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止禅治病的四种方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用止禅治病的四种方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用止禅治病的四种方法
你哪里病了,你就把这个心念、留意力放到不舒服的地方去,这个地方就会轻易通,就会轻易不痛。因为心是一期果报之主,心是一个国王,心到哪里,所有的能量气血就到哪里,“譬如王有所至处,群贼迸散”。气血足够了,这地方就通了,就不痛了。所以心念在病处,使人体的气血能量就汇集过来,人体的自我疗愈功能就会发挥感化,这是第一种方法。
“次有师言: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经久即多有所治。”这一段里面有个小小的瑕疵,因为有懂梵文懂巴利文的法师就指出来说:“忧陀那”翻译成中文不是翻译成“丹田”,“忧陀那”应该翻译成什么?五种气里面的上行气,并且在印度根本就没有“丹田”这一说,这是中国的说法,中国古老相传的长生之术。
并且还指出一个瑕疵就是《小止观》里面讲的六字诀“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
其实六字诀也是南北朝时刻的陶弘景最早完整地提出来的,陶弘景是个道家人物,所以就有法师提出一些不合意见。当然我们是赞同智者大师的,为什么呀?因为解脱的关键是要树立正见,是要证到诸法无我的聪明,有了正见才能够走上解脱的途径,至于说方便窍门,你冲要破局限,只
所以我们应该持全然开放的立场,不管是道教的六字诀,照样印度教的瑜伽,我们作为善巧方便的修行对象,在对象层面上能够帮你提高效率,为什么弗成以用呢?你明明坐高铁可以去北京,明明可以坐航班去,为什么一定要那么辛苦走路呢?你只要到达目的地就好了。
所以各类对象都能够为我所用,当然前提是你要有诸法无我的正见。并且《妙法莲华经》上面佛陀也说得很透彻了:“一切治生家当,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法华经》上又说“一切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只要你有正见,一切都可以成为善巧的对象。我们进修这些对象就能够提高修行效率,当然弗成以入主出奴,不要连无我正见都丢掉了,你变成一个梵我合一的神我外道,那就很可怜了。
当然“忧陀那”不是翻译为“丹田”,是翻译为“上行气”,这是白璧微瑕,是一个小瑕疵,估计智者大师也是不懂梵文,不懂巴利文的,那只能够从翻译过来的经典里面去进修。
“有师言:常止心足下,莫问行、住、寝、卧,即能治病。”因为足底是人体第贰心脏,很重要,所以有人提倡天天要走6000步,这是个健康的有氧
攀缘是因为取著于相,假如能够止下心来,止下妄心,一切相你都不执著,不被它牵走,你的心就不会狼藉,所以智者大师就引用《维摩经》作为教证:“故净名经云:何为病本?所谓攀缘,云何断攀缘,谓心无所得。”
文章转自微信"大众,"号: 大愿法师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13200.html
以上是关于用止禅治病的四种方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用止禅治病的四种方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7119.html。