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菩萨的十种自在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0-21 00:2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菩萨的十种自在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菩萨的十种自在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菩萨的十种自在

文化-菩萨的十种自在
文化-菩萨的十种自在

“观自在菩萨”是指谁?依照字义来看,“观”是观察的意思。观是用眼去观,但这里不是以眼睛的眼,而是以心眼、慧眼的眼来观察这世间的一切法。“自在”即是“自由”,我们说他自由自在地生活,或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但这并不是佛法上所说的自在;佛法讲“自在”是指一个人摆脱了种种烦恼的系缚,内心没有执着。不但如此,大乘经论里举出菩萨有十种自在:

(一)寿自在:三明六通的阿罗汉在入灭前,能够随意住世一劫,但只限一生而已。菩萨的寿命要长可长,要短

佛教知识书籍推荐小说

可短,不但随自己安排,而且是随机示现的,已无生死寿夭之

用物理知识解释佛教的意思

相。延万劫而不长,促一念而不短,这就是寿自在。释迦牟尼佛也是寿自在,只要众生请佛住世,佛可以住世间一劫来度化众生。

(二)财自在:菩萨所要一切所须之物,不用经营,自然可得到,这并非以神通力得到,而是过去世所修的果报殊胜,所须之物应有尽有,这就是财自在。天人心想要进食,其所想要吃的食物就现前,这也是财自在,只是其自在力有限。

(三)业自在:众生随业力所转,随业力去投胎,随烦恼业习去造业,但佛和菩萨摩诃萨就不被业力所转,他们能够知道过去世的某些业因缘,跟某地区的众生有缘,可应机设化,利济自如。这与阿罗汉不一样,阿罗汉称爲无生,这一生了结了生死,就进入涅槃,不再出生了。

(四)受生自在:菩萨能随愿入胎,在六道中随愿到任何一道去度化有缘的衆生。他的受生并不像众生愚痴般的入胎。有些菩萨入胎不迷,住胎就迷惑了;有些入胎、住胎都不迷惑,但一出胎就迷了;只有不退转菩萨是入胎、住胎,甚至出胎都不迷惑。悉达多太子(前生是净幢菩萨Svetaketus)就是如此受生自在,从兜率天观机缘,再决定到净饭王家中受生。

(五)愿自在:凡夫有愿,难得自在做到,就成虚愿;而菩萨要做的事,必得圆满完成,随心想而做,随愿而成,没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

(六)心自在:凡夫通常心猿意马,妄想纷飞,心随境转,没有办法给予切实的控制;菩萨则不一样,能掌握自心,不被外境所转,不被贪、嗔、痴等烦恼所迷惑,于任何境界,内心自由自在。

(七)如意自在:也叫做神力自在。菩萨具大神通,威力难量,要变化什麽都

佛教绘画理论知识点归纳

能,要到哪里都可到,无障无碍。

(八)法自在:菩萨能修行一切法,亦能演说一切法,普令众生,受法圆满。

(九)胜解自在:菩萨于佛法中自得胜解,了彻胜义;亦爲他说,令他普得胜解,了彻胜义。

(十)智自在:菩萨具大智慧,善说法要,辩才无碍;众生爱乐,欢喜受化。

观自在菩萨,即般若观慧已得自在的菩萨,这主要是指菩萨以慧眼观察世间的真相,心不再迷惑,身心自由自在。用经文来解释,照见五蕴皆空即是观,度一切苦厄即是得自在,所以凡是能

佛教小知识视频

观察真理获得痛苦解脱者,都叫观自在菩萨。

广超法师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wywz/wywznr/202003/t20200330_284352.htm

以上是关于文化-菩萨的十种自在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菩萨的十种自在;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704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