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刍议当代佛教的健康发展——李伟 王丽娜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刍议当代佛教的健康发展——李伟 王丽娜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刍议当代佛教的健康发展——李伟 王丽娜
改革开放以来,佛教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全国各地寺庙陆续恢复重建,人才不断涌现,不少寺庙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同时,佛教也面临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出现了一些不利于自身健康发展的问题,亟须引起高度重视。佛教界应继续高举以戒为师的大旗,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自身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1993年,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提出“要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即:第一信仰建设,第二道风建设,第三人才建设,第四教制建设,第五组织建设”。这五个方面对于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是不可移易的大政方针。
(一)深化信仰建设。端正道风、纯洁信仰是加强佛教界信仰建设,维持佛教界自身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提高僧才水平。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表明:谁拥有人才,谁就会占据发展制高点,就拥有主动权,发展就更有后劲,事业就更能持续。赵朴老曾说,佛教事业的发展“第一是人才,第二是人才,第三还是人才”。今日佛教发展之现状,加强僧才教育培养、提升佛教徒水平仍是当务之急和必然选择。佛学被视为“内学”,是智慧之学,具有解行并重的优良传统。佛教界应明确僧才教育培养的目标和重点,即由以学知识、长技能为主向以开智慧、重领悟为主转变,破除僧才教育培养的功利化、工具化倾向。围绕教育培养目标和重点,大力推进僧才教育培养管理体制、制度和机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转变培训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加强规范化建设。加强佛教规范化建设是佛教健康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佛教规范化建设应借鉴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在国家和总体层面,要统一律令条规和制度规章。如为保证出家人和队伍纯洁,应积极贯彻落实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办法,更加注重对道德品质的深入细致考察。再如,为确保僧才教育培训取得实效,在教育培训教材、教学讲授内容和师资人员选聘等方面确立一个统一标准,推动各项工作规范开展。
除上述内容外,佛教界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一些规律性问题,体现时代性特点,富于创造性,重视文化性,倡导当代佛教建设的实用性。
(一)把握规律性。即按照因缘生灭法则开展各项具体工作,努力做到六点:顺势而为,不逆势而动;顺应民意社情,不冒天下之大不韪;坚守中正之道,不走歪门邪道,不搞旁门左道;防微杜渐,常怀忧患,戒骄戒躁;不动摇不折腾,不冒进不保守;淡泊清净,慈悲俭让。
(二)体现时代性。即佛教建设一定要符合
(三)富于创造性。即佛教建设主要依靠勇于创造和积极创新,这是佛教持续健康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以佛教核心精神、原著经典及佛教发展历史为基础、前提、根本出发点,善于营造创新氛围和环境,提供创新条件和平台,支持各地佛教界开展学术、艺术和弘法利生方面的探索。
(四)重视文化性。要加强佛教的文化建设,注重挖掘佛教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要在重视实修实证的同时,将个人内心体验和参悟所得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形成系统专业的书面报告或专
(五)倡导实用性。即佛教健康发展的落脚点还在于落实到广大信众和僧众的日常生活起居和修学参悟上,对他们真有帮助,确有启迪,能与《无量寿经》所说“惠以真实之利”和《法华经》所说“开权显实”相互印证,所谓转识成智,提升人生智慧,祛除烦恼痛苦,和谐自他和人我关系。只有实用、贴近民众,佛教的根基才会更牢,才能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fjlw/201301/t20130117_203790.htm
以上是关于佛教-刍议当代佛教的健康发展——李伟 王丽娜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刍议当代佛教的健康发展——李伟 王丽娜;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8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