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教的理念 感应的真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的理念 感应的真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的理念 感应的真义
很多接触宗教的人,都希望他所信仰的宗教,能给予他感应。比方
第一、从正见中认识感应
要感应,
第二、从礼敬中得到感应
信仰不是以物易物,不是用一串香蕉、二颗水果、三炷香拜拜,交换利益条件,就能获得感应。感应也不光只是祈求,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必须虔诚礼敬、挚诚顶礼,真心从内心发心、发愿,才能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
第三、从供养中体会感应
供养是一种善美的心意,它不只是物质的奉献给予,更重要的是吾人身口意的供养。你身做好事,为人劳动、服务;口说好话,给人信心、希望;心香一瓣,祝福别人平安健康,只要诚心正意,这些美好的供养,自然会有感应,回报到你自己身上来。
第四、从慈悲中接触感应
所谓:“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你种了慈悲的因,当然得到慈悲的果。慈悲就是佛教讲的“无我”,因为无我,所以愿意助人、奉献,感到“我对你好就是对我好”,“我帮助你就是帮助我”,彼此融为一体,这怎能不产生爱心呢?有爱心、慈悲,就会有和平。这就是从慈悲中接触感应。
感应是天地万物、宇宙众生间的一种互动、呼应。人间到处都有感应,例如:喝水可以止渴,吃饭可以饱腹,按下开关,电就来了…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感应。只要能够肯定自己是佛,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做,怎么不会得到佛陀的感应呢?但是,在学佛历程上,如果凡事都要等佛祖来给我们感应,那也实在太辛苦了!
因此,吾人应该从以上四点来看感应的真义,以平常心视之,不强求或耽着留恋,才是正信之人。(图:人间社周云)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wywz/wywznr/201612/t20161221_243143.htm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的理念 感应的真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的理念 感应的真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8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