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殊菩萨-农历四月初四,恭迎文殊师利圣诞!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0-19 11:2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殊菩萨-农历四月初四,恭迎文殊师利圣诞!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殊菩萨-农历四月初四,恭迎文殊师利圣诞!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农历四月初四,恭迎文殊师利圣诞!

2020年4月26日,农历四月初四,乃是智慧化身文殊师利菩萨圣诞日

文殊菩萨-农历四月初四,恭迎文殊师利圣诞!
文殊菩萨-农历四月初四,恭迎文殊师利圣诞!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在佛教圣地五台山,每逢文殊菩萨圣诞日,世界各地的十方信众纷至沓来,进香、供灯、礼拜,祈愿祝福,盛况庄严,蔚为壮观。

今年,因为疫情因素,寺院暂时关闭,不对外开放,不举办聚集性法务活动,僧众在各自僧舍禅房里诵经祈福,祈愿疫情消除、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回向各位护法善信:福慧增长、健康平安、吉祥如意。

文殊菩萨-农历四月初四,恭迎文殊师利圣诞!
文殊菩萨-农历四月初四,恭迎文殊师利圣诞!

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菩萨梵名Manjusri,汉译有文殊师利、曼殊师利、妙德、妙吉祥等名。

佛教知识见一切生灵

由于祂在所有菩萨中,是辅佐释尊弘法的上首,因此也被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载:文殊菩萨为印度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之子,生时屋宅化如莲花,由其母之右胁出生,身紫金色。

出生即能言语,后诣诸仙人所求之出家法,因酬对者无,故至佛所出家学道,为左胁侍。

在所有大菩萨中,大智文殊菩萨不只是四大菩萨中“大智”的象征;

大智文殊师利菩萨,被尊为“三世觉母”——过去、现在、未来无量诸佛,皆由文殊智慧而生,所以被称为“智慧第一”。在初期大乘佛教中,他是最具崇高威望的菩萨,大乘佛教经典,很多以他为主体,且形成了独特的“文殊法门”——智慧法门。

佛教有两大核心:慈悲与智慧。大家所熟悉的观音菩萨是“慈悲”的化身,而文殊师利则是“智慧”的表征。他代表了勇于追求生命真理而获得解脱的美好理想。透过文殊,能让人领悟到大乘佛法的核心精神。

文殊

佛教知识声闻缘觉乘何意

法相

文殊菩萨-农历四月初四,恭迎文殊师利圣诞!
文殊菩萨-农历四月初四,恭迎文殊师利圣诞!

“文殊菩萨,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顶,左手持青莲华,右手执宝剑,常骑狮子出入,既年轻又威猛,却是无量诸佛母,一切菩萨师。”

文殊顶结五髻(代表大日如来的五智)、手持宝剑(表示智慧之利)、坐骑为一狮子(表示智慧的威猛)。

文殊手中的所持物,右为智慧焰剑,左为莲华上之般若经典。

象征文殊智慧出如利剑,可摧毁愚痴,般若智慧浩瀚如经卷。

我们平常见到的文殊菩萨多为仗剑骑狮之像,神圣庄严。但是,如果你愿意再深入一点,多了解一点文殊菩萨,就会发现这样一位大觉菩萨的行事作风,却常常出人意表,甚至是可以称之为胆大妄为、离经叛道了。

禅宗祖师爷们的“呵佛骂祖”在文殊菩萨面前简直是小儿科,因为,文殊菩萨曾经仗剑杀佛!

其经过,据《大宝积经》一五卷的记载,是这样的:大约有五百位菩萨,从用功修行中,已得到宿命智,运用这宿命智,观察自己的过去,发现多生多劫前,曾造作了极重罪业,不禁生起极大怖畏,时时刻刻忧愁恐惧,再也不能专心用功修行,亦即由于如此,不仅不能证得无生法忍,甚至有修行退转的可能。

文殊菩萨发现这五百菩萨有了这种动念,他知道若不能想方设法让他们继续精进,证悟到不生不灭的极慧,必然会前功尽弃,退转堕落。

照一般常情的办法,应该设法去开导他们,使他们继续如法修行。然而文殊菩萨却不这么办,反而手执利剑,于大众的面前,直向佛陀那儿走去,快要到达佛的左右,竟然举起利剑,欲向佛陀刺去!

以五逆罪说,文殊菩萨似乎欲犯出佛身血的大罪,但其实这正是文殊菩萨度众生的大方便。

这时佛陀止住文殊菩萨说:你要刺我,当然有你要刺我的理由,而我亦不怕你来刺,但是望你且慢一步,先想好刺我的善巧方法,然后再来行刺不迟,你认为怎样?

