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的含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的含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的含义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
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是一种对觉悟者的恭敬行为、发愿行为,也代表着一种因果逻辑。
三柱香,分别叫戒香、定香、慧香。
第一柱香,在佛的面前表决心,戒掉自己的恶习和妄念;
第二柱香,愿望自己能够入定;
第三柱香,祈求自己能够获得聪明。
戒、定、慧三者,是“破迷开悟”的方法,也是一种因果关系。只有戒掉自己的恶习和妄念,心才能定得下来;心定下来之后,才会出现“定能生慧”的结果。一小我假如成天想着升官发家、敛物敛色、打人整人、偷鸡摸狗、贪污纳贿,“高低交争利”,他的心怎能安定下来呢?心动神疲,无暇静思,又怎能获得大美满聪明呢?
磕三个头,一叩首,表示对佛(觉悟者)礼敬;二叩首,发愿向觉悟者进修,愿归于佛门;三叩首,是在肃静者的面前检查、懊悔自己的缺点、罪恶。
依上定义,当我们怀着向觉悟者致敬、向觉悟者进修、悛改改过、从善积善的心态在佛前烧香磕头,又何罪之有?又怎
敬佛三支香的含义
天天到佛教寺院里边敬佛、祈福的人都很多,大部分都是诚实的善男信女。特别到了阴历初一、十五,来的人就更多,雍和宫也是如斯。凌晨一开门就看见大批信众举着、抱着大捆、大把的香、鲜花以及其他供品争先恐后地往寺里奔跑,他们都是为了抢烧头柱香和高香。他们拿的“高香”还真高,有的一米阁下,有的都快两米。其实这是人人的误解,认为敬佛烧香越多、越高越好,这样也会显出心诚,才能获得佛菩萨的保佑。
真正懂得佛法的人,应该知道礼佛烧香是一种赡养,是人与佛菩萨的一种沟通方法,是集聚福德资粮、净除宿业魔障的一种方法。佛教讲一切由心造,外在的形式是为了表达心坎的状态,对心坎表达就有了燃香供佛之举。所以我们提倡敬佛菩萨,燃香要短小、精制、环保、文明的三支香为宜。敬佛贵在我们的一片耻辱恳,不在乎烧若干香、多高的香。
三支香代表修持者的身、口、意敬献给佛、法、僧三宝,加倍果断信心修学戒、定、慧三学,铲除贪、嗔、痴三毒,转换成喜舍、慈悲、聪明三功德。《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中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再有,礼佛还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敬献鲜花、供果、吉祥灯,鲜花代表我们来生加倍美丽(都嘎嘉布)
六祖坛经·懊悔品(节选)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常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懊悔。”众胡跪,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聪明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怜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安闲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弗成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素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善常识!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
本文评论合计条,点击查看或揭橥评论点击一边查看文章正文内容一边评论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756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的含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的含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0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