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丁安民: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献给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丁安民: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献给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丁安民: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献给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
玻利维亚报恩寺、中华佛教协会会长丁安民在论坛上讲话
(南美报恩寺)
佛教在线莆田讯 2018年10月30日下午,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中美欧佛教分论坛中,玻利维亚报恩寺、中华佛教协会会长丁安民以“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献给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为题在论坛上发言。全文如下:
慈云广布降法雨,梵音宣流度众生。在这金风送爽的美好时节,我们相聚在享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莆田。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同愿同行,开大法筵,宣妙法音,可谓诸佛护念,大众欢喜,因缘殊胜,善妙吉祥。今天,我有幸代表南美报恩寺在这里与诸位高僧大德一起探讨,互鉴交流,并虔诚向高僧大德学习佛法,我深感荣幸,同时对中国佛教协会、中国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多年来对南美报恩寺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佛教的起源距今有2500多年,诞生于有96个门派之多、且以探求生命奥秘为本务又宗教遍布林立的古印度。释迦牟尼佛宏法不久,就使佛教在互不服输,各自为教的诸大门派中站稳了脚跟,并被众教派
佛教真正对社会人生的影响和帮助是通过宣传弘扬佛法博大精深的生命奥义,来达到对生命现象和过程的掌握的。这些年来,南美报恩寺以普度南美众生为目标,让报恩寺成为实现弘法利生的平台。虽地处遥远的玻利维亚,但在除夕、中秋等我国传统佳节,报恩寺都一如既往地举行诵经、祈福法事,不定期举行讲经闻法活动,在大使馆、总领馆的支持下,应邀出席当地各大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利用每一个平台弘扬佛法,这些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肯定与期待。为佛教走出国门,为伟大祖国增光添彩做出了努力。
结合这些年的心路历程,今天,我着重与各位高僧大德就佛教走出国门的一些思考进行交流互鉴。
人类的每一种文化形态,就像自然界中的一个物种,各有其位,各有其命。文化多元化的根本意义正是根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可替代性和相互补充性。佛教经常讲现在处于末法时期,佛教的发展面临许多考验。在全球化的背景中,中国佛教的多元性、开放性与包容性正得到日益彰显。不同文化、不同历史背景的社会对佛法有着不同的需求层次和理解方式,中国佛教的上述特性恰好有利于克服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落差,实现佛教的跨文化、本土化的传播,从而令佛教的声音能够贴近异域的人情风俗,使佛教的实践易于适应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当地人的思维模式。而佛教走出国门是佛教适应全球化推动自我革新的必然需要,是适应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需要,是宣传我们党的宗教政策,正言正行的必然需要。
一、发挥佛教民间外交积极作用
中国佛教是一个大国佛教,我们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佛教徒,有极悠久的历史,有最多的寺院,有最完整的经典,有最丰富的仪轨,还有最完善的组织等等。佛教要争取更多的信众,获取更大的地盘,产生更大的影响,创造更多的效益,就一定不能忽视民间外交这条道路。这是宗教的要素之一,也是宗教发展的规律。现在和平与对话是世界宗教发展的趋势,教内教外人士都意识到,只有对话才能保持各自的宗教和平与安全。在这个意义上,宗教的民间外交无疑对宗教对话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和谐世界始于和谐宗教,和谐宗教产生于对话与合作。中华民族在悠久历史中积淀的深厚文化及宗教融合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当今世界如何超越不同宗教在终极信仰上的差异并达致多元宗教和谐共处,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和现实启示。在国家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历史背景下,我们要用更加开放的思想去认知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国际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地介绍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寺院经济的发展,佛教的输出能力增强,当代中国佛教民间外交的前景十分看好。在外交形式不断多元化的今天,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重要,“公共外交”超过了官方外交模式,将本国的文化与价值观传递到世界,让整个世界通过“公共外交”的影响力来认识中国,使中国精神和价值观成为普世性的价值观,这也是中国佛教民间外交的任务之一。
二、丰富佛教文化传播手段
