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净土法门法语:守住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能成就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弟子规-净土法门法语:守住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能成就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语:守住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能成就
护持学佛网
1 现在我们这一代的人扎根的教育是什么?是电视。你们想想看,现在小孩一出生睁开眼睛看什么?看电视,在电视里面学,学暴力、学色情、学杀盗淫妄,这是他的根,这还得了!这个要把圣贤伦理道德教给他,那多费劲!所以现在愈来愈困难了。尤其现在的法律学外国,跟着外国人走,问题严重,为什么?父亲不能教儿女,老师不能教学生
2 所以亲近善知识,没有孝亲尊师的心,你就得不到东西。我们跟老师还能得一点点,得个老师百分之一,不敢说多,靠什么?靠小时候父母教的孝亲尊师。现在人不懂,没有这种心态,你就学不到东西,尤其现在的学生心浮气躁。从前我们对心浮气躁没重视,说说,现在提到这句话,我们真正看到了,而且看到危机。所以说我们想办班,到哪里去找老师?今天几个好老师,叫凤毛麟角,到哪里去找?每次他们办「幸福人生讲座」,还能找到七、八个老师,不容易!我觉得这是三宝加持。是不是佛菩萨应化的不敢讲,但是在理上说是有可能。这些老师那么热心,不辞辛劳来跟大家讲课,讲得那么样感动人,谈何容易?我们看到很欢喜,人数虽然不多,但是这些老师如果说不退心,认真学习古圣先贤,他们将来的成就不可思议。这也得要大众有求好的心,才能得到佛菩萨的感应,所以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3 今天真正的好事,我们要怎样培养下一代优秀的老师,儒释道都缺老师。谁来干?劝人不如劝自己,自己真正觉悟,真正回头发心,这个事情没人干,我来干。真干,真能成就,得守住两个条件,这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前最后留下来的遗教,第一个是"以戒为师",第二个是"以苦为师",你得具备这两个条件,你就能成就。什么是戒?《弟子规》是戒,《感应篇》是戒,那是戒律的根本。世尊在世,没有《感应篇》,没有《弟子规》,世尊的教学是从小乘开始,在鹿野苑讲《阿含经》十二年。《弟子规》的教义,《感应篇》的教义,在《阿含》里面,《阿含》分量太大,散在《阿含经》里面。《感应篇》跟《弟子规》是在中国古圣先贤教诲里面,把它抄在一起,集合在一起,这个很难得。所以世尊教学,教导后人,要先学小乘后学大乘,不先学小乘就学大乘,佛不承认,非佛弟子。
4 佛教传到中国,小乘经典翻译得很完备,我们的《四阿含》跟现在的巴利文经典,南传的,两个一对照,我没做这个工作,这个话是章嘉大师告诉我的,这一对照,巴利文的经典比我们小乘经大概只多五十部的样子,那就很少了。小乘经将近三千部,你看多五十部,这分量很小,可见得翻译得非常完整。当时在中国有两个宗派,成
5 今天"请转falun"使我们想到没有师资了。眼前最重要的大事,我们怎样来帮助佛法,来培养师资。我们真有心,这就有感,我们相信佛菩萨会有应。真正求佛菩萨人多了,我加个"真正",真正求佛菩萨,怎么叫真正?我们依教奉行就是真正,口皮上求佛菩萨,心里留恋五欲六尘,那不会有感应。我们真能把自私自利,我常常讲十六个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十六个字放下,那就是真心,会有感应。我们这样启请,佛菩萨会应,佛菩萨会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接受我们供养,接受我们护持,他来做样子,像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像祖师大德示现在中国这片广大的佛土来教化众生。如果不是真正干,那个愿是假的,不是真的。起心动念还是损人利己,这样念佛有什么用?这样求佛也没用处,跟佛不起感应道交的作用。这次江本博士在高雄做的报告,很多同学们去听过。江本跟我也是老朋友,他这十几年水结晶的实验做得好,我很赞叹。水实验说明什么一桩事情?感应道交。你看我们人有感,有起心动念感,它就有应。我们以善心感,它的结晶非常之美,你们从照片
本文评论合计条,点击查看或发表评论点击一边查看文章正文内容一边评论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7048.html
以上是关于弟子规-净土法门法语:守住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能成就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弟子规-净土法门法语:守住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能成就;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1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