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教信仰的意义——周贵华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信仰的意义——周贵华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信仰的意义——周贵华
周贵华研究员(图片来源:资料图)
佛教信仰作为佛教的基本因素之一,不仅反映在佛教立教的意趣方面,而且也反映在佛教修学者的修行实践方面。作为凡夫的初发心者,佛教信仰的建立是他们成为佛教徒的标志,也是他们走向修行之路的起点。
在不同阶段,对信仰的显示方式是不一样的,即对归依与信二者偏重各有不同,其中归依以归敬为所依,偏重情感方面,而信以忍可即胜解为所依.更偏重於智性方面。在众生的修行过程中,初期以归依方面为显相,在较后期则以信方面为显相。在偏显的情况下,它们一个是摄有另一个的。具体而言,当显示归依时,内在是摄信的,同样,显示信时,必然摄有归依在内。
由此可知,最初进入佛门就以归依为先。行归依,也就是三皈依。三归依实际上就是信仰的确立,既表明了对佛陀的归敬,又表明了对佛陀的净信,以佛陀为指导众生、覆护众生灭除生死流转之苦与恐怖的根本依怙者与根本导师。这种融摄了信的皈依,也是新的生命意义的确立,意味着皈依者的生命走向从此发生了转折,开始学习以新的方式看待生命和万物。此时,皈依者应该而且必须以佛陀的追随者,佛法的修行者以及佛教的传承者来要求自己。在此基础上发起菩提心,由此明确树立作为未来佛的意识,开始学做佛.并准备承担起引领众生走向菩提道的历史性重任,最
佛教以智慧为本,因此,对信仰的显示更多是从信角度而言的。在这种情况下,归依方面就摄在信中。《心地观经》卷四云:“入佛法海,信为根本。”此中将信喻为能入大海之舟,即以佛教之信为悟入一切佛法的根本方便。以信为能入在《大智度论》中也有直接阐述。《大智度论》卷一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若人心中有信清净,是人能入佛法。若无信,是人不能入佛法。……复次,经中说信如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取实,有信亦如是,入佛法无漏根、力、觉、道、禅定宝山中,自在所取;无信如无
总之,从“元”与“母”、“能入”等角度对信仰的强调?直接凸出信仰在佛教当中的前提与基础的意义。换言之,证悟法而成就佛果唯有通过发起对佛教的信仰才有可能,无信仰是绝不可能证悟真理的。所以,不论是小乘还是大乘,从根本而言皆是声闻教,即是佛陀运用其无上圆满的智慧随顺所证悟甚深微妙广大的境界,而为度化一切有缘众生而宣说,并为其弟子听闻、结集而成的。其中从发生形式看,教法是佛陀亲口所宣说或者加持、许可其他圣者所宣说的。
(摘自《宗风》2010年第2卷)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fjlw/201301/t20130124_204172.htm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信仰的意义——周贵华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信仰的意义——周贵华;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8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