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孔雀与毒,与日常修行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0-02 19:5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孔雀与毒,与日常修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孔雀与毒,与日常修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孔雀与毒,与日常修行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

佛教基础入门知识书籍

  如孔雀游乌毒林,虽有药圃善严饰,

  孔雀群会不喜彼,依乌毒精自生计。

  孔雀在长有乌优等具毒植物的茂密森林中,自由安闲地漫步、飞翔、游玩、游玩,虽然里面有栽种各类妙药的园子,和极善严饰的鲜花、绿草等,但所有孔雀都不爱好它们,因为它们更愿意依靠乌优等有毒食

佛教的信仰的基础知识

物的精华或营养让自己生计。

  孔雀不只能区分何种食物或药物有毒,而且它还具有超常的解毒能力。所以,《本草纲目》云:“孔雀辟恶,能解大毒、百毒及药毒。”而乌鸦等动物就不具备这种能力,它们都害怕、排斥有毒的食物或药品。

  在对待贪嗔痴等烦恼方面,因为根机不合,三类修行人有三种不合的面对方法。小乘行人特别害怕生起烦恼,所以就尽量回避、远离,或以聪明断除。有菩提心的大乘显宗行人则采用转依的方法,既不避开,也不接近,而以菩提心等窍诀将特别恐怖的烦恼变为修

佛教知识怎样化解冤亲债主

行的助缘,使之不再成为修道的违缘。大乘密宗行人则直接将之转为道用,即熟悉它的本面,使之变成增长觉性的方便。也就是说,不熟悉烦恼的本体,烦恼就是烦恼;熟悉烦恼的本体,烦恼就变为聪明。外面看来,密乘行人直接享用贪嗔痴,实际上他们已经把烦恼变成聪明。

  与大乘显宗、密宗对待烦恼的立场一样,孔雀对待毒也有两种层次:一、毒不只不能害它,它还能将毒转变为自己生活的助缘;二、它的体力和羽翼的色彩反而会是以加倍增上。

  摘自 《修心利刃轮》

 

佛教基本知识正果道客巴巴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下载DOC文档 在学佛网宣布文章 编辑或删除 微信分享

本文评论合计条,点击查看或揭橥评论点击一边查看文章正文内容一边评论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8201.html

以上是关于孔雀与毒,与日常修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孔雀与毒,与日常修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959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