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宋必硕:临济正宗—楞顶堂上临济法派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0-19 18:2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宋必硕:临济正宗—楞顶堂上临济法派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宋必硕:临济正宗—楞顶堂上临济法派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宋必硕:临济正宗—楞顶堂上临济法派

湮没近3百余年的“楞顶堂上临济法派”历史,经本人较长时间进入深山搜集,悉心研究整理,已将文稿发表在《中华佛教名胜寺院大典安徽卷》上。

明末清初,临济宗重要分支法脉-临济正宗-“楞顶堂上临济法派”在潜山、太湖、岳西三县交界的大别山腹地四望山顶箬包岭上(现岳西县田头乡土库村)建立楞顶庵,开山立派,立堂号称“楞顶堂”。楞顶庵取名源于“《大佛顶如来密因修正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即简称“《大佛顶首楞严经(神咒)》”。老潜山县志载:“距县城百二十里处后北乡有楞顶庵”。

四望山是著名临济宗的卓锡之地,其面积20多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97米,西接“中华禅宗第一山”二祖道场司空山,东临“古南岳”三祖道场天柱山,正可谓“接二连三”之福地。古称“四望仙山”,是古潜阳十景之一。

四望山远望

佛教知识书法图片

似金钟倒立,近观如大佛打坐,山势雄伟、景色宜人,钟毓毓秀,极具空灵之气。箬包岭正好在四望山顶,楞顶庵就建在箬包岭上部,背依三座圆形山凸,好似三尊大佛之顶,楞顶庵就在三座山包前面,位置奇特,别具一格。由此登上山顶四顾,极目远眺:东有南岳擎天一柱,南有司空七级浮屠,西有英山羊角嵯峨,北有霍山白马行空,中妙道山如大佛打坐,万重山色,千里风光,尽在眼前。使人豁然开朗,飘然欲仙。有高道费贤(即费公)在此得道升天,有诗二首,其一:“踏遍中华地,沧桑云海间。宛若蓬莱境,就是此仙山”。其二:“登临绝顶一身轻,精神舒畅兴未穷。似寄形于天地外,俨然身在白云中。”是为真实写照。

清初期,明灿有光禅师自浙江天台山华顶寺来潜阳传法,先在距金碧寺西面15千米处的四望山箬包岭上建楞顶庵,开山立派,立堂号称“楞顶堂”,自立法派为:“楞顶堂上临济法派”,随后明灿有光又在距楞顶庵南面20千米的店前镇天台山上建天台庵。以楞顶庵和天台庵为中心,其法嗣先后续建了川心庵、雪山庵、日松鹤庵、来月庵、长岭庵、广慧庵、普济庵、接云庵、日旗峰庵、延寿庵、圹埂庵、莲花庵、观音庵、净土庵、大溪寺、焦龙庵、梅熟庵、显化庵、万寿庵、朝阳庵、义忍庵、云溪寺、积善寺、永言庵、乐善寺、阴龙庵、西来庵、指月庵、祈永庵、云济庵、衍庆庵、善庆庵、梅庵、天竺庵、龙潭庵、九华庵等三十六座堂下庵(寺)。在清中期发展迅速,一度辉煌。

明灿有光禅师是楞顶堂开山祖师,又名楞顶明灿或楞顶有光,为临济下三十四世传人之一,是临济下三十世(密云天隐)圆悟、圆修禅师之下慈笃超存禅师(临济下三十三世)的正传法嗣。(密云天隐)圆悟、圆修禅师为明末临济宗大德高僧,大沩如学、邓尉法藏、梁山海明、径山通容、金粟通乘、宝华通忍、龙池通徵、天童道忞、雪窦通云、鹤林通门、善权通贤、天童通奇、费隐通容、浮石通贤、隐元隆琦、木陈道忞、慈笃超存、明灿有光等高僧,均为其后世弟子,故(密云天隐)圆悟、圆修有“临济宗中兴之祖”和“法遍天下”之称,在我国佛教史上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楞顶堂上临济法派,乃临济正宗的重要分支法脉,旨在继承“临济门庭”,光大“临济施设”,承传义玄的“四料拣(简)”、“三句”和“三玄三要”等精义,推崇圆悟、圆修、和慈笃超存禅师禅之新解,在传法方式上,灵机活用,针锋相对,简简单单,以求见性成佛,达到“行超明实际,了达悟真空”,真山林特色。正是这样独特的修行方式、生活方式、弘教方式,使脆弱的中国佛教得以保持和延续下来。

明灿有光禅师及其法嗣字辈承临济下二十二世(天台下十五世)闽中雪峰祖定禅师演派(二十字):

祖道戒定宗方广正圆通行超明实际了达悟真空

后法嗣字辈又派承临济下二十九世龙池幻有正传禅师演派,即龙池复续空字下接演派二十字:

觉性本常寂 心惟法界同 如缘宏圣教正法永昌隆

上述法派字辈,有《传灯录》和临济流派字辈可考。

今天,在岳西县四望山五龙寺保存着当年楞顶庵遭毁时当地民众有心抢救转移下来的木刻“临济正宗-楞顶堂上临济法派”牌位,在天台庵亦是保留有当地民众在文革中抢救下来的清代毛笔书写“临济正宗-楞顶堂上临济法派”牌位,两块牌位记录一致,明确记载了自明灿有光和尚之下十九世145位临济正宗传人,即从明灿有光(临济下三十四世)传到有光下十九世(临济下五十二世),牌位字派为“明实际了达悟真空觉性本常寂心惟法界同如”等十九世。具体祖师法辈字号,(见《中华佛教名胜寺院大典安徽卷》

高中历史佛教知识大全集

,另外,上述有几十位祖师墓塔被发现,足可以证实。)

楞顶堂地处大别山腹地,在禅宗二祖、三祖和临济祖庭之间,是临济一脉的弘法之地,是临济宗历史上重要分支法脉的生活场地,是临济正宗-“楞顶堂上临济法派”承传历史上的重要史证。300多年过去,尽管楞顶庵今天只剩下残垣断壁,但楞顶堂禅文化的历史依然流传世间,不管怎样,楞顶堂上临济法派是临济宗历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佛教禅宗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文:宋必硕作者系岳西县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fjlw/201406/t20140603_219937.htm

以上是关于文化-宋必硕:临济正宗—楞顶堂上临济法派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宋必硕:临济正宗—楞顶堂上临济法派;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676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