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法语:2014净土大经科注,法语菁华汇集(一)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0-09 16:5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法语:2014净土大经科注,法语菁华汇集(一)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法语:2014净土大经科注,法语菁华汇集(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语:2014净土大经科注,法语菁华汇集(一)

护持学佛网

九年级佛教知识大全人教版

佛教知识的增加

  1. 佛教里面称佛陀、称菩萨、称阿罗汉,这统统是梵语音译过来的,所以我们对于这些名词的含义,一定要有清晰的概念。佛陀是什么意思?梵文的原意是觉者,就是觉悟的人,一个真正有智慧、有觉悟的人,这称佛陀。第二个学位菩萨,菩萨有觉悟、有智慧,但是没有圆满,他还在学习。但是菩萨毕业了、学圆满了就叫佛陀;还没有毕业,还没有达到圆满,称菩萨。第三个学位是阿罗汉,阿罗汉是刚刚开窍,刚开始觉悟,当然他觉悟的程度比不上菩萨。阿罗汉是刚刚开悟,明白宇宙人生真相,但是他明白的比不上菩萨。

  2. 说到「专修专弘」,必须要具备的条件,「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三桩事情难,难能可贵,真正做到了,没有一个不成就。做到必须要具足三个条件,第一个老实,第二个听话,第三个真干

绍藏传佛教知识

。老师要看的学生没有别的,什么条件?就是老实、听话、真干,你能够有这样的条件,他愿意教你。一个人在世间,最重要的是什么?要有传人,你的道、你的事业要有人继承,一代一代传下去,这才对得起父母、对得起祖先

佛教知识阅读

、对得起老师。

  3. 释迦牟尼佛说法只有一个目的,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教什么?佛教我们离苦得乐,这是佛菩萨在世间唯一一个目的。佛知道,众生苦从哪里来的?从迷惑颠倒来的;乐从哪里来的?乐从明白来的、觉悟来的。所以苦乐是果报,因呢?因是迷悟,迷了就苦,觉悟了就乐。于是佛用什么方法帮助人离苦得乐?用教学,教学帮助你破迷开悟,迷破了苦就离开,觉悟了乐就来。开悟就自在快乐,那个乐不是欲望的刺激,是从内心里头流出来的欢喜。

  4. 教学,一定要接受教学的人能够信受奉行,他就得到利益;他不能相信、不能接受、不能落实,那只是阿赖耶里头落谢种子,这一生得不到受用。如果信受奉行,这一生决定得利益,不分男女老少。

  5. 念佛人,生知道从哪里来,死知道到哪里去,快乐,一丝毫忧虑没有,一丝毫恐怖没有。一切时、一切处佛号不要离开心里头,心里头时时刻刻都是佛,成就我们往生的品位,我们这一生没有空过、没有白来,真正成就了。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下载DOC文档 在学佛网发布文章 编辑或删除 微信分享

本文评论合计条,点击查看或发表评论点击一边查看文章正文内容一边评论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6314.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法语:2014净土大经科注,法语菁华汇集(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法语:2014净土大经科注,法语菁华汇集(一);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226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