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凯朝:何为上师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0-19 14:1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凯朝:何为上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凯朝:何为上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凯朝:何为上师

  成为上师(高僧)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上师所达到的心境又是怎样的?通过研究本文试图对高僧大德(上师)终身致力于对佛法的弘传与利生进行总结与归纳,并希望对学佛行佛之人有所启迪。

  作为上师,应具备如下几大特点:

  一、讲经说法因机施教

  二、念诵仪轨如理如法

  三、显密传承法脉清净

  四、著书立说恩泽后世

  五、翻译佛典续佛慧命

  纵观当今,具备如此圆满功德的上师并不多见。嘉木扬·图布丹上师常教导我们:“学佛之人,首先应先做人、后做事,因为诸佛就是先得人身后,才能够有条件成就佛果,如果人都做不好,不可能成就佛果。”并殷重告诫我们,每天要领纳知识,积累福德,提高智慧,提升境界,如此日复一日地坚持精进修持,积聚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终究成就离苦得乐之菩提道。在《佛说四十二章经》中,佛有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再如佛家广为教导的“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处度此身”,此偈正是劝导修行人珍惜今生难得的人身和信佛学佛修道的殊胜因缘,精进修行,成就解脱。上师不仅如是教,而且是身体力行精进于菩提觉悟之路上,堪称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大善知识(上师)。

  冈波巴大师在《解脱庄严宝论》又说:“成佛所依人身宝,成佛之缘善知识”。在雍和宫教授佛法,嘉木扬·图布丹上师从一开始就给学僧们传授如何亲近善知识,如何当好一名学僧。图老师说:要把老师和学僧之间的关系搞清楚,如果学习目的不明确,基础打不好,那就像空中楼阁,会有一落千丈的危险。所以,图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如何认识善知识(以下略称:上师)、如何依靠并选择上师等问题,并就学僧将应如何学习、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够修持佛法和普度众生等问题作了详细的阐释。

  图老师说:“学习修持佛法的人,必须要依靠以上成就十法的上师。”还说:“自未调伏,而调伏他,无有是处。”因此,能调伏别人的人,一定要首先调伏自己,然后才有资格调伏他人。自己都做

搜佛教知识和歌曲

不到,如何让别人去做?图老师还教导我们如何看待和敬奉上师,应该如何亲近上师。

  弥勒在《经庄严论》中则对大乘师的德相做了如下的界定:

  上师须具戒定慧,德高勤奋学问广;

  具有正见善解说,富有慈悲和耐性。

  图老师还提出了如何当好一名学僧的问题,并引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的“心正聪慧求上进,此乃堪称闻法器”,为我们指明了精进的方向。

  《华严经》说:以“九种心”,亲近承事诸善知识,能摄一切亲近意乐所有扼要。

  1.如孝子心、2.金刚心、3.如大地心、4.如轮围山心、5.如世间仆使心、6.如除秽人心、7.如乘心、8.如犬心、9.如船心。

  如《华严经》中所说的九种心,亲近依靠善知识(好上师),就能得到一切自利利他的大成就。

  念诵修持《兜率天上师瑜伽法》是祈求上师加持之基本的修持法门。佛教徒与佛有缘皈依佛门,全依仗上师引进佛门之功德。宗喀巴大师是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金刚手(秘密主)三大菩萨之化身,大师具足“悲智力”圆满三大功德。即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文殊菩萨的“大智”和金刚持菩萨的“大力”。若想真正达到自己学佛的目的,对大乘佛教徒而言,要普度一切众生,才能究竟成佛;不具备上述的“大悲”、“大智”、“大力”,是难以实现自利利他的目的。因为只以“大悲”而不以“大智”的头脑和健康的身体“大力”也不会达到其目的。所以说,“大悲”、“大智”、“大力”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佛教讲的缘起真理,即诸法因缘生的道理。因此蒙藏地区佛教徒,修持宗喀巴大师所提倡的宗风、仪轨的理由即体现了上述观点。

