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讲故事(13)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1-01 00:5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讲故事(13)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讲故事(13)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印光大师讲故事(13)

杀鸡记录

《蕅益大师见闻录》记载:湖北有个读书人。心地正直。刚好阴曹地府第七殿缺人。阎王就请他暂时代缺。每隔几天。他就必须去阴间处理事情。他的工作只是检查登记簿。并不需要判案。

有一天。他看到簿子上登记了他太太的一条罪状:偷邻居一只鸡。连鸡毛一共重一斤十二两。于是他把这页折起来作记号。回到阳间后。他火冒三丈地质问妻子:“你怎么可以背着我偷邻居的鸡?还杀鸡。”妻子连连摆手:“我没有我没有。”见妻子不承认。他更生气:“你还想抵赖?阴间簿上已经有记载了。你盗杀邻鸡。连毛一斤十二两。”妻子这才坦白:“那天我在院子里晒东西。邻居家的鸡跑来抢着吃。我就捡起石头砸死了它。因为怕邻居骂。只好把鸡藏起来。还没动过呢。”夫妻俩就把死鸡拿出来秤。不多不少。刚好一斤十二两。他们十分惊异。簿子上登记的实在太准。于是他们就折合市价。连同死鸡。拿去赔偿邻居。请求他们的原谅。

不久之后。读书人又到阴间上班。拿出登记簿来看。折角的痕迹还在。而太太的罪状已经消失了。

三生石

「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讲故事(13)
「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讲故事(13)

(笔者现场所摄三生石照片)

唐朝李源。因安禄山起兵造反。父亲驻守东都洛阳不力。被朝廷降罪问斩。李源年轻时代生活奢侈。擅长歌咏。父亲的死。令李源无比悲愤。他发誓今生不当官、不娶妻、不吃肉。将自家屋宅改作慧林寺。请高僧圆泽禅师出任住持。李源自己也住在慧林寺修行。这一住就是五十年。直到终老。圆泽禅师和李源志同道合。感情深厚。成为生死莫逆的师徒和知己。

有一年。李源打算朝礼峨眉。邀请圆泽师同行。圆泽师建议从陕西走。李源不愿经过京城。坚持从荆州走水路。两人意见不同。各有原因。李源猜不透圆泽师的心思。圆泽禅师却明白李源的想法。知道他不愿路过长安。免得别人猜忌他想找机会做官。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圆泽师答应李源从荆州走。临行前。圆泽师知道自己此行将一去不返。提笔交代好后事。将纸条夹在经书中。告诉侍者。等李源回来时再给他看。

两人乘船西行。到了荆州上游。快要驶进三峡。河道变得迂回险要。船家趁天还没黑。赶紧抛锚靠岸。这时走来一位妇女。挺着大肚子到江边打水。圆泽师一见她。突然转过头去偷偷抹眼泪。李源看在眼里。心中纳闷:“孕妇与你何干。你哭什么?”圆泽师长叹一声:“你有所不知。她怀孕已经三年。就等着我去给她当儿子。我一直躲着她。可还是躲不过。我只好去给她当儿子了!”李源一听。如五雷轰顶。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拼命地摇头:“不会的。不会的!我们不是说好。要一起朝礼峨眉的。你怎么能丢下我一个人不管?”圆泽师也不禁热泪盈眶。这些年的情义。转眼将成隔世:“李公。对不住啊。请你把我埋葬在山谷。我出生三天浴儿时。别忘了来看我。我见了你。对你笑一笑。让你确定就是我。”说完。准备入灭。李源慌了手脚。死死抓住圆泽师。生怕他离去:“别走!你不能就这么走了啊!”李源不停地哀求。圆泽师始终一言不发。李源拼命摇晃着他。喊着:“师父!泽公!你倒是说话啊!说你不走了。不走了行吗?我们马上回去。别去给人家当儿子了!”圆泽师低下头。落下一颗泪水:“既然当面相逢。怎么还能继续逃避?该了的缘还是得了啊。”李源再也控制不住。哭得像个泪人。圆泽师勉强露出笑容安慰他:“别难过。我们还有见面的机会。再过十二年。记得到杭州的下天竺寺门外。我们在那里相会!”李源还没弄明白。圆泽师又叮嘱他:“十二年后的中秋夜。你可千万不要忘了啊。我去了。”说完。闭目坐化。李源嚎啕大哭。顿足捶胸。悔恨自己执意走荆州。痛失良师益友。

安葬完师父。三天后。李源去那户人家探视。一见面。孩子就冲着他笑。望着故人熟悉而陌生的笑脸。李源心酸不已。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眼泪如断线的珍珠。一颗颗落在孩子绽放笑容的脸上。这正是:

