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佛教传播离不开语言 佛典翻译人才是弘法的重要力量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0-24 20:0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佛教传播离不开语言 佛典翻译人才是弘法的重要力量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传播离不开语言 佛典翻译人才是弘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传播离不开语言 佛典翻译人才是弘法的重要力量

原标题:佛典翻译人才:弘扬佛教文化的重要力量

在当代,中国佛教界愈发意识到,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佛教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关键在于培养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僧才。北京龙泉寺住持、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十分强调翻译对于中国佛教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地位,他曾讲到:“准确、系统、完整地翻译汉语系佛教经典,可以极大地促进中国佛教在世界上的传播,带动国际上研究中国佛教的热潮,可以说是中国佛教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

宗教文化的传播离不开语言。在佛陀的时代,为了帮助每一个有缘的众生走向解脱, 佛陀曾亲自示范, 以不同的语言宣讲佛法。在南传巴利文《小品》中,佛陀曾言:“我允许你们, 比丘啊!用自己的语言来学习佛所说的话。”在印度阿育王时代,佛教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文字向世界各国弘传,迎来了一次佛教国际化大发展的浪潮。可以说,佛教的传播史就是一部佛教经典的传译史。

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佛教在中国文化中深深扎根、广为流布,并且形成了中国佛教自成体系的华严、天台、净土和禅宗等中国佛教流派,这一切都与精通外语的佛门高僧呕心沥血译出的高水平汉译佛典密不可分。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其经文都是西域文字、波斯文字和印度文字。最先为犍陀罗文、焉耆文、龟兹文,后来则是巴利文、梵文,能够读懂原文的人极少。因此,

佛教中国化基础知识

佛教译经家自然就成了佛教传播的主要承担者。数次大规模的佛典迻译对于佛教逐步融入中国文化功不可没。

佛教经过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后,在唐中叶走向全盛,成为中国文化三大组成要素之一,深刻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

佛教出家人能成为善知识吗

神气质。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前提正是一大批杰出佛教译经家的涌现,安世高、支谦、竺法护、道安、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义净等法师皆是其中的佼佼者。

佛教传入中国后,随着自身不断地发展壮大,也越来越对周边的国家民族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外僧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佛教逐渐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并成功地在这些国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至今依然兴盛不衰,为世界佛教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作出极大贡献。鉴真为了将清净戒法弘传于东瀛,不畏艰难,六次东渡,虽双目失明,仍矢志不渝,因此一直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衷心爱戴,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与玄奘大师交相辉映的杰出代表。

与中国佛教文化史上这些辉煌的时期相比,今天的中国佛教可谓任重而道远。在西方国家,巴利文藏经几乎全部被翻译为英文,但汉传大藏经则只有少部分被介绍到西方,而且其翻译水准不高。究其原因,不是汉传经典不受西方学者的重视,而是中国佛教自身还缺乏大量高水平的译经僧才,从而无法充满活力和创造性地将中国佛教的特质与精髓有效而畅通地向西方传达,与世界沟通。虽然改革开放后,中国佛教教育体系得到恢复,但由于地域、师资、教学条件等各种原因,佛学

佛教知识问答音频

院外语教育远远落后于普通国民教育。很多法师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能组织起精通佛法和外语的僧才,把汉传佛经更多地翻译成外文,让中国佛教走向世界,造福世界。

当今信息化的时空因缘为中国佛教的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佛教界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探索外语僧才培养的新模式。如通过各种论坛、交流会、培训班、合作项目、出国深造等形式,培养出了一批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僧才。但是这与走向世界的要求相比还远远不够。中国佛教一定要发挥自身的优势, 广大佛弟子要在努力闻思修、戒定慧的基础

佛教最基本的知识

上,发起殊胜的宏愿,为佛教的弘扬与优秀文化的传播贡献最大的力量。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bty1/gdnr/201511/t20151124_237220.htm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传播离不开语言 佛典翻译人才是弘法的重要力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传播离不开语言 佛典翻译人才是弘法的重要力量;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883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