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游达扎寺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0-21 17:4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游达扎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游达扎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游达扎寺

暑期去往若尔盖地区一所中学支教,得以在闲暇时间跑去达扎寺,了解藏传佛教艺术的相关知识。在达扎书院,遇到了一位身穿深红色僧服的阿卡,他为我

每日佛学藏传佛教小知识

打开了达扎书院二层展览厅的大锁,使我有机会参观展厅。
文化-游达扎寺
文化-游达扎寺
图1在这一件一件的展品,很巧然的发现了“擦擦”造像艺术(图1)——“擦擦”是藏语对梵语的译音,起源与印度古代及中世纪中部和北部方言中的一个词汇,意思是“真相”或“复制”。是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中的一个种类,藏语意为‘脱模泥塑’——指用模具制成的各种小型泥佛像、佛塔等宗教艺术品。作为一种方便的供佛和修行方式,擦擦多流传于藏区寺院和民间百姓之中,主要供奉在玛尼石、经播、佛塔、圣山洞窟、神湖边以及山口和转经路上。这正是我来若尔盖之前无意间查阅资料了解到的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一个种类,得以见到,很是兴奋。接着听他指着旁边的一个类似小盒子的物品讲:“这个在藏语中称为‘嘎乌’(图2)可以随身携带,将‘擦擦’安放于内。一是将‘擦擦’放于内可以随时随地的观想礼赞,二是可装置‘药擦’,平时也做护身佛,佩戴身上以抵挡邪气,但遇突发疾病时,可以从里拿出‘药擦’捻下泥灰服下,缓解病痛......”。
文化-游达扎寺
文化-游达扎寺

图2出了展厅,路过宝殿,门口驻足抬头望去,佛脸在摇曳的烛光中闪耀着慈爱的光环,微阖的慧眼俯视着我,又似视而不见。犹豫了一下,还是抬步向里走了去,跪在红色的拜垫上,深深俯首,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值得朝拜,亦或是不愿

佛教知识问答 pdf

在神明前无礼!转过身来看到是阿卡在对我微笑,在整个的讲解过程中他也始终这般微笑,并时不时的说声藏语“欧耶”,就是汉语中“好呀”的意思,觉得在这阳光透过厚重的窗帘偶有抛洒进来的温暖午后,一片安详和谐,也感受着他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尊崇和信仰。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才知道引导我的这位阿卡,是我的一位学生的叔叔。藏族几乎是全民信教的,而且这种信仰是深入骨髓的,他们会以家中有僧人为荣耀。
文化-游达扎寺
文化-游达扎寺

图3
告别阿卡(图3),出了达扎书院继续上坡,双脚踩在蜿蜒窄小的土路上,心也跟着软软的。惊呼发生在走过一段的路程后——见到小鹿,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管你是否走到它面前,一个眼神都不给的泰然吃着草。我想这或许是人与自然相处的最和谐、最美好的样子,在达扎寺里见到了。
文化-游达扎寺
文化-游达扎寺
在高大、油漆表面泛着亮光的红色廊柱间,遇到一位坐着的老阿卡,静静的一言不发,手中时不时的转动着佛珠。见我为他拍照片,突然间目光变的很严肃,使我在隐约之中有着被瞪的感觉。但当我把照片拿给他看时,可爱的老阿卡在对着我缓慢的扯出一个大大的微笑,紧紧的盯着自己的照片看。透过他黝黑、布满褶皱脸庞像是看到了时间一秒一秒消逝的痕迹。当我再次为他拍照时,显然的感受到他的配合。
文化-游达扎寺
文化-游达扎寺

终于走到山坡的半山腰,迎面来了一位矮小精瘦的觉姆(女僧人图5)。她很大声的对我讲着什么,但因是讲藏语我听不明白。语言虽是不同,但笑容的魅力是共通的。在她藏语掺杂的零星汉语中,在我的各种手势姿态中,在我们共同的灿然笑容中,我知道了她今年四十八岁;知道了她从小没有见过自己的爸爸;知道了她指着的那个方向是家的位置,想要邀请我去家里做客;知道她喜欢吃糖......不知为何在路过的这些人们中,她喊住了我并开始了一场“手舞足蹈”的聊天,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那个缘分吧!更凑巧的是那天刚好包里装了一袋糖果,就拿出来递到她的手中,看着开心的像个孩子般的她,明白了何为纯粹!
阳光正好,微风轻拂,坐在山丘上向远方望去,视线向下是若尔盖县的全县的俯视图,一块儿一块儿的整齐与凌乱掺杂的排列着;视线向上是一层一层的云朵堆叠,在那厚厚的云层之上不知是否住神仙,不知在我仰望他的同时他是否也在俯视着我。
转动着转经筒下山,看着它在手掌的晃动中一圈圈的旋转着,竟也觉得内心平静。我的学

佛教知识三宝

生曾经告诉我说:“老师,当我觉得难过,心情郁闷时就会来这山上转经桶,从山上一路向下,到了山底内心就平静了.....”不知是否因我虔诚度不够,在那低低的木檐下竟碰了头。
文化-游达扎寺
文化-游达扎寺
绕了一圈再次回到达扎寺入寺的门槛前,偶遇了一位制作擦擦的觉姆,观看制作普通陶制金刚护法“擦擦”形象的过程。“擦擦”作为一种小型的佛教艺术形式,是伴随着佛教在吐幕的传播而兴起的,若从公元7世纪的吐蕃时期算起,这种艺术形式在藏传佛教艺术史上至少也有了近千年的历史。“擦擦”本身代表了佛身,是修佛人的身所依,具有无比丰富的艺术、民俗、宗教内涵。陶制泥擦是最为普通和常见的一种擦擦类型,用普通的红陶泥巴制作,并在背部印上观音佛的六字真言神咒——“唵嘛呢叭咪吽”。僧人、信众的虔诚与笃信贯穿于制作擦擦的全过程,以这样一种朴实、平凡的信仰表达对佛的敬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一个幻觉的未来》一书中指出神的三个功能:“他们必须驱除自然界的恐怖;他们必须缓和人和残酷命运的关系,尤其是死亡所显示出的严酷;他们必须补偿社会文化所强加的苦难和匮缺,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人类,能够穿越日常生活的困惑与危险,从而找到精神宁静的港湾。”又如在观看“格鲁派经师资格考试”时,辩经双方开辩时那特有的手势:右手拍击左手,再使左手反压右手后,右手向后上方抽离后拉上来。在这翻转抽离之间,寄托的是把悲苦、受难的人们从地狱中带离,使其获得解脱。我想宗教信仰的意义,或许就在这里,透过这些形象各异、样式精美的雕像或是在各种仪式中,寻找到他们“精神宁静的港湾”。

我感动于那里人们所持有的虔诚信仰,他们生活的宁静、安然,脸上始终挂着淡淡微笑。在那时正值夏季

佛教雕塑知识大全图片

,总是可以在宁静的午后,见到拿着乳白色雪糕的老阿妈们,甜甜的吃着手中的冰淇淋,见到你在看她,就会对你扬扬手,灿然一笑,每每忆起到这个画面都会觉得内心一片静谧......

姁姁
2018年1月7日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wywz/wywznr/201902/t20190225_273354.htm

以上是关于文化-游达扎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游达扎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748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