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惟贤长老:佛家慈悲与世俗善良有何不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惟贤长老:佛家慈悲与世俗善良有何不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惟贤长老:佛家慈悲与世俗善良有何不同
惟贤长老
中国的儒释道传统文化讲究为人处事要有道德,家庭、社会、国家都必须要有道德。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庸之道,不偏之为中,不倚之为庸。道家讲清净无为,要少欲知足,过淡泊生活,属天人境界。诸葛亮讲“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就是道家思想,比较超脱。
但是佛家讲慈悲为怀,出世而入世,是一种大乘菩萨境界。慈悲是佛法的中心,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怎样才有慈悲?念众生苦,要救众生,这叫菩提心。菩提心必须要由慈悲来巩固,比如树根,必须要雨水滋润,才能发芽、开花、结果。大悲就像雨水一样,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雨水,否则不能生长。只有大悲心的对象、空间、时间、目标才是广大的。
佛家的慈悲有何特点?
慈悲为怀的对象就是胎卵湿化,甚至包括一切飞潜动植物(飞的、潜藏的、动物的、植物的),植物里有生机,也是不能随意损害的。
空间很宽,指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边世界,这么一个宽广的空间。我这个家、我这个集团、我这个民族、我这个国家,这个空间在佛教来说是很窄的,有“我”字在里面。
时间长,就是不但我现在要利益他,生生世世我都要利益他,都要救苦救难,时间很长。
目标远,什么目标远?使他不但得到衣食财物的解决,而且得到法身慧命,将来都成佛,入无余涅槃,证得菩提。
所以佛家的这一个慈悲啊,就不是一般的爱、一般的仁、一般的道德了,超过道家,超过儒家,超过一切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bty1/gdnr/201602/t20160218_238596.htm
以上是关于文化-惟贤长老:佛家慈悲与世俗善良有何不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惟贤长老:佛家慈悲与世俗善良有何不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6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