文殊菩萨经佛这样一讲,就止步在低头沉思,当他正在这样沉思时,佛陀又对文殊菩萨说:你要刺我是可以的,但必要善巧如法,否则的话,应当知道,你所得的罪,是很重大的!首先我得告诉你:

世间一切诸法,都是如幻如化的,我人的生命体,亦复如幻如化的,既没有实在的我,亦没有实在的人,试问你所执剑欲杀何人?将来又会受到怎样的殃报?我老实的对你说:

如有一个实在的人,你去将他杀死,才会构成你的杀害之罪,才会使你感受罪殃之报,既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我人之性是了不可得的,当然就无所谓杀害,亦无杀害重罪可得了!所以说,罪业的本性也是空的。

五百菩萨在旁听佛陀对文殊菩萨这样的开示,当下明白了罪恶之性本来是空寂的。修行者一旦证悟到空性,从前的业缘就会涣然冰释,心空一切法空,业障就消了。所以对过去所作的重罪,何必作无谓的忧悔!过去已然过去,未来尚未到来,真正应该把握的是现在。修行要注重当下,从心地下工夫。于是五百菩萨实时证得无生法忍。

在佛经中,文殊菩萨时常违反常规,胆大妄为,演绎种种方便,这是因为他成就了甚深智慧,具备博大的神通,所以才能处处表现出大乘佛教不可思议、洒脱自在的解脱境界。

文殊道场

文殊菩萨的道场在我国山西的五台山,也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无数信徒心中向往的圣地。

五台山位于山西忻州市五台县东北,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峰组成,其中五座环抱高峰,峰顶平坦宽阔,有如垒土之台。

佛祖释迦牟尼住世时足迹并未到过中国,但五台山却是在佛经中有明确记载的,由佛祖亲口说出是文殊菩萨的说法道场。

《华严经》记载:“东北方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一万人具,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佛教知识教案

。”

《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中说:“尔时,世尊复告金刚密迹主言,我灭度后,于南赡部洲(大地)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国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中国古称震那国,五台山亦在印度的东北方,上述二经提到的“清凉山”、“五顶山”,恰好符合五台山五峦巍然、气候清凉的特征。

汉明帝时,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等入中土后,以天眼神通观之,即知此山乃文殊住处,兼有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

唐时法藏著《华严经探玄记》卷15说:“清凉山则是代州五台山也。于中现有古清凉寺,以冬夏积雪,故以为名。此山及文殊灵应等,有传记三卷。”

唐华严宗四祖澄观在所撰《华严经疏》中亦说:“清凉山,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于中现有清凉寺,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

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表我大圣五智已圆,五眼已净,总五部之真秘,洞五阴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顶分五方之髻,运五乘之要,清五浊之灾矣。”

文殊菩萨十大愿

一、若有一切众生,所生三界,或我作他作随缘受化。

二、若有众生毁谤于我、嗔恚于我、刑害杀我,是人于我自他常生怨恨,不能得解,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三、若有众生爱念我身、欲心见我、求得于我,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四、若有众生轻慢于我、疑虑于我、枉压于我、狂妄于我、毁谤三宝、憎嫉贤良、欺凌一切、常生不善,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五、若有众生贱我、薄我、惭我、愧我,敬重于我、不敬于我,悉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六、若有众生常杀生命、卖肉取财,如此之心者,永失人身,不相舍离。

对报如是令发菩提之心,若有他人取我财物、我施财物、所得财物及不得者,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七、若有众生供养我者、我供养他者、听受我教、我受他教、同行同业,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八、若有众生广造诸恶、堕于地狱、无有出期,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九、若有众生纵恣身心、我慢贡高,故于我法中污埿佛法,一切诸罪,死堕阿鼻入诸地狱,从地狱出轮回六趣,入生死海,诸趣恶道,愿共有缘,同业同道随缘变化,当以救之,令得出离,愿共我有缘,发菩提心求无上道。

十、若有众生当于我法、若我有缘、若我无缘、同我大愿,曼殊师利言,我有大愿,以圣性力加持有情,令罪垢消减得入菩提,诸佛圣果。

文殊菩萨心咒(智慧咒)

发音:ōng ā rā bā zhā nà dì。

嗡 阿 喇 巴 札 那 谛。

梵文:Om Ara Pa Ca Na Dhih

藏文:Om Ara Pa Za Na Di

持诵此咒,可罪障消灭,获无尽辩才,所求世间,出世间事悉得成就,令众生智慧成就,且持此一

道家佛教入门知识点大全

咒就包含一切如来所说法,可以增长福德、智慧。

愿大家在文殊菩萨加持下,开启智慧究竟圆满!

文殊菩萨心咒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诸世界常安稳 无边福智益群生

所有罪障并消除 远离众苦归圆寂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wywz/wywznr/202004/t20200425_286104.htm

以上是关于文殊菩萨-农历四月初四,恭迎文殊师利圣诞!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殊菩萨-农历四月初四,恭迎文殊师利圣诞!;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659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