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鱼踪鸟迹往净土,红尘不迷亦不离——追思茗山长老圆寂二十周年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0-18 03:4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鱼踪鸟迹往净土,红尘不迷亦不离——追思茗山长老圆寂二十周年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鱼踪鸟迹往净土,红尘不迷亦不离——追思茗山长老圆寂二十周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鱼踪鸟迹往净土,红尘不迷亦不离——追思茗山长老圆寂二十周年

佛教-鱼踪鸟迹往净土,红尘不迷亦不离——追思茗山长老圆寂二十周年
佛教-鱼踪鸟迹往净土,红尘不迷亦不离——追思茗山长老圆寂二十周年
今年是镇江焦山定慧寺方丈和尚上茗下山长老示寂二十周年,焦山定慧寺僧俗四众也于近日举办了纪念活动。茗山长老历任中国佛教会理事;定慧寺、栖霞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余生也晚,未曾亲炙长老教风,所闻多为长老在海外的余音。茗山长老法名传薪,蒙东初老和尚择为法嗣后,成为中国禅宗——曹洞宗祖师洞山良价下第四十八代法脉传

古代佛教知识

人。茗山长老之所以在教界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不仅因其精研教理、严持三学、通达三藏、诗书并茂,更在于长老将爱国爱教、弘法利生融入毕生的修持和行履,将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结合当作一生奉献的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茗山长老毕生奉行“人间佛教”的佛教现代化、中国化理念,全面助力于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人间佛教”思想源自近代中国佛教界巨擘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理论。对此,茗山法师的诠释是,以融合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佛教文化,在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的当今世界,攫取其中安定身心的方法,引导人们追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美化日常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茗山长老对佛教理论的阐发,在今天犹可为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者所借鉴。
茗山长老的爱国爱教体现在弘扬“庄严国土”的实践中。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不同地区的佛教团体各有所长,其中,对太虚大师以来佛教中国化、现代化倡导最力的、最卓有成效的,是中国台湾的法鼓山和佛光山,而这两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佛教团体的创始人都是由镇江焦山定慧寺培养出来的,也都与茗山长老有难以解开的缘分。法鼓山推动的“人间净土”和禅宗文化、佛光山倡导的“人间佛教”实践,与茗山长老促使佛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努力遥相呼应。改革开放以来,茗山长老成功地将佛教发挥为建立、加强两岸关系的纽带,为祖国的统一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茗山长老与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同为定慧寺方丈东初老人的法子,有同门情谊,二人又都传承了焦山曹洞宗的禅宗法脉,同担法脉。1988年,圣严法师奉送东初老人舍利回归祖庭塔院建塔纪念,茗山长老真诚地邀请法师接任焦山定慧寺方丈。法师认为,如果延请这位德学兼优的禅学高僧,必能借其影响力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贡献。岁月流逝,当时的愿望虽未能成行,但两山之间的法谊并未如今日的塔院一样乏人问津、蔓草丛生。圣严法师有感于茗山长老对历代祖师的慎终追远和对焦山同人的亲切关怀,感慨道:“飲水思源,法乳常哺。我的意思,就是海外同人不忘焦山”。 1996年,圣严法师率领300多人的参学巡礼团赶赴镇江焦山定慧寺朝拜

收获佛教知识

祖庭。1998年,茗山长老继四年前访问法鼓山农禅寺后,再

佛教知识文殊菩萨讲解

次到访法鼓山。在台北安和分院,两山长老均表示此次相聚,除了有老友重逢的喜悦,也代表两岸法脉同源、同流的历史意义。茗山长老圆寂时,法鼓山更派出监院法师出席赞颂大典。焦山佛学院成立后,法鼓山也在师资交流、图书文献方面给予大力帮助。
茗山长老担任焦山佛学院教务长时期,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法师是佛学院的学生。星云法师1989年回乡探亲,茗山长老对僧侣教育的投入和呼吁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星云法师曾谦虚地说:“我虽然自感不才,但同样热心教育,只是与他的发心相较,自觉还是相距甚远”。自此之后,星云于1994年、2013年三访焦山,他感慨:“世界佛教看中国,中国佛教看江苏,江苏佛教看镇江”。 2017年,江苏佛学院焦山学院落成,星云法师担任名誉院长。可以想见,茗山长老佛教教育方面的长期耕耘,与星云法师结下了深厚的因缘,为推动两岸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回到茗山长老与圣严长老、星云长老所倡之“人间佛教”、“人间净土”的要义,均不离太虚大师“人生佛教”中所疾呼的,对“教制”、“教理”、“教产”三大方面进行改革的诉求,这也正是推动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方向。茗山长老曾对教界戒律松弛、青年僧众不谙教理、高僧大德后继乏人忧心忡忡,更对打卦算命、烧钱化纸、说大妄语等迷信活动藏身寺院痛心疾

有没有佛教知识

首。时至今日,在长老继承人心澄大和尚的带领下,我们看到焦山的寺院不断出新,佛学院的建设蒸蒸日上,相信新一代的大德高僧一定能扫清一切污泥浊水,激浊扬清,澄清对于佛教只是“赶经忏赚钱”、“消极遁世”的误解,秉持长老遗志,发扬焦山定慧寺的禅宗文化特色,将爱国爱教、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针继续贯彻落实。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wywz/wywznr/202106/t20210601_292226.htm

以上是关于佛教-鱼踪鸟迹往净土,红尘不迷亦不离——追思茗山长老圆寂二十周年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鱼踪鸟迹往净土,红尘不迷亦不离——追思茗山长老圆寂二十周年;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583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