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净土法门法语:中国在千万年前,老祖宗就发现了“人性本善”,,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人性本善-净土法门法语:中国在千万年前,老祖宗就发现了“人性本善”,,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语:中国在千万年前,老祖宗就发现了“人性本善”,,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
护持学佛网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86集2015年3月2日讲于香港
老祖宗怎么教我们?
孩子一出生,睁开眼睛他就会看,他耳朵就会听,虽然不会说话,他还在怀抱当中,他看得很清楚、听得很清楚,他就学会了。所以这个扎根教育三年,一千天,他出生满一千天,这是扎根教育。这个根要没扎好,以后可难了。他长成习气了,要他改不容易。
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一举一动都要有规矩,都要有礼节不能随便,孩子就学会了。
圣贤的祖宗们,把这些理念、智慧、方法、经验都写在文字上,《三字经》前面八句,就是中国传统教学的理念跟方法,首先要承认、要肯定“人性本善”,说人性本恶是错误的。“人性本善”,我们过去在汤池做实验,实验出来了,我们不再怀疑了,人性真的是善。所以“性相近,习相远”。“相近”大家都一样,本性,大家都一样、都是本善。习性变了,形成习惯,养成不好的习惯很难改,那是习性。所以古人看到这个情形,才想起教育重要,“苟不教,性乃迁”,你要不好好教他,他变坏了。他本来是个本善的人,以后变成不善,变成恶人,这教育多重要。
中国在千万年前,老祖宗就发现了,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怎么教法?“教之道,贵以专”。这是中国教学的理念,不能教很多,教很多教杂了,不行,教杂了,孩子会胡思乱想,他同时装东西太多了,所以不可以,只能教一门。一门什么?他能专注。决定不能同时教两门东西。像唱歌、跳舞这个没关系,这等于是运动,体育。教他读书决定是一本,一本念完之后再念第二本,不可以同时两种东西同时教。现在学校排课它就不一样,第一堂课跟第二堂课,就科目不一样,头一堂语文,第二堂数学,第三堂外国语,乱了,小孩很辛苦,很难学到东西。
所以中国人教法,是一样一样教,你看语文,语文最重要,所有一切学术的根本,所以它排在第一。
教孩子从哪里教起?认字,识字教起,把说文可以跟游戏合在一起,他学得很有兴趣,学得很快乐,他就学会了,三年,能够把《说文解字》五百四十个部首学会,根扎下去了,以后学什么东西都好,他就有悟处,他才会开悟。
所以“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就是“教之道,贵之专”,这个方法好!
小孩再小,你不用方法,他也会胡思乱想,他也有妄想、有杂念,这就不好了。如何把他妄想,杂念堵死?就叫他读书,一遍一遍读,不必讲解,读上一千遍,他开悟了,他自己明白了,为什么?智慧开了。
所以读书的方法就是对于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喜欢读书,就叫你
开悟,就是读的书老师没有讲他全懂,这个时候讲给老师听,老师给他印证,点头,对;或者哪个地方错了,就是错了,不必讲出来,让他下一次再悟入。你要把它说出来了,悟门就堵塞了,他就没有机会悟了。所以老师不告诉,老师只教他念,好好的一直念下去,念到最后全明白了,老师的任务。
读书是持戒,一遍一遍的去念是修定,“戒、定、慧”,定了之后开智慧,这种方法外国没有,只有大乘佛法里头有,只有中国传统文化里头有。
本文评论合计条,点击查看或发表评论点击一边查看文章正文内容一边评论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4896.html
以上是关于人性本善-净土法门法语:中国在千万年前,老祖宗就发现了“人性本善”,,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人性本善-净土法门法语:中国在千万年前,老祖宗就发现了“人性本善”,,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3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