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正念-佛门四威仪:行、住、坐、卧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30 21:2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正念-佛门四威仪:行、住、坐、卧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正念-佛门四威仪:行、住、坐、卧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门四威仪:行、住、坐、卧

微信分享

佛教历史必背知识

护持学佛网

  【四威仪】[出菩萨善戒经]

  谓修道之人。心不放逸。若行若坐。常在调摄其心。成就道业。虽久于行坐。亦当忍其劳苦。非时不住。非时不卧。设或住卧之时。常存佛法正念。如理而住。于此四法。动合规矩。不失律仪。是为四威仪也。

  一得谓修道之人。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梵语三味。华言正定。)

  二住谓修道之人。非时不住。若或住时。随所住处。常念赡养三宝。赞叹经法。广为人说。思惟经义。如法而住也。(三宝者。佛实。法宝。僧宝也。)

  三坐谓修道之人。加趺宴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澄湛虚寂。端肃威仪。如法而坐也。

  四卧谓修道之人。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或时暂卧。则右胁宴安。不忘正念。

菩提树佛教知识

心无昏乱。如法而卧也。

  欲了死活,先要循序渐进,如孔子之制礼作乐,亦无非教人规矩,与佛弁(biàn)律威仪无异。执身即除习惯,身得自申则心有依处,故前人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有执身次序的偈语曰:

  四威仪偈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

  瞻前顾后轻移步,阁下回旋半展眸;

  威仪动静常如斯,不枉佛门作比丘。

  行威仪

  行步渐渐牛顾视,高观下盼不移神。

  纵使触目绕诸境,了了贴心不受尘。

  无尘莫未执为宗,心境双亡不住空。

  任运安养到处所,行与行来岂异同。

  不记山河是南北,谁知途路向西东。

  住威仪

  住立端然绝思虑,寂寂不虑亦不缘。

  纵使风尘千遍度,六入无闻玄更玄。

  诸尘所以本来前,良由净虑觉心源。

  念念无依着究竟,菩提真门当自诠。

  坐威仪

  坐等须弥不倾动,事绪纵横心拒生。

  闭目自贴心不起,开眼观尘与理平。

  平与无干支可住,于中皎洁息无明。

  明与无明俱不起,贪欲之心自不住。

  卧威仪

  高卧清虚住法印,外示乖慵内精进。

  傍眠侧卧不随尘,展脚横腰绝戏论。

  心中慧剑利如霜,边幅观瞻却似钝。

  破纳搭肚守真如,曲肘抵头看漏尽。

  一、行如风

  “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

  即行走时,眼睛要平视,弗成左抛又瞄,弗成脚跟拖拉出声,举止庄重而安然,心存正念,此即如法之行,具威仪之相。

  二、立如松

  “非时不住或住时,随所住处常念赡养、赞叹经法,广为人说,思惟经义,如法而住也。”

  即站立时,应如松树般地安稳,弗成轻率、扭斜或身体发抖,并于

佛教的知识是什么意思

适当立时则立,立于适当的位置,并心存正念,如

佛教知识 无量寿经

斯之具威仪之相。

  三、坐如钟

  “跏趺晏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澄湛虚寂,端肃威仪,如法而坐也。”

  即坐时,应将精神统一、身心放松。由后观之,彷如大钟一般稳定。切弗成坐姿前倾、后仰、阁下倒斜。当心存正念而坐,观照自心,如斯之坐,具威仪之相。

  四、卧如弓

  “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或时暂卧,则右胁晏安,不忘正念,心无昏乱,如法而卧也。”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下载DOC文档 在学佛网宣布文章 编辑或删除 微信分享

本文评论合计条,点击查看或揭橥评论点击一边查看文章正文内容一边评论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9338.html

以上是关于正念-佛门四威仪:行、住、坐、卧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正念-佛门四威仪:行、住、坐、卧;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891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