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云南与东南亚南亚的南传佛教文化交流——梁晓芬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云南与东南亚南亚的南传佛教文化交流——梁晓芬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云南与东南亚南亚的南传佛教文化交流——梁晓芬
云南南传佛教与东南亚南传佛教一脉相传,同处于“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之中。这种天然的黄金纽带联系使双方的佛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寻本溯源,云南与东南亚的南传佛教文化交流和泰、掸、老、傣等同族源文化圈的形成密不可分。据考证,泰、掸、老、傣等同族源文化圈的形成始于公元10世纪,至公元13、14世纪基本完成。此后,云南与东南亚的南传佛教文化交流就以民族文化传播为载体,绵延不绝。
从傣、泰史料记载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云南与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交流之悠久绵长。据傣文手抄本《佛教大事记》记载,公元1296年,孟莱王征服了南奔、景栋,建立了以清迈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即兰纳王国,中国史书称其为“后八百大甸”。孟莱王的母亲是西双版纳第四代召片领(宣慰使)陶陇建仔的女儿。泰国《清迈纪年》亦有相应记载。兰纳与西双版纳的姻亲关系推动了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为南传佛教从泰国兰纳地区传入云南西双版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后,有大批巴利文佛经和注释被译成泰润
新中国成立后,云南南传佛教界涌现出了一批精通佛学、修持谨严、德行高洁的高僧大德,他们都曾在东南亚国家留学、修行,后返乡弘法,以其特有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云南与东南亚的南传佛教文化交流。如松领·阿戛牟尼,1956年应邀率中国佛教代表团到缅甸参加佛陀涅槃2500年纪念活动及第六次佛经结集大会。会后,中国佛教代表团迎奉在缅甸供奉的佛牙回国并驻锡滇西和滇西南,供云南南传佛教信众瞻拜。1960年,他应邀随同周恩来总理率领的中国访问缅甸联邦代表团参加缅甸联邦第十三届独立庆祝大典。此外,还有伍并亚·温撒、英德戛、伍古腊、英达片雅、郎德哥等一批爱国护教的高僧大德,为促进云南与东南亚的佛教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改革开放后,云南南传佛教界进一步加强与东南亚、南亚佛教界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增进了双方的联系、理解和友谊,云南与东南亚的南传佛教文化交流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云南南传佛教界不仅多次代表中国佛教界出访,还先后接待了来自泰国、缅甸、斯里兰卡、老挝等国家的佛教界高僧大德和友好人士。1985年12月,干拉雅妮·瓦塔娜公主殿下为首的泰国王室代表团一行11人到云南西双版纳、德宏等地访问。1993年6月,泰国僧王颂绿·帕映纳讪旺智护尊者亲临西双版纳总佛寺种下两株贝叶树,以示中泰两国人民友谊及佛教交往万古长青。1994年11月,以僧王桑卡拉扎为团长的老挝佛教代表团一行3人,应中国佛教协会的邀请来华访问,并到西双版纳总佛寺参访。1995年3月,泰国诗琳通公主在西双版纳总佛寺院场西北角植有一株菩提树,以示中泰两国人民及佛教友谊万古长青。1996年,中国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作为代表团团长,率汉传、南
随着云南与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交流的逐步深化,云南南传佛教在国际上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也日益受世人瞩目。无疑,南传佛教已经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天然的文化纽带,我们可以依托这一共同的文化因子在该区域的亲和力,充分发挥南传佛教所具有的文化外交功能和民间外交功能,通过南传佛教文化交流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民间文化交流,进一步提升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为构建“中国与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的努力和更大贡献。(作者单位: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fjlw/201311/t20131112_214491.htm
以上是关于佛教-云南与东南亚南亚的南传佛教文化交流——梁晓芬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云南与东南亚南亚的南传佛教文化交流——梁晓芬;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6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