁居士从事出版。特地找他来商谈出版事宜。

佛教故事德性故事

丁居士估算后告诉大师。印一本需要一块银元。大师想了下说:“那就先印五千部。”丁居士听后楞住了。眼前的大师衣着寒酸。不象有多少积蓄。盘算一番后。丁居士自作主张。要印刷厂先印一千本。他想即使大师付不出这笔钱。这一千元自己也还承受得起。然而过了没几天。大师又捎信来要求加印五千本。丁居士又擅自转告印刷厂。加印一千本。

这样反复加印。不到一个月。大师要求印的数量。已达到三五万本。丁居士觉得奇怪。到太平寺拜访大师。谈话间有军中要员前来拜见大师。志诚顶礼。大师告诉说。《安士全书》对于世道人心大有裨益。若肯随喜助印。功德无量。来人连连点头。当场从怀中掏出支票簿。填写一千元金额交给大师。丁居士这才知道大师的感召力有多大。才明白印三五万本书的确可能。并无半点夸张。

大师募缘虽然容易。自己却一分钱也不用。更不敢作欺因瞒果的事。布施的款项一旦指定用途。决不作任何变更。

《安士全书》印刷告一段落。大师要回普陀。向丁居士辞行。同时向他借二块银元作盘缠。丁居士表示:“弟子愿供养师父五元。不用归还。”大师执意不允:“二元足够了!”同时承诺

佛教简短禅意小故事

:“我回到寺院后二三天内一定想办法把钱寄还给你。”丁居士说不过大师。只得敷衍答应。

临行那天。丁居士忽然有事要同大师商议。赶到大师乘坐的轮船上。各个舱位都找遍了。就是不见师父的踪影。最后在轮船的炉子间附近发现大师。那里狭窄简陋。空气干燥炎热。丁居士十分不解:“师父。这地方太委屈您了。您的路费不够吗?为何要选这样的位置?”大师淡淡一笑:“谁都觉得这儿苦。可它价格便宜。我呆在这里舒服得很哪。”大师回去后三五天。果然寄钱还给了丁居士。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2/215409.html

以上是关于「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讲故事(9)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讲故事(9);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302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