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宗教学术论坛在北京举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宗教学-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宗教学术论坛在北京举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宗教学术论坛在北京举行
合影
佛教在线北京讯 2018年4月1至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辅仁大学宗教学系、华侨大学海外华人宗教与闽台宗教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宗教学术论坛“宗教、宗派与宗族”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行,两岸三校的三十余位学者与众多旁听观众参与了论坛。
4月2日上午,本届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楼第一会议室开幕。开幕式由我所孙帅讲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我所王宇洁教授,辅仁大学宗教学系主任蔡怡佳副教授,华侨大学海外华人宗教与闽台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范正义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执行所长张风雷教授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
论坛共设五场论文发表会,4月2日举行前三场,3日举行另两场。
第一场主题为“佛教:思想、制度与历史”,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张风雷教授和华侨大学刘守政副教授主持并评议,共有七篇论文发表。辅仁大学林佩莹助理教授首先发表的论文《<楞伽经>的习禅观——定慧之修的传统》集中分析了《楞伽经》所阐发的实修观,作者发现《楞伽经》对定慧位置的调整,正是日后南宗别北宗的理论关键所在。华侨大学张云江教授的论文《唐代国忌日佛寺行香制度考》试图表明,唐代国忌日行香制度是国家制度层面进行“佛教中国化”与“儒佛合流”的不容忽略的重要向度。随后,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张雪松副教授发表论文《浅谈中国佛教研究中的“宗派”问题》,他认为,中国佛教的宗派观念不断演变和积淀,二十世纪以来教内外逐渐形成的“八宗兼弘”的宗派认识模式,极大地影响了当代学者对中国佛教的理解与叙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博士生郑佳佳在《论契嵩禅宗谱系说对<付法藏传>“二十四祖说”
论坛现场
第二场主题为“基督教:观念与实践”,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孙毅副教授和钟智锋讲师主持。第一位发言人是来自辅仁大学的蔡怡佳副教授,她在《迈向心灵整体的朝圣行——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心灵与宗教》一文中,详细讨论了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开展,以及分析心理学与宗教之间的深度对话。华侨大学范正义教授的论文《基督徒在中国家族社会中
第三场主题为“伊斯兰教思想”,由辅仁大学蔡怡佳副教授和我所张雪松副教授主持,共有五篇论文发表,五位发言人均为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硕博研究生。博士生黄麟的论文《伊斯兰语境下
4月3日进行的第四场论文发表主题为“佛教与中国思想”,由华侨大学张云江教授和辅仁大学林佩莹助理教授主持,共有五篇论文发表。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温金玉教授的论文《律宗在北京——以清代潭柘寺为中心的考察》通过对潭柘寺律宗谱系的探讨,折射出清代律门宗统的分灯,以及当时王权对教权的主导。随后,华侨大学的两位硕士生先后发表论文:杨诗琪的文章《现代化语境下庙会的功能初探——以泉州开元寺庙会为例》试图从泉州开元寺的历史地位、前世今生以及各方对开元寺庙会的理解入手,挖掘传统庙会的当代价值;叶根灿的文章《马一浮六艺思想初探》依照中
最后一场主题为“道教与民间宗教”,由华侨大学范正义教授与我所曹南来副教授主持,共有六篇论文发表。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周金琰副秘书长的报告《妈祖信仰与中华文化走出去》力图说明妈祖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具备了向全世界传输中华文化价值的能力。华侨大学刘守政副教授的论文《是传统的守护,还是利益的诉求?》,集中探讨中国传统社会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运用固有文化资源,运作并维持住一片不合法却合情合理的信仰空间。接着,辅仁大学的三位博士生依次发表三篇关于民间信仰的论文。陈祈蓁的论文《从互文性观点谈宗教音乐创作——以一贯道发一崇德<崇德颂>为例》通过分析一贯道发一崇德的音乐《崇德颂》的歌词文本,揭示崇德道场的领导模式与道亲信仰的理论特点。彭嘉纬的论文《三圣母共享碧霞元君封号考辨》试图表明,在道教神祇顺天、天上(天后)、泰山(天仙)三位圣母的历史敕封中,何以会出现互相侵夺同一名号的原因。石康平的论文《台湾西王母信仰初探》则探讨了台湾母娘与昆仑山西王母信仰的历史渊源、母神信仰与孝道敬祖的融合,以及“契子女”的宗教与宗族之情。最后,华侨大学硕士生王成良的文章《妈祖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历史和现实作用》清楚地展现了妈祖文化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
以上五场研讨氛围活跃,与会学者就每篇论文的内容与观点作了深入热烈的讨论。在张风雷教授的主持下,三校代表在闭幕式上广泛交换了意见,大家对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一致给予高度评价。最后,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宗教学术论坛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中圆满落幕。
海峡两岸宗教学术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与台湾辅仁大学宗教学系创办于2007年,后华侨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加入论坛。论坛每年举办一次,由两岸三校轮流承办,在两岸的宗教学术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2019年第十三届论坛将由辅仁大学宗教学系承办,主题为“神异与鬼怪”。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fjlw/201804/t20180408_254223.htm
以上是关于宗教学-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宗教学术论坛在北京举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宗教学-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宗教学术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6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