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阐释经典 | 净因法师:《金刚经》的奥秘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金刚经-阐释经典 | 净因法师:《金刚经》的奥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阐释经典 | 净因法师:《金刚经》的奥秘
随著新冠肺炎疫情不断的蔓延,全世界的恐慌情绪越来越浓。随著时间的推移,这场攻击人体的病毒不知不觉开始变成了政治病毒,再后来成为社会病毒,最后变成了人心病毒,这都是执相的恶果,面对上述现象,我们应该如何运用《金刚经》中的智慧来指导我们正确思维呢?
导致上述现象,是因为“著相”。从两个方面“著相”。一个是时间上,一个是空间上。而《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可以帮助大家明白,如何正确思维,做正确的事。
1、空间上的“著相”
对治方法:于相离相、无相为体
这次这个新冠肺炎是假,虚幻为名。就像莎士比亚说过,玫瑰,即使换个名字,也依然芬香。玫瑰花,就算换成筷子、玻璃等名字,都一样芬香,同样的道理,一切只是假名而已。但是很多人就著了这个相。
就像这次新冠肺炎的“名称之战”,其实无论新冠肺炎叫什么,这些不重要,无论是什么名,都是假名。核心问题是专注于现在病毒发展到第几代,怎么找到药物,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才是重要的。
面对空间上的“著相”,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看看《金刚经》是怎么说的。多年来,佛陀的弟子们跟随佛陀学习“十二缘起”,了知“无明”是生死的根本;学习“四圣谛”,了知“离苦”的方法;学习“五蕴皆空”,了知“无我”的道理。弟子们所学所修,重在追求自身的解脱,获得自在快乐的人生。
在此基础之上,佛陀进一步阐释“空有不二”的般若法门,破除我执、法执、空执,以便引导弟子们发起救度苦难众生之心(即发菩提心),走上成佛的大道。
弟子们初次接触般若法门,生起无数疑惑:“若无我,到底谁在修行?谁去证圣果?若无佛,天天跟大众讲法的又是谁?拜佛何用?若无法,三藏十二部的经文又是什么?若无福德,修善何用?发菩提心,广度众生,才能成佛。然而,苦难众生太多,有的极其难度,何时才能度尽?”弟子们时刻被这些问题所困扰,无法安心修行。
佛陀
所以,如何解决空间上的执著呢?于相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固定的东西让你来执著。因为所有相都是临时的、暂时的、有条件的、不停变化的,你想留也留不住。你明白了
2、时间点上的“著相”
对治方法:活在当下
为什么产生新冠肺炎命名争执的问题?和时间有关。最早发现这个病毒是在武汉,但不代表时间点就停留在武汉。可能在此之前,从其它地方传过来。这样传来传去,就开始有了各方的争论。到最后愈演愈烈,使这场病毒,由人体病毒、转为政治病毒、到社会病毒、最后变成人心病毒!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大家把心停在了过去。对三月份而言,一月、二月已成过去,四月则是还没到来,时间在不停的变动,我们的心不应停在过去或未来,而应立足当下。
面对时间点上的著相,《金刚经》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在《金刚经》善现启请分第二,针对执有迷空的众生,须菩提的提问是“应云何住?”重点在离一切相,以降伏执相的虚妄心;在《金刚经》究竟无我分第十七中,须菩提再次向佛陀发问: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比对本处的 “云何应住”与《金刚经?善现启请分第二》的 “应云何住”,两处字数一样,但词序不同。
“应云何住”,其重点是从理论上认清世间万物皆缘生缘灭,空无自性,无一法供人们去执著;而本处(十七分)则是“云何应住?”,重在引导已领悟“于相离相”之妙理的众生, 如何善用其心,实践“无所住而生其心”,普度众生, 其要旨是:“三心不可得,活在当下,以安其心。”
所以
专注当下,你有什么条件,就去做什么。而有些人,总喜欢不做事,想像未来能闯出一片天地,整天幻想,却不付诸实践。这是把心放在未来上,同样不可取!但是,我们要注意,专注当下,但不能执著于当下,因为当下很快就变成过去了。
3、金刚经的启示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道理很深刻。从空间座标讲,讲当下万物的相,于相离相。你有了这个境界后,从时间座标讲,该怎么用你的心?过去、未来不要住,不要执著当下。而是专注当下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就行,既可以弥补过去的缺陷,又可以为未来奠定基础。只要专注当下!
所以,不要争吵病毒是谁带来的。而是专注,现在这个肺炎已经威胁到当下的健康,了解发生了什么,专注化解之道。这是金刚经给我们的启示。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wywz/wywznr/202003/t20200327_284182.htm
以上是关于金刚经-阐释经典 | 净因法师:《金刚经》的奥秘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金刚经-阐释经典 | 净因法师:《金刚经》的奥秘;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7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