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仪轨》中发愿的说明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仪轨》中发愿的说明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仪轨》中发愿的说明
《仪轨》中发愿的说明
皈依的目的,是于自身成就三宝功德。这就需要从做人开始,若不具备基本做人准则,若何修菩萨道甚至成佛?
作为佛学生来说,做人的基本准则是遵守“五戒十善”。五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喝酒”,本身就蕴含着重要的修行意义。
戒的意义在于防非止恶,防止杀盗淫妄等犯罪行为。古今中外,时代虽然有了极大变更,人道却没什么两样,犯罪行为也不出杀盗淫妄范畴。佛教的戒律,是建立在人道基本上,永远不会过时。众生的共性是贪嗔痴,所以导致各种犯罪行为。
五戒的修行,恰是为了止息贪嗔痴,止息不良串习,成就内在的高尚品德。五戒虽然事理简单,意义却异常深奥。皈依仪规中的五戒内容,由法国梅村禅修中间的一行禅师编写,内容异常契应时代,愿望在家居士能够天天念诵,将之作为人生基本信条。这不仅对小我修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社会安定、人类和平有着促进感化。五戒偏于止息罪行,四无量心则重视修习善行。四无量心的修习贯通三乘,若以世俗心修习,所获功德能生梵天,故四无量心又称四梵住;若与
四无量心的修习,在声闻乘及菩萨乘中都很重视。作为在家居士,应以修习四无量心作为基素心行的培养:不时想着给予一切众生快乐;拨除一切众生苦楚;对于一切众生获得成就及利益由衷欢乐;于一切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进而以菩提心、空性见,直达无上佛果。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1338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仪轨》中发愿的说明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仪轨》中发愿的说明;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7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