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鸠摩罗什渴望拜见的高僧——道安法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鸠摩罗什-鸠摩罗什渴望拜见的高僧——道安法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鸠摩罗什渴望拜见的高僧——道安法师
释道安,本姓卫氏,常山扶柳(河北冀县)人。公元314年出身于世代英儒之家,早年父母双亡,由外兄孔氏抚养。7岁开蒙读书,具有超强的记忆力,读两遍就能背诵,乡邻们都感叹不已。12岁时出家为僧。神智聪明,但形貌却非常丑陋,不被师父所看重,只能去干些体力活,一直干了3年。他吃苦耐劳,勤勤恳恳,毫无怨言,笃性精进,持戒精严。
几年之后,才请求师父给他经书读。师父给他《辩意经》一卷,约有五千字。道安带着经书下地干活,利用中间休息的时间读经。晚上回寺院后,将经书还给师父,并要求再
道安受具足戒后,开始外出游学。大约在他24岁的时候(东晋成帝咸康元年,335),道安来到邺城(河北临漳),入中寺,拜佛图澄为师。此时佛图澄已是年过百岁的老人,一见他便嗟叹不止,终日与他谈论。众弟子见这个新来的丑和尚这样受老师看重,心里自然不舒服,对他冷言冷语,佛图澄闻知,当下训斥道:“此人见识深远,与你们不是一类!”佛图澄讲经后,常令道安复述大意,众人本来就对他不屑一顾,这下更被激怒了,纷纷说:“下次讲经,非难死这个黑小子不可!”等道安再讲,疑难纷起,道安不急不慌轻而易举地便使众人哑口无言,佛图澄面含微笑静听。当时有人传言:“漆道人,惊四邻。”
道安在佛图澄身边学习小乘佛法,也研读大乘般若学,毫无松懈,不知不觉过了十几年。348年,佛图澄去世,道安痛失良师。第二年石虎死,石氏兄弟开始自相残杀,昏惨惨的天空充满血腥气息,道安知道,国运将危,道安法师到山西的临汾地区去住。临汾地区地方很偏僻,可以暂避兵燹之祸,因此竺法济大师、竺僧辅大师和竺道护大师等都先后冒险远集,和道安载誉归来共同研究后汉安世高大师所译的有关禅观方面的《阴持入经》、《道地经》和《大十二门经》,并作了注解。道安在临汾地区住了不久,又和同学法汰法师至飞龙山(今河北省涿鹿县境)。
349年石虎死后(东晋穆帝永和五年),石遵在位,曾经请道安法师返邺住华林园,并广修房舍。石遵在位仅183日就被杀,为时不久。大概就在那个时,道安法师率众去邺都西北的牵口山,又和法汰法师在山西境内弘化,在太行恒山建立寺塔。慧远法师也在这个时候从他落发出家。武邑太守卢歆听到道安法师的德化,派专人请他去讲经。后来又回到邺都,住受都寺,当时他年已四十五岁。
石赵灭亡后,慕容隽在邺都建立了后燕,战乱不息,天灾旱蝗,寇贼纵横,人情萧索,道安法师率众去山西的王屋女林山,不久又渡过黄河到达河南省的陆浑县(今嵩县境)。当慕容隽派慕容恪攻略河南的时候,习凿齿从襄阳致书道安法师,请他南下弘法,他就和同学、弟子们离开河南,率领弟子慧远法师等四百余人到襄阳,先住在白马寺,后又创立檀溪寺。襄阳在那时还属于东晋,社会环境比较安定,道安在那里住了十五年,得到充分发展事业的机会。
东晋孝武帝太元四年(379年),苻坚遣苻丕攻占襄阳,道安法师和习凿齿皆被延致。苻坚并认为襄阳之役只得到一个半人,一人指道安法师,半人为习凿齿。苻坚既得道安法师,就请他住在长安五重寺,大师时年六十七。道安法师在长安的七八年中,除了领导几千人的大道场讲经说法之外,最主要的是组织翻译事业。苻坚建元二十一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二月,道安法师圆寂于长安五重寺。
当时在襄阳有个叫习凿齿的人,口舌锋利,远近知名。他早就听说过道安的大名,道安南来前,他便致书通好,进行邀请。信中说:“法师品德高尚,操行正直,既慈悲天下,又严格戒法,僧侣和百姓都得到法师的荫护。自佛教传来我国四百余年,虽有很多信奉者,但象法师这样任当洪范,化洽幽深,得到众多僧人思慕的大师还是不多见的。降甘露于丰草,植檀香于江边,如来之教,复崇于今日;率波溢漾,重荡于一代啊!”