  《上师供养仪轨》中有云:

  “功德生处戒律海,多闻宝藏所充满,

  第二佛陀著袈裟,敬礼上师阿罗汉。”

  “无缘悲藏观自在,无垢智王微妙音,

  伏魔无余秘密主,雪岭智严宗喀巴,

  善慧名称前祈祷”。

  因为宗喀巴大师是蒙藏地区佛教格鲁派僧俗信众的上师,所以蒙藏民族地区的佛教寺院法会开始前都会念诵《悲愿颂》,以此纪念、感恩宗喀巴大师的恩德。

  《四加行修行仪轨》中大成就者纳若巴教诲说:

  “以往没依上师故,佛教事业名岂存;

  千劫诸佛亦如是,依赖上师而成佛。”

  宗喀巴大师是集观世音菩萨之慈悲、文殊菩萨之智慧、金刚手(秘密主)菩萨之威力于一身,具足“悲智力”圆满三大功德,念诵《宗喀巴大师赞·悲愿颂》的功德是无量的。

  《至尊宗喀巴大师传》中亦云:

  “佛智本质妙吉祥(即文殊),悲悯众生观世音;

  神力之主持金刚(即金刚手),三尊幻化宗喀巴。”

  这是说宗喀巴大师不仅是文殊菩萨化现而来,亦是三怙主的总聚体性示现而来。

  所以在《开胜道门诵》中云:“恩师是诸功德本,如理奉行即道因;善见精进菩萨行,加持愿令勤奉侍。”道之根本乃依靠上师。

  据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研究室、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藏传佛教礼赞祈愿文》(《藏传佛教文化丛书》,民族音像出版社、1997年,第9-14页)兜率天上师瑜伽法:上师瑜伽法为师佛获得加持之基本法。此法是依靠宗喀巴大师为主尊的上师瑜伽法,因宗喀巴大师所创建的格鲁派主寺噶丹寺意译为兜率天而得名。

  《兜率天上师瑜伽法》中云:

  “徧量所知明慧意,贤士耳严善说语;

  名称赫耀瑞严身,见闻忆念益敬礼。”

  所以说密乘所讲的上师,即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大德的“身、语、意”之功德是非常殊胜的。信众有缘依赖如此殊胜之上师以及祈求僧众诵经“许愿”,对于裟婆世界的众生而言,亦是一个极为殊胜的福报。

  “至尊最胜诸上师,法身空布悲智云。

  愿于称机所化土,降澍深广正法语。”

  蒙藏地区佛教各教派皆有本派的上师供养唐卡图,格鲁派是宗喀巴大师。此唐卡的下方是大海,从海里生出一棵如意树,树上绘有数百尊上师,包括《菩提道次第广论》所记载的广行道(弥勒菩萨)和深见道(文殊菩萨)的祖师,噶当派、格鲁派祖师,以上师、本尊、佛、菩萨、勇士、空行、护法以及四大天王像等绘画唐卡。也可以从艺术角度在四大天王下端绘画骑大象者和僧俗供养闻听佛法的形象。

  资粮田的主尊(上师):

  在五根树枝的中央树枝上,坐着根本上师,现金刚持相。在其头顶上,垂直

西游记里面的佛教知识

坐着大手印传承的历代上师。围绕在上师四周的天空中,坐着大成就者,整体犹如一团吉祥彩云。

  上师善慧能仁金刚持(根本上师显现之外相为宗喀巴大师;内相为释迦牟尼佛;密相为金刚持)。

  在蒙藏佛教中,信众认为文殊菩萨的修为已经达到佛的境界,所以,蒙古人称文殊菩萨:Mansirborqan,即文殊佛。在显宗中为文殊佛,在密宗中为大威德金刚,人间以上师宗喀巴来化现普度众生。在密宗《无上瑜伽部大威德金刚十三尊成就仪轨》中说:

  “诸佛智慧妙吉祥,降诸魔军大威德;

  显现人身宗喀巴,上师本尊无别礼。”

