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敦煌壁画中的古代重阳:登高赏菊 团圆敬老(图)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敦煌壁画-敦煌壁画中的古代重阳:登高赏菊 团圆敬老(图)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敦煌壁画中的古代重阳:登高赏菊 团圆敬老(图)
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
莫高窟第98宴饮俗舞(五代),反映古人欢聚玩乐、载歌载舞的场面
莫高窟第323窟中国佛教史迹画之僧俗迎石佛入通玄寺(初唐),也是一幅家庭出游图
莫高窟第296窟福田经变之疫病治疗(北周),反映古人赡养老人、病人的珍贵画面
佛教在线甘肃讯 2015年10月21日,敦煌研究院披露了一批敦煌壁画中涉及古代“重阳”的传统民俗场景,首次对外呈现了古人如何庆祝这一传统节日。
重阳节形成于战国时期,历代沿袭至今,又称茱萸节、菊花节等。在民间,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吃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后来,成了老年节。
记者发现,敦煌研究院此次披露“面世”的十余幅敦煌壁画内容包括古人在寺院进行重阳节俗活动,酒肆里欢聚玩乐、载歌载舞,吃重阳糕,出游、登高,野餐、野游,阖家团圆、敬老等。
据敦煌研究院介绍,在古代,人们喜欢去寺院进行重阳节俗活动,这些寺院往往修建在风景名胜之地,建造精美,依山傍水。或者古人干脆就在酒肆里欢聚玩乐,然后要去出游、登高。
比如在莫高窟第323窟南壁的佛教史迹画中,保留有一家老少四口前往江边瞻礼佛像的有趣画面,这其实也是一幅家庭出游图。画面中奶奶和孙子一起
据了解,古人登高并不限于登高山,亭台楼阁、寺庙建筑都是登高的场所。比如莫高窟第454窟牛头山圣迹图中就有登天梯的画面,天梯巧妙的穿过牛头,攀登天梯的人显的极为渺小,画师绘制通过大小对比,凸显出牛头庞大的体量感。
尽管中国2012年正式将重阳节设立为“老人节”,不过在古代,重阳节就
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的敦煌石窟,是目前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敦煌藏经洞出土的5万多件古代遗书中有不少关于古代节日民俗的卷子,记载了各个时期不同的节日民俗活动。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bty1/gdnr/201510/t20151022_235415.htm
以上是关于敦煌壁画-敦煌壁画中的古代重阳:登高赏菊 团圆敬老(图)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敦煌壁画-敦煌壁画中的古代重阳:登高赏菊 团圆敬老(图);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7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