道安来到襄阳后,习凿齿立即前去拜访。当时道安正与徒众进食,众人见他进来,赶忙放下食钵,恭立迎接,只有释道安持钵进食,并不理采。习不愧为名士,从容落座,说道:
“四海习凿齿。”出口不凡。
“弥天释道安。”机锋更健。
“四海习凿齿,故故来看尔。”咄咄逼人。
“弥天释道安,无暇得相看。”从容不迫。
“头有钵上色,钵无头上毛。”近乎技穷。
“面上匙上色,匙无面上坳。”以牙还牙。
“大鹏从南来,众鸟皆戢翼,何物冻老鸱,腩腩低头食?”老羞成怒。
“微风入幽谷,安能动大材,猛虎当道食,不觉蚤虻来。”游刃有余。
习凿齿再无话说。见面礼毕,两人才开始谈学论道,从此便时常往还,成为至交。
习后来写信给大臣谢安:“来这里见到释道安,确实远胜诸人
高平人郗超派人送来一千斛米,写了很长的信,表达殷勤之意。道安的复信十分简单:“损米。更觉出有待于外物的烦恼。”
襄
道安在襄樊、沔州一带住了15年,每年都多次讲说《放光波若经》,从没有过废缺。东晋孝武帝非常钦佩道安的德行,派使者前往问候,并下诏书,嘉奖道安的学识功迹,道德风范。还给与道安王公的待遇。
前秦苻坚也是早就听说过道安的大名,常常说:“襄阳有个高僧道安,是个非凡的人物,我想让他到我们这边来,让他辅佐朕。”随后苻坚派苻丕五领兵攻占了襄阳,将道安和朱序等人都送到长安。苻坚对仆射权翼说:“我派出10万之师攻取襄阳,只是为了得到一个半人。”权翼问:“为了得到谁?”苻坚说:“安公一个人,习凿齿算半个。”待他们到长安后,住在五重寺,僧众有数千人。道安在这里弘大佛法,教化民众。
尚有一件一直被后世尊为定则的,便是道安大师统一了僧人的姓氏。当时的僧人出家后,都依老师的姓,如“竺”、“支”、“昙”等,纷杂无比,道安以为,佛门中再无比释迦尊贵的,便决定以“释”作为僧人的统一姓氏。后来《增一阿含经》译出,里面果然说河流入海,河便不复存在,四姓为僧,都称为释种,这样一来,道安的规定便流传下来。这一件事看起来无关紧要,实际上他对增强僧人间的凝聚力与认同感极为有益。
道安常与弟子法遇等人,在弥勒菩萨像前立誓,望死后能登天界。到前秦建元二十一年(公元385年)正月二十七日,忽然有一个很奇怪的僧人,形貌丑陋,来寺院寄宿。因寺房狭窄,就安排他住在讲经堂上。这天负责管理僧堂修持事务的维那当值,晚上他看见那位异僧从窗户缝里出人,赶快把这事告诉道安,道安惊起,前往行礼问讯,问他的来意。异僧回答说:“为您而来。”道安说:“自知罪孽深重,不知还能否度脱?”异僧说:“甚可度脱,过一会儿浴圣僧(寺内供奉的主佛像,此指弥勒),您的心愿就可以实现了。”然后又告诉道安沐浴的方法。
道安又问自己来生在什么地方,异僧用手向西北方向的天空中划了一下,即见云开,兜率天妙境尽在眼前。再一转身,异僧忽然不见了。这天晚上,有几十个人都看到了这番胜景。
道安按异僧的指点开始准备洗浴用具,看见一个非常小的小孩儿,由几十个人陪伴着,来寺院戏耍。过了一会儿,道安开始沐浴,果然照应了异僧的话。这二年的二月八日,道安对弟子们说:“我该走了。”这天斋毕,无疾而终,离开了这个充满喧嚣与骚动的世界,终年72岁。
道安在临终之前,隐士王嘉来看望他,道安说:“世事已如此,行将及人,我们一起去吧。”王嘉说:“诚如法师所言,法师先走一步,我还有些小债未了,不能跟法师一起去了。”
待后秦姚苌进入长安,当时王嘉因故留在长安城内,姚苌与前秦的苻登正相持不下,姚苌问王嘉:“朕能否当得苻登?”王嘉回答说:“略得。”姚苌大怒,说:“得当就是得当,‘略得’是什么意思?”于是杀了王嘉。这就是王嘉所说的‘小债未了’。待姚苌死后,其子姚兴杀了苻登。姚兴字子略,这就是王嘉所说的“略得”。
王嘉字子年,洛阳人氏,形貌鄙陋,似若不足。而且他很滑稽,好说笑话,然而他却不吃五谷粮食,清虚服气,受到世人的敬重。凡是有人找他问吉凶的,他随口而答,说的话很可笑,好像是在开玩笑,有些话像是谶语,不可理解,但事后多能应验。当初,王嘉住在加胥谷中,苻坚派大鸿胪前去请他进京,王嘉坚辞不就。待苻坚将要南征江南时,曾派使者前去问他,此行能否获胜,王嘉一句话也没有说,却骑着使者的马,向东走了几百步远一路上掉落靴子、帽子,还解掉衣服,然后奔马而回。以此暗示苻坚此行必败。王嘉竟有如此先见之明。在姚苌杀害王嘉的那天,有人在垅上看见王嘉,留了一封遗书给姚苌。道安的好朋友们,都是象王嘉这样的不凡之人。
先前,道安就听说高僧罗什在西域,很想和罗什一起讲析经文,多次劝苻坚请罗什来前秦。罗什对道安的风范也有所耳闻,称道安为东方的圣人,常常遥向礼拜。当初,道安出生时,左臂上有一块皮,有一寸见方,挂在臂上,用手持一下,可以上下活动。肘的外部,有一块方形的肉,上有通文,当时的人们称道安为“印手菩萨”。
道安死后16年,罗什才来到长安,两人没能见面,罗什悲痛之极。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wywz/wywznr/201910/t20191021_278919.htm
以上是关于鸠摩罗什-鸠摩罗什渴望拜见的高僧——道安法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鸠摩罗什-鸠摩罗什渴望拜见的高僧——道安法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7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