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与科学之印证及启示——见护法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法与科学之印证及启示——见护法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法与科学之印证及启示——见护法师
(资料图片)
一、前言
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无疑的具有至为丰富深邃的哲理内涵。然而对正信佛教徒而言,佛法不仅是一种人生哲学、道德规范或虔诚的信仰。佛法是释迦牟尼佛在亲自体验了人生究极真相之后,对人生、人心及世界真理的如实阐述,以及对如何修持成佛(离苦得乐、觉悟真理、慈悲度世)的教导。佛法应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净化人心,达到自在解脱的道路。
科学之发展亦是致力于世间现象的了解及人类生活的改善,在近三百年中有惊人的成果。依科学定律所开展的各项科技工程,已永远的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型态。然而,此种种科技发展,是否真正带给人类利益,抑或灾难?中台禅寺开山方丈上惟下觉大和尚尝言学佛者应当“安住大乘心,善开方便门”,并提出“佛法五化”之方针:佛法学术化、佛法教育化、佛法艺术化、佛法科学化、佛法生活化,俾使佛法之智慧能在现代生活中有更积极的影响。故笔者藉此因缘,略为探讨佛法与科学之关系及未来发展。科学与佛法在目标上可说有不谋而合之处(了解真相,改善人生)。然而此二者,一是讲究物理实证形而下之学问,一是心灵体验形而上之宗教,其内涵是否有所交集?二者皆以了解真相为目标,而其内涵能彼此呼应否?下文将对此作一初步之探讨,并由不同学术领域中选取十余重要的发现或研究成果,重点式的提示其与佛法之关系(第一节),佛法如何能对学术研究之难题提供启示(第三节),以及主张吾人若能由佛法的理念引导学术的发展,则是真正能利益社会大众(第四节)。
二、科学印证佛法之实例
二十世纪理论科学的长足发展(尤其是物理学),假以实验的证明,对世界的认知得到许多出人意表的结论。
1、物质的结构——色不异空。所有物质皆由不同的原子组合而成,而不同的原子只是不同数量之质子、中子与电子的组合。原子所占之空间,百分之九十九皆是空,人所以见
能量的特性可帮助我们少分理解空性,但不能说空性就是能量(能量属于空,但空不等于能量)。般若经中,受想行识,皆不异空,皆即是空,则非物理学所能知。空性乃是佛法中至深奥之理,非世间一切哲学所知。虽然如此,若能透过科学更进一步了解色相本妄,则对世间假相之认知、破除物质之执著,不无助益。
2、场论——色即是空。现代物理学对物质本体之研究,发现“粒子”的观念,有所偏差,而代之以“场论”(field theory)。以电子为例,一个电子并非存在于空间中某一位置的一个“粒子”或个体,而是一个抽象的“场”,此场没有界限,无量无边,而在某一特定因缘之下,其能量集中在某一点,故可侦测,但不可说此电子在此或在彼。场论更打破了“物质存在于空间中”的观念,代之以“物质即是场,场即是所谓的空间”,故“物质”(色)真正“即是空”,能即是所,无二无别。(按:如前项所注,此“空”仅佛法“空性”之少分显现。)
在场论的观点中,并无独立存在的个体,“物质”唯有在与其它“物质”(场)互相作用之中才可描述(“缘起性空”)。并且,“场”即是无有边界,其粒子的表现只是“局部的能量集中显现”,是则粒子之运动,实无来去;反观佛法中对实相之描述,常言“动静不二”、“无所从来,无所从去”,又如《信心铭》云“无在不在、十方目前”,实令人惊异赞叹。
3、时间与空间。在传统牛顿的古典物理学中,认为“时间”与“空间”是绝对的,独立存在的客观事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世人对时空的了解。时间与空间是相对,而非绝对,是相依相恃,而非独自存在,故爱因斯坦称之为“Space-TimeContinuum”(时空连续体)。佛经中对时空的认知,更接近于科学的新知。如《法华经》中,变一时为多劫,变多劫为一时;《华严经》言空间互摄互入,如大梵天网。龙树之《中论》讲“因物故有时,无物何有时?”确立时、空互依互存的观念(有空间中的事物的变化,方能有时间的成立,否则无时间可言),此则是对时空极深的洞见。在属于唯识学的《百法明门论》中,“时”、“空”(空间称为“方”)归类于“心不相应行法”,所谓“心不相应行法”,基本上即是由心而生,观察世间而立的种种观念(concepts)或对差别现象的描述,并无独立存在的实体与自性,属于“有为法”的范围。换言之,时、空乃人所设立之概念,吾人对时空的感受,因心因境而有所不同;并无独立客观存在之时空,是佛法所早已肯定之事实。
4、能与所。量子力学打破了传统古典物理学“绝对客观观察”的迷思。量子物理学之基石,海森堡之“测不准原理”(Heisenberg'sUncertaintyPrinciple),发现在微小的量子世界里,观察者(实验者,佛法称为“能”)与被观察者(佛法称为“所”),无法划清界限;实验者也在自己实验中,不可脱拔。如此,科学家引以为傲的“客观观察”实际上不存在,观察测量的行为本身就影响观察结果,故真相是“测不准”。这是万法一致的根本结果,于此,科学家实无计可施。
佛法中早已提出在“能”“所”相对之情形下,不可能了达实相。事实上,此一发现正证明了“能”“所”相待(一般人的世界),其实是假相,故佛经中处处言“无彼无此”、“无自无他”、“非一非异”。唯有在“能所一如”的体验中,方能证得实相,而此一境界则唯证乃知,非科学所能了知。
