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的相融合是佛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重要基础与途径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的相融合是佛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重要基础与途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的相融合是佛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重要基础与途径
虞世南的《蝉》诗中有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016年22日至23日,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李克强总理主持,习近平主席作重要讲话,对宗教问题与宗教工作提出新见解、新思路,这标志着党与政府对宗教问题与宗教工作的认
作为佛教界一员,我甚为之振奋!
会议上,习主席强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
这为我国佛教于新时期的健康传承与发展指明了道路。
考察中国佛教史,就是一部佛教不断中国化、本土化的传承与发展史。尤其是佛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的历史。历史上著名的儒释道三教融合现象就是典型的例证。禅宗六祖慧能完成印度佛教理论的中国化,禅宗宗师怀海完成印度佛教组织制度的中国化等也说明了这一点。
那么,佛教如何坚持中国化方向?习主席在会议中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要引导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又说:“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凝化于民族的血肉思想之中。佛教,是一个重视文化元素的宗教,如给个标签,可谓“人文佛教”。优秀文化,都有其相融性。佛教入华以后的中国化、本土化,首先就是在文化层面上的中国化、本土化。比如:以儒学与道家的思想去解释与理解佛学,这种格义方式盛行于佛教入华初期。
可见,引导与推进佛教教义与中华文化的进一步相融合,对佛教教义作出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不仅符合佛教入华以来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规律,也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佛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重要途径与基础。(文:福建省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本性法师)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bty1/gdnr/201605/t20160503_240067.htm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的相融合是佛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重要基础与途径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的相融合是佛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重要基础与途径;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6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