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菩提心-净土法门法语:怎样“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0-12 18:1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菩提心-净土法门法语:怎样“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菩提心-净土法门法语:怎样“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语:怎样“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

护持学佛网

佛教知识六根是什么

 

世界史中的佛教知识点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51集 2014年12月24日 讲于 香港

  “菩提心”是真心。“菩提”翻作“觉”,菩提心就是经题上的“觉”字。“清净、平等、觉”,“清净”,阿罗汉的心;“平等”,菩萨的心;“觉”就是菩提心、佛心。

  “菩提心”怎么讲法?可以经论合参,《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解释的“菩提心”的体是真诚心。“菩提心”的作用,对自己的,自受用叫“深心”;对待别人,

佛教知识试卷

他受用的叫“慈悲心”。对人要慈悲。

  “深心”是什么意思?古德注解是好善好德。喜欢伦理道德,喜欢断恶修善,这自受用。对待别人一片慈悲,“悲”是拔苦,众生有苦,帮助他离苦,这叫“悲心”。让他得到快乐、得到幸福,这是“慈”,这是慈心。总而言之都是一个爱心,真诚的爱心,无条件的爱心。

  大乘佛法——同体的爱心,上跟诸佛菩萨同体,下跟一切众生同体,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自性是真心。所以惠能大师说,“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就是整个宇宙,从哪来的?从我们念头生的。善念生出三善道,恶念生出三恶道,善恶念头没有了,六道轮回就不见了。大乘佛法说的常常存菩提心,这个人就是菩萨。

  我早年在美国讲“菩提心”,我是用《无量寿经》的经题,“菩提心”的体——真诚,我用这两个字。自受用,“清净、平等、正觉”,这自受用;末后一个“慈悲”,他受用。我用十个字来解释,容易懂、容易体会,“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菩提心的本体,就是《观经》上所讲的“至诚心”。

  “至诚”是什么?真诚到极处叫至诚。自己对自己要清净、要平等、要觉悟,别的我都不要,我只要这个。

  清净,没有染污;平等,没有分别。有分别,就不平等;有染污,就不清净。

  什么是染污?烦恼是染污,经教常讲的“五种见惑”、“五种思惑”是染污。

佛教必须了解的27个知识

  “五种见惑”是“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

  “五种思惑”是“贪、嗔、痴、傲慢、怀疑”,这是染污。

  把这个地方放下,“清净心”现前,阿罗汉的境界;再往上提升,不分别、不分别,“平等心”现前,分别就不平等了;最后再向上提升,“觉”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现前了,佛教也称为“圆觉”,圆满的觉悟,这就成佛了。菩提心是根本,用这个心。

  那什么是“菩萨道”?“菩萨道”就是“菩萨业”,就是“菩萨行”,我也用十个字——“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最后归净土。

 “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作为总结,所以我用二十个字叫“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下载DOC文档 在学佛网发布文章编辑或删除 微信分享

本文评论合计条,点击查看或发表评论点击一边查看文章正文内容一边评论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菩萨业 菩提心)

净界法师:菩提心所引生的出世间的利益 

净界法师:菩提心所引生的世间的利益 

悟道法师:《无量寿经》所讲的教训,就是发菩提心 

印光大师:孝心即是菩提心 

净界法师:忘失了菩提心修诸善法那都是魔业 

劝发菩提心 慎勿穿皮草 

家人的和睦相处也是菩提心 

持午是为了激发众生的菩提心和慈悲心 

昌臻法师:发菩提心和修学净土 

净界法师: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 

索达吉堪布:大乘修行人一定要发菩提心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猜你还对这些相关资料感兴趣(全部:菩萨业 菩提心 )

为发菩提心、以菩萨道为志业的仁者贺──序吕姝贞《劝 

有关菩提心的小故事 

“发菩提心 一向专念”随笔 

传喜法师答:如何在生活中真正的去实行这个菩提心?在 

生西法师答:在修菩提心时,观想王如意宝,还是观想达 

海涛法师答:如何才能不忘失菩提心、大悲心? 

生西法师答:菩提心和我执的关系 

传喜法师答:如何在生活中,落实发菩提心? 

生西法师答:《入行论》里说:“珍贵菩提心,众生安乐 

宗萨钦哲仁波切答:如何修菩提心? 

昂江扎西仁波切答:仅修出离心与菩提心是否足够 

宗萨钦哲仁波切答:如何修菩提心?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4010.html

以上是关于菩提心-净土法门法语:怎样“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菩提心-净土法门法语:怎样“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357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