在大力倡导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国门时,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佛教文化也需要尽快确立“走出去”的战略。佛教文化如果能够搭上便车、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包裹之中,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丰富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具有积极的意义。佛教团体可以对佛教文化进行精心包装、明确品牌,通过文化巡演、合作研讨、书画交流等形式,展示中国佛教文化超凡的魅力,让世界人民了解完整的、全面的、真正的中国佛教文化。带着佛教“走出去”的过程远比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语言障碍”。 中国汉传佛教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远远不及日本的禅宗和中国藏传佛教的密宗,但他们却又无法避开汉传佛教,使得西方人有机会从中了解到一点点有关汉传佛教的精神与特色,但奇怪的是,为什么就没有汉僧向他们宣扬呢?他们是多么渴望能够直接了解汉传佛教中大乘菩萨思想的精髓与要义。日本佛教对汉传佛教经典及其重要文献的整理、汇编,并再次辗转英译等堪称功不可没,为西方人了解汉传佛教提供了一种最佳途径。日本禅宗虽独树一帜,但未能完全摆脱中国禅宗的风格,无形中仍有一种弘扬中国禅的味道。密宗其形式迥异,但仍为中国大乘佛教八宗之一,其中所蕴含的大乘菩萨思想与终极目标殊途同归。如今密宗在欧美国家较为流行,这当然与喇嘛们的语言能力和努力弘法是分不开的。我们在此发现很多走出国门的喇嘛们大都能说一口娴熟流利的外语,而走出国门的汉僧们在语言方面几乎毫无优势可言,不过现在已有所改观。可以想见喇嘛们在国外开辟的道场,所纳的贤才,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身为汉传佛教僧人的我们,应该为此汗颜。究其根源,打破语言的障碍,徜徉穿梭于国际间,宣扬正统的教义,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齐心美化我们共同的家园,方能真正凸显中国佛教走向世界,在世人心中拥有真正属于佛教的地位。 开展佛教图书翻译、举办多语种法会、开设不同层次的外语课程,特别设置佛教术语的教学内容,是走出国门的基础。同时,注重“海外华人的精神凝聚”,选择在中国重大传统节日举办法会,如在“九九”重阳节举办孝亲敬老主题法会,在清明节举办祭祖法会等,能够更加容易的获得认同感。华人、华侨在国外生活的时间再长,也不一定习惯当地宗教,而佛教很容易得到认同,可以起到团结的作用。中国佛教重视融入本土文明,提倡以理性的精神,通过交流、对话等非暴力方式进行不同信仰上的沟通与互鉴。在历史上,佛教曾以它慈悲包容的精神,深刻影响和塑造了南亚、中亚、东亚等广袤地域的宗教意识与文化形态,为促进不同文明的和平共处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佛教与中亚各国形成宗教文化交流与对话机制,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各种极端主义的滋生土壤。在本土化方面,针对当地人性格更开放,更喜欢与人交流的特点,应有意识地安排互动性强的环节,以“聊天”的方式
三、发挥先贤的榜样力量
以玄奘、鉴真等古来大德的中国文化传承者,他们所起到的示范作用,是佛教界学习的榜样。他们为了将中国佛教与文化传到海外,不辞艰辛,克服万难,实践了佛教民间外交的责任,并最终取得了成功。这种精神已经超越了佛教,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佛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致力于探索个体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同时也致力于追求人类社会的和平与福祉。佛教徒修行的目标是圆满智慧与慈悲。佛教里的智慧,非常强调“无常”和“无我”,“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无常指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以变化的形式而存在。因为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存在种种的可能性,使人们愿意努力,希望事物朝着好的方面发展。正信的佛教徒面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与努力进取精神,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的一种体现。盛世大国的背景,给中国佛教界提供了新契机。我们作为中国的佛教传播者,不仅应该以“敬业”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还应该为我国的民间外交与宣传中国文化做出更大贡献。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方面,应当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不宜仅仅局限于佛教在信仰层面的单一价值,佛教本身还有公益慈善、伦理道德、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的价值。因此,我们广大佛教界人士应从自身方面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开拓各种形式的服务社会的途径和渠道。
南美玻利维亚报恩寺历时十余年的修缮,到目前已有了一定规模,美化改变了一方环境的同时,也吸引着众多的眼球。美丽、庄严的建筑物无声地在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默默地向当地民众展示着佛法的伟大、庄严、神圣!它将在南美洲中心腹地玻利维亚生根、开花、结果、惠及南美众生。但更需要有关方面关怀,需要实际层面的支持,才能延续,发展。个人的力量在海外毕竟有限。如:汉语教学,少林武学,让佛学从有我开始吸引当地民族。南美民族跟中华民族有差异,当地以天主教、基督教为主,佛教才刚进入他们的视线,但少林武僧刚柔并济的佛教形象则深入人心,实是一方便法门。外来的文化,宗教能否站住脚,需要思考。南美人热情奔放,喜爱热闹,思想单纯,以我之见,传统形式上的佛教理论,没有西班牙语佛经可用,不太切机,而热闹的少林禅颇能吸引当地族群,从武开始引领进门,加之汉语教育,能收效于当代,功利于千秋!
佛教带着宏法利生的使命来到世间,在历朝历代的国家和人民的理解与支持中,漫步千余载,目睹见证了中华民族曲折向前的奋斗发展历史,共同筑就了独一无二的东方智慧文明。所以,佛教更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千载一时的昌明盛世的再度和平崛起。佛教在新时期要能阐扬自身的思想精华,赋予时代精神,创造性转化,焕发出新的风采,承负护国利民的责任担当,发扬慈悲济世的精神情怀,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中国佛教的伟大,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bty1/gdnr/201810/t20181030_271000.htm
以上是关于佛教-丁安民: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献给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丁安民: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献给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