笑和泪一起相融。生与死一线相连。

分不清是悲是喜。曾相识从此天涯。

李源心中默默呼唤:“泽公!泽公!别来无恙。”这场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李源悲痛欲绝。他再没有心思去四川。独自一人返回洛阳。重到慧林寺。一切依旧。只是再没有禅师的身影。物是人非。李源恍恍惚惚。侍者将圆泽师留下的那封信交给他。李源才晓得圆泽禅师在出发前。已经安排好后事。更加确定他不是凡夫。自己也对十二年后的约定充满信心和期待。只是猜不透为什么要不远千里。相约杭州。但他相信。这也是因缘。

光阴似箭。约定的这一年终于来到了。临近中秋。李源激动不已。早早赶赴杭州。寻找故人前生约定的地方。打听到天竺寺就在灵隐寺附近。中秋节那天。李源来到灵隐古刹礼佛。心中默默祈祷佛菩萨保佑。自己能与泽公顺利见面。出了灵隐。他沿着飞来峰走出去。向人询问三天竺寺。有人告诉他。对面的那条小路走进去就是了。李源顺着所指的方向走。竹径通幽。走在其中。感觉说不出的温和与轻灵。

李源的心渐渐安慰。他放眼望去。山色如列画屏。曲涧淙淙。山岚云影时而飘忽。宛如来到人间仙境。天色渐暗。皓月当空。不时可见山脚下。人们团圆喜庆。赏月吟诗。把酒言欢。想起当年与圆泽师一起度过的日子。李源顿时倍感凄凉。踏着落叶。不觉就来到葛洪井畔。李源低头望见水中月光闪烁。跳跃不定。就像孩子顽皮的脸庞。水月变幻下。隐约可见自己沧桑的面容。不禁悲从中来:“泽公真的能来吗?他还认得我吗?”李源左顾右盼。心里七上八下。突然。远处依稀传来歌声。声音渐渐清晰。猛然看见一个放牛娃骑在牛背上。扬鞭敲着牛角唱道: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易性常存。”

(我从前世来到今生。还记得我们曾经一起赏月吟风的日子。往事已矣;真是惭愧。让你跑这么远赶来相见。我们虽在轮回无常之中。但自性清净无染。)

“此身虽易性常存。能说出这话。莫非他是…”李源思量着歌词。惊喜万分地瞪大双眼盯着放牛娃。放牛娃见他这副模样。咯咯笑了。李源连忙跑上前去相认:“泽公?你。是泽公吗?”放牛娃点点头说:“李公真守信用啊。”“真是泽公啊!”李源激动地伸出双手。一把抓住放牛娃:“十二年了!我等这一天等得好苦啊!泽公你还好吗?”牧童微笑着回答:“好呀。”说着。跳下牛背。李源依然紧紧握着孩子的小手不放。老泪纵横。这双手。曾经温暖宽厚。如今却幼小嫩滑;他们的手。曾经阴阳相隔。如今终于又握在一起!前世的高僧。眼前的孩童;曾经的挚友。天真的面容。穿越前世。来到今生;是梦是幻。如泣如诉。这些年来的期盼与思念。李源肝肠寸断。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多么希望眼前的重逢。再没有分手的时刻!

放牛娃摇了摇两人紧握的手说:“别傻站着。你听。脚下溪水奔腾。不正是在歌唱我们

佛教白子黑子的故事

重逢的喜悦吗?”“嗳!”李源连连点头。于是两人沿着溪涧往前走。月光映照下。一高一矮两个身影亲密无间。很快见到一座小桥。放牛娃拉着李源。从桥上走了过去。地势变得开阔。青山下是一片茶林。空气格外清香。“看!那就是莲花峰!”放牛娃指着前方的山头说。走到近前。蓦然看见上山的路口矗立着三块巨石。月色下依稀可见石头嵌空玲珑。莹润灵异。

