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妙华法师:如何将佛法融入生活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法-妙华法师:如何将佛法融入生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妙华法师:如何将佛法融入生活
2016年9月25日,应上海市虹口区下海庙住持圣缘法师之邀,上海宝山区药师道场萧泾古寺住持妙华法师继续在下海庙宣讲《地藏菩萨本愿经》,这是第十四次开示。下海庙的僧众、义工居士及其他有缘善信40余人聆听了法音。短短的两小时课程,内容却非常丰富,值得慢慢品味。这里仅做几点摘录:
1、相好庄严好度众
法师说,人今生的相貌是过去生修福积德的一种果报。佛菩萨为度众生修得相好庄严——“面如净满月,眼若青莲花”,让人们一见就生起恭敬之心、膜拜之心、出离之心和慕道之心。如果我们今生的相貌不够圆满,就要知道这是自己过去生做得不够好的结果,要行忏悔,同时今生应该更加精勤努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受持好戒律,弥补我们外相的不圆满,给自己加分。法师风趣地说,其实我们佛弟子是最大的追星族——追佛族,希望我们有生之年以及生生世世一直做一个追佛族。
2、广结善缘好修学
法师通过佛经里佛陀和众弟子路过鱼市场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想长久而正确地修学佛法,最好要融入既有良师又有益友的团队,因为一个人独自修学,很容易懈怠。另外,在一个没有出家人指导的居士团体里,也很容易走偏,把相似佛法当成佛法来学。但是要融入六和敬的团队,自己必须要广结善缘、多积福德,不然也会由于自身的原因而不能融入团队。
3、古大德为什么要行脚?
从阿罗汉到菩萨,需要修学非常重要的科目——六度万行。古代的祖师大德在修证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到处行脚参访,一方面是不断提高自身的修行,另一方面通过行脚广结善缘,增加接触社会大众的机会,所以古大德喜欢行脚,“游化世间,广度有缘”。
4、千金难买布施福
法师从光目女供养阿罗汉的故事,详细讲解了布施供养的种种功德利益。“千金难买布施福”,一个人布施行善之后,他的内心一定洋溢着幸福、法喜,这是千金难买的。当然,布施之心并非与生俱来,也是需要训练的,先从小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5、奉斋:新型的戒杀放生法
社会上的人喜欢在生日、孩子满月、百天、周岁、婚庆,甚至亡失亲人时大办宴席,不但大吃大喝,而且为了贪图新鲜口感,现杀活物,把饭桌变成了一个屠宰场。当我们很开心庆祝儿女诞生的时候,却把人家的儿女给杀了。本来庆生是一件很吉祥的事,但如果你的庆祝是建立在杀掉其他生命的基础上,你的生日中有血光出现,那就变得不吉祥了。所以法师还是力劝大家吃素,并且给大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戒杀放生法——奉斋。奉斋,就是请大家吃素斋,可以将放生的钱,拿到素食店买素斋,送给来店的客人、街上的行人、清洁人员、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等等,让他们这一天远离荤菜,也就减少了他们的杀心。社会上更多的人也会因为奉斋的因缘而品尝到素食的美味,进而接触
6、如何超荐去世的亲人
借由光目女超度母亲的事例,法师为我们介绍了亲人去世后的超度方法:第一,至诚念佛;第二,建造、塑画、供养佛像;第三,祈请僧众做超度法会。法师还以两则念佛人的感应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佛如何慈悲摄受、救度念佛人。法师同时也告诫说,若要念佛祈求平安健康,就一定要将佛法融入到你的生活当中,真正做到身心一如,切莫在佛菩萨面前表现虔诚,走出寺院大门,恶习依旧,不忏不改,如果那样,是接受不到佛菩萨的加持的。
7、让佛法生活化、大众化
法师说,弘扬佛法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只是讲经说法、听经闻法才叫弘扬佛法。如何让佛弟子随时随地提起佛念呢?法师建议将佛教元素带入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之中,让我们所吃、所穿、所用都含有佛教元素,这样我们就天天与佛同在、与佛同行,学佛的心就容易相续不断。同时要将带有佛教元素的产品设计好,要有现代感、时尚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将佛教文化融入社会大众的生活中去,利益大众。让大众感觉到佛法就在日常生活当中,真实感受到佛法的亲切、实在和实用,而不是玄乎其玄。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bty1/gdnr/201609/t20160928_242035.htm
以上是关于佛法-妙华法师:如何将佛法融入生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法-妙华法师:如何将佛法融入生活;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6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