5、神通之可能性。佛经中有“天眼通”、“天耳通”等超自然能力之描述,并言可由禅定证得,似是匪夷所思。科学证明,种种可见光(visiblelight),与肉眼所不可见光,如红外线、紫外线、X-光、无线电波,其本质非二,皆是不同频率之电磁波(electromagneticwaves)。而可见光,亦即人类肉眼所见之世界,只是所有光谱中之极小部分。若动物的肉眼构造不同,或藉由禅定提高对电磁波或音波接收之敏锐度,天眼、天耳亦非不可能(科学仪器即是如此)。这虽不能证明“天眼通”、“天耳通”的存在,但在理论上并非不可能。今日之电话、电视、望远镜等,事实上即是科技界之“天耳”、“天眼”。
6、逻辑、电脑与我执。一九三○年代,数学家、科学家雄心勃勃,企图将世界一切现象量化、逻辑化、定律化(axiomize)。当代最著名之逻辑学家哥德尔(Godel)却以“不完整定理”(IncompletenessTheorem)证明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一切逻辑系统,不论多么复杂,都不可能导出所有定理,其本身必是“不完整”。此亦证明佛家所言,思惟辩证、言语文字,均无法描述实相。故禅宗主张“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方能臻于实相。
与此相关者,在电脑理论中,有所谓的HaltingProblem(电脑无尽运算问题)或UndecidabilityProblem,任何复杂的电脑程式,皆有其致命伤,某一特定input能让此程式无止尽的运算下去,无法得到“是”或“不是”的答案(俗称“当机”!)此实质上与“不完整定律”是同一个问题。电脑即是一逻辑系统,故其设计软体再完整精密,亦无法完全预防程式错误及电脑病毒之入侵。
尤为有趣者,在佛法中,“我执”即是一切迷惑之根本。而哥德尔所谓“复杂逻辑系统”与过于简单之系统,其关键即在于此复杂系统能“refer to itself”(其系统有“自我”之观念),若然,则此系统中必然存在不可解决之矛盾。哥氏即是发现此理,运用极巧妙之手法利用系统中“自我”之观念而证明其系统之不完整性。
在《大智度论》中,有一外道长爪梵志挑战佛陀,言:“我一切法不受”(我拒绝承认一切观念、理论。)佛问:“汝一切法不受,是见受否?”(那么,你自己这个观念,接不接受?若接受,若不接受,皆是自我矛盾)。此即是不完整定理及HaltingProblem之核心症结。当此系统能self-reference(有“自我”之观念)时,便会有不可挽救之矛盾存在。故佛法必得破除观念认知中之“我”(我执)方得证入实相。龙树菩萨在其“中观论颂”中,便是以种种论辩,导出众生由我执、法执所产生之种种观念,悉皆是自我矛盾,故不得成立。若吾人能冷静的、细密的思考,终当亦能了解“自我”之假相,进而得到解脱。
7、潜意识与名字相。高运算功能之电脑促成了新兴的大量依赖电算模拟(computer simulation)的科学研究领域,如类神经网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碎形(fractals)、混沌理论(chaos theory)、非线性动力系统(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等研究,皆有异曲同工之妙,亦与佛法多有互通之处。在类神经电脑网路中,所有的计算结果由许多简单的运算元素(“神经元”)共同完成,每一神经元皆有影响,而无一可称为核心或主导者。若问此运算了知之CPU(心)在哪,实不在此,不在彼,亦非不在此,非不在彼,不即不离,乃众多因缘和合而成就。其神经元即是运算之因源,亦是其过程,亦是其结果,因即是果。
综观“类神经电脑”之运算过程,在其未得出明确结果之前,相似于人之潜意识;得出明确结果之后,似于明确意识观念之形成。而实际上所谓明确结果,与前(未明确结果)无别,只是主观观察者付予之名相。此即是《大乘起信论》所称“执取相”、“计名字相”;依此而作判断,即是“起业相”;而其果报,即是“业系苦相”。
8、蝴蝶效应、互摄互入、缘起甚深。上述领域皆属于“非线性”“复杂”运算,而研究发现所谓“蝴蝶效应”之特别现象(一只蝴蝶扇动双翼可能引起远方暴风雨之形成,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之理论可能性)。佛经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于一念中,能造无量罪;于一念中,能灭无量罪。此即是自然界中非线性业力作用使然。
Fractals, Chaos之研究,对自然界之了解及工商业界之应用,皆有其可观的发展性。碎形打破了整数一维、二维、三维世界(integral dimension)之观念限制,以碎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运算之结果,以极简单的机制,得到与大自然界极为相似的图形。又碎形与混沌理论中极重要的“奇异吸子”(strange attractor),其结构乱中有序,于任一小点中,若深入下去,能显出整体的结构,重重无尽。此与佛经“一粟米中藏世界”,及世界如梵天网重重无尽、互摄互入之描述有异曲同工之妙。
Neural networks, fractals, chaos theory皆属于非线性
以上略举数例,虽然零星散于各领域,仍可见二十世纪许多最先进之发现,也是令人惊讶之发现,在佛法中早已了知。仔细思考之,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任何一宗教或哲学理论,恐皆难以找出如佛法中这么多与现代学术相应之处。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fjlw/201110/t20111024_185384.htm
以上是关于佛法与科学之印证及启示——见护法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法与科学之印证及启示——见护法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9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