“我们就在这里坐一会吧。”说着。放牛娃爬上第三块石头。脸朝外坐下;李源靠着第二块石头根坐下。两人面对面。距离十分近。原来这两块巨石的根部是相连的。放牛娃手里摇晃着树枝。嘴里喃喃地说着:“三生石。三生石。”“三生石?什么三生石?”李源东张西望。突然眼前的牧童变现成老禅师的模样!李源吃惊地揉了揉眼睛。再一看。还是那个稚嫩的身影。李源心中满怀憧憬。对放牛娃说:“泽公哪!你长大了。再来慧林寺出家。我就还能天天见到您!”牧童楞了一下。没有说话。李源赶紧又说:“也不一定来我那边。你喜欢哪里就到哪。比如这儿也好啊。我反正跟着您!”牧童叹了口气说:“李公!你我情深。世缘未尽。不如暂时不要再接近。”李源一听急坏了:“为什么?!我们好不容易才见面。难道又要分手?你知道这些年。我是怎么盼望重逢的吗?”“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生死轮回。总是要分别的!”李源的心。像被重重扎了一针。痛得晃了晃身子。幸亏靠住了背后的石头。他泣不成声地说:“难道这些年来。你从来都不怀念我们的过去吗!泽公啊。我们的这段缘。就是说给石头听。石头也该掉泪哪!”

牧童沉默了。轻轻抚摩着两片石头相连的部分。忽然开口说道:“这就是三生石。我坐靠的。是前世。我从前世来与你赴约;李公你所靠着的。正是今生。你还是李源。”“那还有来生。我们的来生哪?”放牛娃指指最外边的石头:“喏。就是那。”李源赶忙掉转身去看那块石头。却发现它与这两块是分开的。并没有连在一起!这就是说。来生我们不会再见了?李源心里一片空白。不知该站往哪片石头。秋风吹起。枝影摇曳。只有树叶的沙沙声。他们的心。彼此相通;他们的情义。生死相连。好像该把这段千古奇缘刻在石头上。

佛教故事大全猴子感恩戴德

李源依然不死心。抱着最后一线希望问:“泽公。我们还有来生的相聚吗?你倒是想想办法呀!”牧童只是睁大眼睛望着他。没有回答。李源急得手足无措。声音沙哑:“泽公。难道你就没有话要留给我吗?”牧童的声音突然变得悠远浑厚:“李公。你我同在无常的生死中。必定受各自业力的牵引。身不由己地轮回。所以分别是必定的。只有精勤修行。了生脱死。才能有真正重逢的机会!”说着。他猛地抽出被李源握住的手。用力拍了拍石头。停在那儿。再没有一句话。

李源不得不接受永别。自己毕竟学佛几十年。理智一点也该明白泽公的意图。他微微点头说:“泽公。我懂了。”牧童苍白的脸上泛出一缕若有若无的微笑。他站起身来慢慢往外走着。李源跳了起来。尾随着走下石头:“泽公留步!”“还有事吗?”李源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个。啊……既然你我不远千里来到杭州。何不畅游西子?再走也不迟啊!”牧童边摇头边往前走。声音低微地说:“不看了。该回去了。”“不!!”李源沙哑地喊着。牧童骑上牛背。回眸看了李源一眼。轻轻挥手与他诀别:“李公。你我就此别过。从此天涯。珍重!”说完。头也不回就走了。只留下一串歌声: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江山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前世来生。生死茫茫。若要诉说因缘。只怕肝肠寸断;我已走遍吴越山川。还是掉转船头回到瞿塘峡。)

李源快疯了。想追却怎么也迈不动脚步。只好拼命地喊:“泽公。珍重啊!”歌声渐远。牧童终于消失在无边的夜色中。目送故人远去。却再也没有重逢的日子。李源伸得长长的双手停在了半空。泪水如决堤的洪水。不尽地流淌。李源再也支撑不住。转身扑向最外面的那片石头。抱着不停地拍打抚摩。哭得撕心裂肺。这难道就是来生!永远不再相见?空旷的山谷。夜色苍茫。四周仿佛仍然回荡着牧童的歌声。

李源跌跌撞撞地再度爬上两人方才坐过的石头。寻找故人最后的踪迹。月光如水。照在石头上。如今只有自己孤单的身影。冰冷的石头似乎还留有牧童的体温。只有石头。才可以证明泽公真的来过。又离开了。石头垂下藤蔓。落在李源头上。原来它也是那么依依不舍!身旁小树随风轻摇。枝叶不停地摩挲着李源的衣服。好像放牛娃的小手在安慰他

佛教故事砍树磨石

。叫他别哭了。

骑在牛背上的牧童。此刻突然掉下一颗晶莹的泪珠。吧嗒。落在腮旁。他猛然回首。却见一轮明月当空。牧童

佛教劝人行善故事

不再回头。任风把泪吹干

佛教本生故事的定义

。耳畔响起诗僧皎然的诗:

我欲长生梦。无心解伤别。

千里万里心。只似眼前月。

莲花峰下。石头静静地安立。血肉之躯化作尘土。石头依然。望见来生。永远。有多远?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2/215485.html

以上是关于「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讲故事(13)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讲故事(13);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301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