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经筒-“合十”的意义,绕佛为何向右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转经筒-“合十”的意义,绕佛为何向右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合十”的意义,绕佛为何向右绕?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
“合十”,亦称“合掌”。其外形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为礼,以示敬意。合十对佛教徒言,是最熟悉不过的召唤方法,合十的动作,不仅可以达到收摄心坎的感化,也给人一种谦和的印象,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礼节之一。甚至当我们认为重要、焦炙或心浮气躁时,合十可以让我们平和、安定、集中留意力。这个把双手合长放在胸前的动作,看似简单,然则对平稳情绪很有效。
除了碰到人可以合十表示问候、打召唤之外,假如经由法师身旁、或穿越大殿佛前,也可以合十的姿态,稍稍欠身经由,表示自己的礼貌与尊重。此外,我们写信时,用「某某人『合十』」作为信末签名,也是一种表达谦逊、恭谨心意的好方法。还有,当我们聆听长者大德措辞时,也可以双手合十表示恭敬。假如谈话的时间较长。则可以把手放在腹前。改成操手(放掌)姿势,这样也能让人摄心,不会散漫没精神。除了在大殿向佛菩萨顶礼,可以用问讯或礼佛的姿势表达心意之外,佛教徒常日在正式场合见到师父或长者大德,也可以五体投地行跪拜礼;但假如师父正在行走,或在吃饭、讲话、演说时,则可以用问讯的方法代替,同样能表达忠诚的心意。
合十或问讯,虽然是佛教徒长用的生活礼仪,然则透过肢体的动作,最终目的除了达到正直仪容的身仪之外,也是为了让心沉稳、安定,达到向内收心的效果。让安闲、宁静的身心状态,与寺院的步调融合在一路。
〖动作讲解〗
1.轻轻合起双掌,手指并拢,手肘自然弯曲,置于胸前约呈四十五度。
2.合双掌时,双眼下垂眼光注视合掌的指尖,能够凝聚心神,消除妄念。
3.尽量放松,让气息往下沉,以达到逐渐安定的感化。
绕佛为何向右绕?
佛法是人缘法,讲到人缘法,有个缘起的存在,缘起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人缘显现的时刻,预示的果报的显现,当人缘显现的时刻,就预示着果报的显现。很简单,当念佛的时刻,就预示着要成佛。念佛是一种缘,发愿往生是一种缘,信任是一种缘,信愿行都具足了,就预示着要成佛,并且时间照样一种缘,当现世的生命停止的时刻,也预示着果报要现前,这就叫缘起法,也叫人缘法。佛教中一些事相,就是人缘的显现,人缘的具足和合,才显现一些事相。
绕佛为什么右绕,右绕,在古代印度,是一种异常高的礼数,异常高的礼仪。缘起也很重要,比方说,佛的发髻是右旋的,佛的毫毛是右旋的,白光芒是右旋的,就是胸前的万字也是右旋的,这是一种缘起,所以,佛学生在绕佛的时刻,都是右绕。我们修佛法的时刻,有些威仪也表现出来了,比方说径行、绕佛,打佛七的时刻,念着佛,排着队,很整洁,念着右绕,削发人径行的时刻也是右绕。径行,就是吃完饭今后,先不急着打坐,不急着坐下来,要活动一下,一边活动一边观照这颗心,当下这个念头,走动走动,也就是径行。还有一种径行,叫做走香,也叫跑香,就是在入定禅坐之前,先多活动活动身体,主要的方法也是右绕,这是一种延续的威仪,一种仪规,绕塔也是这样,包括很多方面都是这样。比方说,我们去五台山朝拜的时刻,在塔院寺,朝拜和绕释迦摩尼佛的大悲塔的时刻,底下有一绺转经筒,转经筒,是让人转的,让人用手去拨的,转经筒怎么拨呢?不要反转,一定要右绕。因为里面装着很多经文,装经文也有一定的要求,装经文也是右绕,按装经
走路的时刻,绕塔的时刻,同时这个转经筒也绕了。就是在绕塔的同时也积累了转经筒的功德。所以绕塔也需要右绕;径行也是需要右绕;那么几圈为宜呢?它叫几扎几扎,几扎就是几圈,这个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般在寺院里做课,中心有绕佛,绕佛回来后,佛前三步一拜,最后回向,要求是三圈,在寺院里正常做课三圈,假如是打佛期,那右绕就行了,跟据你的时间安排,几
本文评论合计条,点击查看或揭橥评论点击一边查看文章正文内容一边评论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9380.html
以上是关于转经筒-“合十”的意义,绕佛为何向右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转经筒-“合十”的意义,绕佛为何向右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8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