  文殊菩萨是一切菩萨中智慧第一者,是三世诸佛的老师,具足种种善巧方便,能护佑众生获得智慧聪明,入于智慧海。

  就文殊菩萨而言,蒙藏地区佛教认为文殊师利已经是断尽烦恼障和所知障,圆满了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的佛。文殊菩萨以佛教的大慈大悲、行愿无尽、乘愿再来的入世精神,以菩萨的形象出现在五台山。文殊菩萨又以显宗和密宗的形式教化普度众生。

  在《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和《无上瑜伽部大威德金刚十三尊成就仪轨》中都记载说,文殊菩萨即是宗喀巴大师来宣说显密佛法与乐人天的。宗喀巴大师在真实义上与文殊菩萨并无差别,但在不了义应化众生的见相中,他是在石山与雪山之间各个静修地中来修行,祈愿与本尊及上师无别,以大力积修善业,并对诸部大论详细研读,依靠这三者结合的体验,得到了对于中观的新见解,以论述缘起的形式写下了对佛陀的赞颂及善说心要。

  《上师供养仪轨》中说:“上师即本尊、佛、空行母、菩萨、护法等。”

  《献沐浴仪轨》中亦云:“诸佛如来汇集身,本性乃是金刚持,佛法僧三宝之根本,敬礼传承诸上师。”

  雍和宫嘉木扬·图布丹图老师指出:“上师是一切善功德之源,尽诸佛未尽之责,替诸佛行事,引度苦海众生拔苦与乐者,是人天导师释尊教证二法纯真法脉的继承者和弘扬者,不是随便一个什么人就可以担当这个重任的。”

  拜上师如就医,若逢到良医,可以治好病,逢到庸医不但病治不好,还会要命。病中最可怕的不是影响肉体的疾病,而是影响精神健康的疾病,因为前者只影响今生一世,而后者却能影响万世。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提到:

  “如病应知断病因,当得乐住应依药,

  苦因彼灭如是道,应知应断应证修。”

  这里解释了四谛的因果关系,释尊发现了众生烦恼的根本问题:是苦、集,又告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是道、证,这样精进于四谛的修持,即能离苦得乐的方法与究竟解脱的结果。

  在蒙藏地区,佛教信仰的最大特点在于僧侣的护持,他们认为僧侣是佛弟子的再来。这些再来的僧侣之中有上师,笃信上师及僧侣的即是蒙藏地区的佛教信徒;这样,释尊和及其教法和作为佛弟子再来的僧侣,构成了佛、法、僧三宝。不过,蒙藏地区的佛教,在三宝之上又增加了上师,即:“上师、佛、法、僧”四宝,即: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顺序。蒙藏地区佛教认为,有“佛、法

佛教宣传法规知识讲座视频

、僧”三宝,但是没有上师的指点而引进佛门,无缘与佛教结缘;所以,上师的作用和存在十分重要。

  图老师说,学习佛法,一定要象常啼佛子(rgyalsrasrtagtuJu)一样,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去修持佛法,一定要象善财童子(gshonnunorbzaG)一样,依靠相信上师学习佛法,保持耐心,永不知足地学习佛法,与乐人天及一切有情。

  即身成佛的大成就师冒觉巴说:“苦修成佛难致信,信仰成佛我不疑。只要意念不离师,不会念经也可以,不会坐禅也可以。”

  《华严经?树庄严》中说:“心中常念恩师,诸事如愿遂成。”

  图老师说:印度的原始佛教,就不分佛和上师的关系;所以,皈依三宝,把释尊尊称为大沙门、大比丘。佛教传到蒙藏地区以后,蒙藏地区佛教认为,没有上师的话,有佛、有法、有僧,我们也无缘亲近他们;与佛、法、僧有缘全靠上师的指点引见,才有修持佛法的缘分和机会。所以,首先要发心皈依上师,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fjlw/201408/t20140826_221853.htm

以上是关于佛教-凯朝:何为上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凯朝:何为上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666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