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潭柘寺-北京潭柘寺塔林“刮骨疗伤”不留痕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0-23 04:5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潭柘寺-北京潭柘寺塔林“刮骨疗伤”不留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潭柘寺-北京潭柘寺塔林“刮骨疗伤”不留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北京潭柘寺塔林“刮骨疗伤”不留痕

潭柘寺-北京潭柘寺塔林“刮骨疗伤”不留痕
潭柘寺-北京潭柘寺塔林“刮骨疗伤”不留痕

3月30日上午,施工人员正在对潭柘寺下塔林内的古塔进行修缮

京西古刹潭柘寺,拥有78座千年古塔的上塔林和下塔林是难得的清幽之地。目前,这片塔林正进行大面积修缮而闭门谢客,2017年8月完工后将重新对外开放。

历经千年风雨侵蚀的塔林,如何在文物古建筑专家的“魔术”下“固本疗伤”又不失沧桑古朴的魅力?即将为您揭开古塔修复的奥秘。

推开下塔林朱红色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连成片的几十座古塔,参天古树的遮蔽让塔林更显静谧幽深。古塔前,工人们正小心翼翼地忙碌着。

“他们正做的工序叫‘勾缝’,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渗漏到塔身里,同时也起到修饰美化的作用,这是对古塔进行‘固本疗伤’的最后一步。”走到一座正在施工的古塔前,房地集团古建分公司副经理陈会征说。

站在塔前乍一看,你会察觉不到古塔动过了“手术”。凑近了仔细瞧,才发现古塔的病害部位进行“挖补”换了砖。原来,工人们在施工前特意挑选了与古塔色彩相近的砖料进行剔补,使其充分融入到古色古香的原有风貌中。

潭柘寺的塔林,最远可以追溯到辽金时代,但从未进行过大规模修缮,绝大部分的塔,包括塔座、塔身、塔顶、塔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和损伤,这些病害直接危及塔的寿命。眼下,每一座古塔都有了数字编号的号牌,它们正等待专家一一“会诊”。

“每一座古塔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修缮方案。”陈会征说,古塔造型各异且雕刻精细,塔身点缀有莲花瓣、如意头、雕花、斗拱等繁多细节,就拿一个如意头来说,在不同年代的古塔上模样都不同。因此,这些国宝级文物在“动刀”前还需经过古建专家的“会诊把脉”。

“还有一大难题就是树长在了古塔上。”顺着陈会征手指的方向,方才留意到古塔上还有绿意,广慧通理禅师塔的塔顶上长着一棵掌腕粗的小树,妙严大师塔附近的一座小塔旁,一棵大树拔地而起与塔共生。陈会征说,影响古塔结构安全的杂草、树木会修剪清理,紧贴古塔的树将被保留。

佛教饰品知识

给塔林“刮骨疗伤”,看似只是简单的换砖修复,其实背后是几十道复杂的工艺。

在潭柘寺附近一处民宅的项目办公地,摆放着古建砖的样品。“从

中国佛教壁画知识

采土到制成,这些砖的制作得经过五年时间,都是在古建砖瓦厂纯手工烧制,达到足够强度的同时,还要尽量还原古砖原来的样式。”项目负责人、古建修复专家季荣贵介绍,这些砖经过切割、打模等工序的粗加工后,还不能直接替换到古塔上。古塔需要的砖型各不相同,得先经过严格的测量和比对,再对砖进行细加工,才能严丝合缝地吻合塔身。因此,这些修复用砖,几乎没有哪两块是完全一样的。

塔林上的古砖如果风蚀程度超过三厘米或损坏了三分之一,就要全部替换。季荣贵说,古建修复有句行话,叫做“剔凿挖补”,要“补”的不只是砖,还得有灰浆进行黏合。灰浆也有大门道,行话叫“九浆十八灰”,不同的配比制成不同的灰浆,以达到黏合古塔不同部位“零件”的要求。

参与塔林修缮的,都是四五十岁的老师傅,这和年轻人居多的普通施工队大不一样。“修复塔林的师傅有四十多位,都是古建修复专家,至少有二十年的从业经历。”陈会征说,古建施工门槛高,师傅们都是打年轻时就拜师学艺,摸爬滚打十余年才能出徒并传承师傅的手艺。

这次修缮,塔林区域的园林环境也将得到提升,清理杂草、灌木的同时,重修周边的甬路和围墙。

“我们希望千年塔林更添光彩,也让游客们重新认识这里掩藏的深厚历史文化。”陈会征说。(文:潘福达 图:邓伟)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wywz/wywznr/201704/t20170407_244163.htm

以上是关于潭柘寺-北京潭柘寺塔林“刮骨疗伤”不留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潭柘寺-北京潭柘寺塔林“刮骨疗伤”不留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834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