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门巨擘 人世楷模 ——追忆净慧长老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门巨擘 人世楷模 ——追忆净慧长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门巨擘 人世楷模 ——追忆净慧长老
我深深感到净慧长老对于国家、对于社会、对于佛教界是多么宝贵!我们所应做的就是缅怀他的过去,遵循他的教诲,学习他的品德和智慧,做一个有觉悟的人、有修行的人、有品格的人,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人。
本文摘自《禅》刊2014年第5期,内容有删节
时光如流水般流逝,不知不觉,净慧长老已离开我们一年多了。时至今日,我脑海中仍不时会浮现老和尚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其言谈举止、谆谆教诲宛若眼前、流连耳边,恍若昨日,有时真不敢相信他已离开我们而去。
我与净慧长老相识在1988年10月。那时,河北省佛教正值组织缺失、僧人寥寥、信众松散,满目萧然、百废待兴之时。应省委统战部和省宗教局的邀请,受中国佛教协会的委派,净慧长老孤身一人从首都北京来到河北,肩负起筹建佛教组织、组建僧团、恢复寺院道场,组织引领信众爱国爱教、正信正行的重任。自此,法师与河北、与河北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也有幸与净慧长老开始了相识、相知的美好因缘。
认识净慧长老是在很不经意的时间和地方,或者说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用佛教的话说,是我与净老的缘分到了。80年代末,净慧长老才五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他身板硬朗,言行质朴、利落。开始,由于不熟,在省民政厅三楼与之偶尔相遇,只是打个照面,虽感亲切,但并没有说话。
90年左右,省宗教局搬到石家庄市裕华西路53号,省佛协有几间办公用房和省局在同一栋楼里。恰好我的办公室与省佛协的办公室在同一层楼,且两屋相距也就十几米。加上我与省佛协的几个工作人员年龄相仿,平时经常走动,关系熟谙,去佛协办公室是常事。当时,净慧长老还是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的主编,因为工作关系,他有时待在北京,有时回石家庄,有时在正定,有时在赵县,总是风尘仆仆、来去匆匆。
净慧长老伏案工作
我在佛协办公室会时常碰到净慧长老。我和净慧长老仿佛一见如故似的,从来就没有生疏的感觉。他总是那么从容、平和、安详,我更多的是听他带着特有的南方口音说事情,
尔后的日子里,我参加过赵县柏林寺诸多的奠基、开光、落成等佛事活动,也多次聆听了净慧长老的佛教开示,见证了他恢复柏林寺的艰辛历程和绝硕伟绩。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我对佛教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广泛的认识,尤其对净慧长老产生了特殊的好感,对他的为人处世由衷地喜爱和敬佩。
2000年,因为工作关系,我调整到了宗教一处,后又侧重佛教事务工作,与老和尚亲近共事的机会和时间越来越多。十几年来,我陪着他老人家到过河北、湖北以及国外许多地方,参加了众多佛教事务和活动的协调、组织工作,他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面授机宜更加深了我对法师的认识和了解,从他身上我不仅领悟到了佛教的博大精深,也深受他为人处世的品质和智慧的影响和启发。
其间,我也有意识地跟他学习、请教和探讨一些社会人生问题,尤其是对他的生活禅的理念倍加推崇,并潜心学习,受益匪浅。按照净慧长老开玩笑的说法,我是“不是佛教徒”的“佛教徒”,是他“不是徒弟”的“徒弟”。有些活动和事情净慧长老会主动邀请我参加,并就有关问题与我交换意见,我给他提的一些建议他也多有吸纳,我们两人可谓忘年之交、君子之谊,是可以敞开心扉、开诚布公的挚友。我和净慧长老的友谊一直维系着、延续着,直至他2013年4月20日圆寂。
净慧长老与信众
净慧长老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有平易近人、热情待人、诲人不倦的拳拳之心。我和他结识这么些年,感到他身上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让人愿意亲近,也容易亲近。
每当我知道他从外地来石家庄,都争取见他一面,每一次我都能如愿。他有时很劳顿,有时很疲倦,想亲近他的人很多,我见到他的时候往往是一屋子人在等着见他,他有时宁可强打精神,也不愿驳了众人的面。有几次,我有幸单独见他,他兴致很高,给我讲他所做的事情和一些想法,有时还会给我沏一杯茶水,或者让我品尝一下点心,足见他对我的认可和
2005年,有一次他在繁忙中还不辞辛苦在真际禅林授课开示
2013年2月28日,这是我最后一次见老和尚,那时,他正在北京住院,石家庄还时值严冬,雪迹尚存,寒风凛冽。由于日本佛教界日中临黄友好协会会长有马赖底长老和临济宗的则竹秀南长老一行要参访临济寺,老和尚不顾病体坚持到石家庄省佛教协会迎接客人。听说客人快到了,他又坚持走下楼到门口迎候。
那时寒风刺骨,车又晚点,我都有些冻得受不了,看到老和尚虚弱的身形,我不免担心,劝他上楼等候,我甚至还说:“您身体这么不好,没必要从北京回来。”他却说:“有马赖底和则竹秀南长老都是我们多年的老朋友,他们对我们河北佛教支持帮助很大。人家这么远来了,我不出面不好。”
这不禁使我联想起了他的许多往事,他的很多思想和做法都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美德和精髓,都体现了佛教的慈悲和智慧,也充分践行了他倡导的“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思想和远见。
2013年2月净慧长老接待有马赖底长老一行
净慧长老对于我个人来说影响巨大,他让我认识了佛教,得益于佛教,教会了我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他让我结识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德,为我树立了一座人生丰碑,使我有了可以效仿的榜样,有了生活的楷模;他让我对世界、对人生、对社会认识有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和视角,为我解除了不少迷茫和困惑;他让我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时至今日,我一直在庆幸这一生能有缘结识净慧长老,他让我的人生道路更宽广、更丰富、更有意义。可惜,他走得太早、太突然,使我失去了一位值得信赖、值得学习的师长,一个值得我尊重爱戴的导师。对他的离世我感到无比悲恸和惋惜。
斯人虽去,精神永存,痛定思痛,我深深感到净慧长老对于国家、对于社会、对于佛教界是多么宝贵!我们所应做的就是缅怀他的过去,遵循他的教诲,学习他的品德和智慧,做一个有觉悟的人、有修行的人、有品格的人,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人。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wywz/wywznr/202004/t20200408_285057.htm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门巨擘 人世楷模 ——追忆净慧长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门巨擘 人世楷模 ——追忆净慧长老;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6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